张勃 [公元1921年-1948年]

  • 张勃(1921~1948)原名张静芝,化名张友农、张弗飞。清苑苑桥村人。1928年入保定师范附小读书。1935年高小毕业后,考入保定中学。在校期间经常和进步师生一起上街进行爱国宣传活动,并阅读大量进步书籍。 1938年春,放弃学业,告别新婚妻子,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先后在冀中军政干...[详细]

张泊泉 [公元1915年-2009年]

  • 张泊泉(1915~2009)原名张庆云。高阳人。1929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从事革命工作,193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9年2月至1949年9月,先后担任河北省高蠡地区独立二师营教导员,晋察冀二分区教导大队政委、独立团政委,晋中独立旅团...[详细]

张勃兴

  • 张勃兴,男,汉族,1930年8月生,河北霸州人。195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高专毕业,经济师,原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陕西诗词学会和陕西省老年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履历1947年在北平市立高级商科学校经济管理专业(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详细]

张藏英 [宋][公元894年-962年]

  • 张藏英(894~962)涿州范阳(今涿州)人,自称是唐朝宰相张嘉贞的后代。唐末时,他一家为人所害,他千方百计寻到仇人,将其杀死,燕、蓟间称他为“报仇张孝子”。契丹任他为卢-使兼榷盐制置使,领坊州刺史。后周广顺三年(953),他率内外亲属及所属军士千余人,及煮盐户长幼7000余人,牛马上万,船数百...[详细]

张长发 [公元1875年-1964年]

  • 张长发(1875~1964)字祥斋。新城(今高碑店)巨水营村人。人称“铁罗汉”。原姓田,因家贫,3岁时其父将他送巨水营张瑞为嗣,改姓张。14岁到北京花市大街刻字店学刻字。刻字店离火神庙国术馆很近,他每天早起去国术馆偷看练武,后被国术馆八卦名师程廷华发现,收为门徒。他利用早、晚秘密练武。3年学徒期...[详细]

张趁国 [公元1940年-1970年,革命烈士]

  • 张趁国(1940~1970)清苑良寨村人。1958年高小毕业后,到保定酱菜厂当工人。1960年被保送到北京纺织学院学习。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班长、排长、汽车教导队指导员、队长,他所领导的单位,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一次因肝炎住院,病未痊愈,就提前出院,投入紧张的工作。为给国家节约煤...[详细]

张崇一 [公元1893年-1988年]

  • 张崇一(1893~1988)定县(今定州)东内堡村人。自幼潜心攻读医书,又拜名医施今墨为师。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助理员、县卫生科员、专区卫生所长、地区卫生协会主任等职。1951年在《河北卫生》上发表《针灸管见》一文。1956年所著的《针灸易学新法》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详细]

张翠琢 [公元1907年-1947年]

  • 张翠琢(1907~1947)女。曲阳中佐(今南中佐)村人。16岁嫁给县城小南关许四为妻,与婆家兄长合开“吉泰祥”小杂货铺,生活艰辛,被迫将女儿送给人家。后许四病逝,乡亲称其“四寡妇”。1938年2月22日,驻定县日军进犯曲阳城,“吉泰祥”被烧成一片废墟。张翠琢拖儿带女流落他乡,同中共地下党员、敌...[详细]

张弼德 [公元1893年-1976年]

  • 张弼德(1893-1976),圣名若望,河北宁晋县唐邱乡孔小营村(旧名小营里)人。天主教赵县教区首任主教。 清光绪十九年(1893)1月12日生。 民国六年(1917)12月22日,在正定晋升神甫。后在小修院任教。 1923年,传教于栾城、元氏、获鹿等地。 1927年,成为柏乡总...[详细]

张德纯 [公元1875年-1966年]

  • 张德纯(1875-1966),字子文,回族,中国伊斯兰教大阿訇(音hōng,同轰,波斯语。阿訇: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经名艾布·伯克尔。祖籍河北沧县,生于辽宁本溪市。 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生。16岁中秀才。先后投于海思福、李希真、刘玉堂、马玉麟诸大阿訇门下。 光绪二十四年(1898...[详细]

