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沧州市> 沧县人物

张德纯

[公元1875年-1966年]

张德纯为[公元1875年-1966年]

  张德纯(1875-1966),字子文,回族,中国伊斯兰教大阿訇(音hōng,同轰,波斯语。阿訇: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经名艾布·伯克尔。祖籍河北沧县,生于辽宁本溪市。
  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生。16岁中秀才。先后投于海思福、李希真、刘玉堂、马玉麟诸大阿訇门下。
  光绪二十四年(1898)起,曾在保定、定兴、易县各寺任阿訇。
  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牛街清真寺大阿訇王宽之邀,来北京西单牌楼清真寺任教长。
  宣统元年(1909),参与创办北京清真教育会,并任该会《清真杂志》等报刊总发行人,后又创办北京第一所经儒学校及清真文化小学校等,张亲授阿汉两学,告诫回族子弟应"多读中外文,将来才能立大事业"。
  民国元年(1912)3月,到花市清真寺。7月7日,与王宽等共同发起创办的中国回教俱进会在花市清真寺召开成立大会,自任评议长。9月15日,参与组织该会在崇文门外东三里河(今珠市口东大街)织云公所举办的欢迎孙中山先生大会,谒见并亲聆先生关于“振兴中华”的重要讲话。是年底,应召与王宽同往蒙藏事务局创办《回文白话报》,兼主任。
  1914年1月,因该报 英俄等国0中国的活动,"使边地受到好影响",张获北京政府颁发的七等嘉禾章(王获五等)。
  1922年,赴任本溪,后去沈阳清真寺。
  1925年,应邀赴东京宣讲伊斯兰教义,为中国伊斯兰学者赴日讲学第一人。
  1930年,回北平任教。翌年再赴沈阳任文化清真寺教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沈阳回教会最高顾问、中国回教协会东北分会理事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任教长及回族学校校长(校址在今手帕胡同路北)。
  1966年逝世,享年91岁。
  张德纯强调品行教育,以“言必信,行必果”、“出必告、返必问”作为诚实教育的格言。主要译著有《可兰经选本译笺注》(与刘锦标、李廷相合译)、《清真正史》、《雷门鼓》、《回回教梗概》,并注释刘介廉《天方典礼》一书。
同年(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