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1941年10月生,河北昌黎人。1964年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大学文化程度。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秘书,铁岭县委副书记,铁岭地委副书记,铁岭市委副书记,盘锦市委、辽阳市委书记。2003年1月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2008年当...[详细]
王章书(1938~2006)高阳布里村人。1956年5月至1958年在沈阳工人技术师范学校当职工。1958年至1962年在沈阳机器制造学校团委工作。1962年至1970年下放回村务农,曾任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党支部书记。1970年任本村民办教师。1978年转为代课教师。 王章书执教的布里...[详细]
王振铎(1911~1992)字天木。保定市区人。1936年毕业于私立燕北大学研究院历史系,任国立北平(今北京)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特邀。1937年7月受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委托研制古代科技模型。1939年任国立中央博物院专门设计委员。1940年获国立中央研究院人文科学奖杨铨(杏佛)奖金。 新中国成立...[详细]
王震(1920—1990年),河北省威县人。1938年4月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通讯员、班长、工作队员、区长、县委秘书、副县长、县长。1949年4月至1952年8月,任淇县副县长,代县长、县长、中央轻工部处长、西安手表厂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陕西省轻工厅办公室主任、轻工部酿酒公司筹备...[详细]
王振纲(1808~1878)字重三。新城(今高碑店)邓庄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与曾国藩同科。他隐居不仕,躬耕养亲,立志为学,对兵、农、礼、乐、地理一类的书籍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治八年(1868),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敬重他的学识,当年十二月聘请他为莲池书院山长。平日他讲学授徒,教育...[详细]
王正中(?~1667)字仲扌为。保定人,王之仁的侄子。明崇祯十年(1637)中进士。游历至高唐州,正值清兵南下,转运银杠也避入高唐。清军包围了高唐,知州认为银杠早晚都是敌人的,不如献给敌军,以免一州男女老少遭-,王正中在议定书上签了字。清兵退后,他因此事入狱,数年后才出狱,知长兴县。浙西失守后,...[详细]
王珍堂(1918~1978)定兴贤寓村人。1937年12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4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河北游击军第三支队会计,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第三支队会计股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五支队二十六团供给处主任,第二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总务科科长、民运科科长,晋察冀...[详细]
王振元(1853~1917)艺名-贲。雄县昝岗镇人。是著名西河大鼓演员马三峰的得意门生。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长一脸络腮胡子。演出时,声音洪亮,刚柔并济。刚时如黄钟大吕,字正腔圆;柔时轻盈婉转,娓娓动听。长于功架,擅长表演武书《呼延庆打擂》。他演唱的《纲鉴》小段,观众百听不厌。 其子王魁武(...[详细]
王志(1909~1941)安新端村人。193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安新县委宣传部部长、保东县委宣传部部长兼秘书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与组建河北游击军,任游击军司令部秘书。后任冀中军区二十六大队政治主任、冀中军区十八团政委。1941年2月,任冀中六分区二团政委。当时,日军在冀...[详细]
王植(1792~1852)字叔培,号晓林,自号秉烛老人。清苑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道光七年(1827)任国史馆纂修。历任广东学政、内阁学士、刑部右侍郎,浙江、安徽、江西巡抚等职。 任地方官员时,他体察民情,初到安徽,正值黄河河南中牟段漫口,波及安徽,王...[详细]
王之(1909~1979)又名王维甫。蠡县蠡吾镇西南街人。1926年考入蠡县单级师范(蠡县师范前身),受进步思想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年7月,由于澄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博蠡县委委员。 土地革命时期,王之一直是博蠡地方党组织领导者之一,先后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反官盐店、反缉私队、反...[详细]
王植范(1916~1993)曲阳小东庄村人。1929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31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考入北平(今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经常参加学生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弃学回乡,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加入青年抗日救国会。19...[详细]
王志华(1919~1948)原名王恒茂。涞水龙门村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民兵中队长、青年救国会主任、房涞涿县民兵大队指导员、第五区武装部长。1938年,龙门村恶霸富农王相义父子侵吞村民渔产,王志华带头争讼,使王相义败诉被罚。1939年至1940年,龙门一带连续两年水旱成灾,粮...[详细]
王之仁(?~1646)保定人。曾任吴淞总兵,迁浙江定海总兵。明崇祯十五年(1642),海盗顾荣、廖二抢掠崇明,知县守备出战死。海盗将向江淮,断漕饷,皇帝下诏王之仁会应抚黄希宪共同讨伐,战于高家口大安河,接连取胜。清兵攻下杭州,之仁初议迎降清军,既而从明刑部员外郎钱肃乐之约,首先率领所部入宁波,会...[详细]
王之燕(1915-1942) 又名南飞,河北束鹿人。1935年在北平民国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一二·九”爱国-。1938年参加新四军,在教导队学习结业后,分配到后方留守处任俱乐部主任,之后调2支队3团任书记官。皖南事变中被俘。初时,特务们以为他是新2支队政治委员黄火星,把他当作重犯囚于七峰岩监...[详细]
王竹亭(1904~1992)字绍庄,号雅轩。徐水商庄村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年丧父,家境困难,靠母亲辛勤劳作和变卖家产抚养长大。1919年王竹亭在保定育德中学读书,在进步思想教育影响下,树立了“科学救国”的思想抱负。1923年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工学院,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天津北洋大学...[详细]
王子纲(1909~1994)曾用名杨炳玉。定县(今定州)人。192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担任军委分会参谋部电信处秘书长兼无线电训练班教员、红四方面军电台台长、红四方面军总部电台台长、中央军委三局一科科长、军委三局一二○分队队长、留守兵团电台中队长兼五十三...[详细]
王宗良(1912~1934)字善甫。阜平城厢村人。出身于贫苦家庭。1926年考入县立第一高小,结识了教师、共产党员李殿阁。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秋,阜平县国民党部(简称“县党部”)成立,已潜入国民党内部的王宗良被选为县党部第一区分部委员。在李殿阁指示下,王宗良以第一...[详细]
王尊(生卒不详)字子赣。西汉高阳县城(今高阳旧城)人。幼年丧父,由叔伯抚养,常牧羊河淀之畔。他顽强自学,通晓史书。13岁求为狱小吏,几年后任涿郡书佐,掌监狱事。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任虢县(今陕西宝鸡东)令,又兼美阳县(今陕西扶风东)令。是年一月,美阳一位妇女状告其义子:“儿常以我为妻,不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