张德元

  • 张德元(1880~?)新城(今高碑店)撞河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从小在家随父(张承安)学习演唱上四调,16岁正式登台演出。他工武生武丑(也曾演须生戏)。上四调这个独特的地方剧种,唱、念、做并重的剧目较多,一般演员的唱工戏,字音听不太清,独有他的唱工戏嗓音高亢明亮,唱腔刚劲饱满,咬字清楚,感情充沛...[详细]

张雕武 [南北朝][?-564年]

  • 张雕武(?~约564)南北朝时期中山北平(今顺平)人。家世贫贱,少年英俊,性情直爽慷慨,有志向,喜好古学。他求知刻苦,背着书箱,不远千里寻师求学,因而精通《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尤其精通《公羊》、《谷梁》、《左氏》三传。远道而来向他投师就学者不下百人。 北魏末年,权臣高...[详细]

张丁洋 [公元1900年-1952年]

  • 张丁洋(1900~1952)涞水史姑庄村人。年轻时在北京白云观随从一名道士研学中医,参加北京中医招考名列第一。遂在京授徒从医。因时局动荡,难以从业,于1929年赴张家口警察署从事警察工作,后转入国民党六十五军,任上士文书兼军医。因治愈军长之母的重病,而受到器重,破格提拔为上校军医。后被派赴龙关县...[详细]

张帆 [公元1919年-2002年]

  • 张帆(1919~2002)原名张英池。清苑东闾人。1937年保定育德中学毕业,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抗大毕业后,在晋察冀通讯社(新华社晋察冀分社)、晋察冀日报社先后任特派记者、组长、编委,在残酷的敌后抗日战场,长期追随邓拓转战太行山区。在察南、雁北...[详细]

张芬 [公元1903年-1969年]

  • 张芬(1903~1969)完县(今顺平)东河口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任县人民抗日武装委员会主任,县大队大队长,县抗日民主政权参议会议员,晋察冀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参加了百团大战、晋察冀边区根据地1942年5月反“扫荡”等战役战斗。因战斗环境恶劣积劳成疾,回村养病。养病期间兼东河口村党支部书记、村长,...[详细]

张凤宝

  • 张凤宝男,1963年2月出生,河北滦县人,汉族。1994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0年至1987年就读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专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至...[详细]

张凤鸣 [公元1910年-1990年]

  • 张凤鸣(1910-1990),祖籍河北冀县,生于北京,住崇文区南深沟。张家三代以做镊子和刻刀著称。其祖父张正新于清道光年间来京,在小铁铺学做各种小刀、镊子。学徒期满,在打磨厂开"张记小铁作坊",专门打造小刀、镊子。因其产品做工精细、使用方便,人们称赞张正新为"镊子张"。随后,不少人纷纷仿效,争相...[详细]

张风起 [清]

  • 张风起井径南正村地主,井径煤矿创始人。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正月,张风起购买井陉横西村马会廷矿地18亩,筹办横西村煤嗾,经直隶总督批准,五月破土动工。 因工艺落后、资金匮乏,营业无起色。次年,召集股东会议,决定扩大资本,从国外购置机械,实行新法开采。随后,张凤起赴天津,经人介绍,结...[详细]

张凤翔 [公元1925年-1968年]

  • 张凤翔(1925-1968)河北沧县人。全国劳动模范。1940年开始当铁路工人。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司炉、司机、运转车间主任,分区工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在担任济南机务段1853号机车司机长期间,带领全组打破旧框框,改轮车制为包乘制,提高了机车运行质量。1949年-1951年连续21个月...[详细]

张福恒

  • 张福恒,1931年10月生,河北故城人。 1960年6月入党。1951年7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1945年12月为天津河北3条石汇昌铁工厂学徒、工人。1951年4月为天津振华昌记厂(后改名为联合钢铁厂、又改名为地方国营轧钢厂)工人。1953年1月为天津第1机床厂工人,任副厂长,党委副书记、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