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化民(1920~2001)曾用名范文江。定县(今定州)韩庄村人。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定县韩庄村支部书记,定县县委训练班学员,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除奸部第一科科员、第三科科员、除奸部部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学员。参加了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反...[详细]
范宗先(1913~1979)定兴人。194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体育系。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体育师资训练所教师、武昌体育专科学校副教授、湖北教育学院体育科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中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教授,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副主任,田径球类系主任、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编有《体育统计学》、《体...[详细]
费国柱(1923~2003)蠡县林堡村人。1938年5月参加革命。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清苑县大队、之光县大队、冀中九分区二十四团文书、指导员、副教导员,参加了1942年5月反“扫荡”、子牙河、大清河北、-天津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察冀第十三旅、三纵...[详细]
冯贯(1433~1496)字大用。蠡县大百尺村人。少年时曾在家务农。18岁时发愤读书,因家贫无钱买灯油和蜡烛,就经常拿着书在月光下诵读。明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被授任为御史,出巡边关。成化年间(1465~1487)上疏论时事,有“慎爵赏,卹穷民,处流移,修兵政,广储蓄,禁盗贼,平刑狱,息边...[详细]
冯化宣(1914-1938),字贤阁。 冯化宣,字贤阁。1914年出生于南宫县(今南宫市)和生店村。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南宫乡师党支部委员。同年冬,创建和生店党支部。1933年以教书为掩护,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方针,秘密发展党员,在南宫、冀县、枣强、清河一带创建党的基层组织。1935年任...[详细]
冯品毅(1900-1930),河北省大名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6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学习,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英文系。受“五·四”运动熏陶,成为北京学生界的活跃人物。1923年毕业后,到河南开封第一师范任英语教师,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详细]
冯文洛(1901~1979)曾用名冯涧猗。涿县(今涿州)人。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相继在吉林女子中学、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等校执教。1939年赴重庆世界语函授学社任职。1946年转到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大学、边区工专工作。1947年后,曾在边区联合中学、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教授英语。从40年...[详细]
冯文潜(1896~1963)原名冯维潜,号柳漪。涿县(今涿州)人。1915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又在南开高等预备班学习两年。1917年自费留学美国,先后在葛林乃尔大学、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历史学,1922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此期间,曾在留美中国学生会任职,恰逢华盛顿会议召开,他与留美同...[详细]
冯志(1917~1946)刘志华(1915~1946)冯志,曾用名冯小坡、滑小坡、滑志刚。安国东固村人。7岁过继东王奇村的舅妈,17岁时毕业于县立高级小学。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王奇村粮秣员,城关区第二小区支部委员、农救会组织委员、区政府助理员。刘志华,曾用名李小校。安国南章村人。19...[详细]
傅珪(1460~1516)字邦瑞,号北潭。清苑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中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年间(1488~1505)授编修,不久兼司经局校书。参与修成《大明会典》后,迁左中允。武宗即位,以东宫恩迁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当时词臣不依附宦官刘瑾者,均遭到刘瑾的报复。说《会典》成于...[详细]
傅铁山(1931~2007)清苑付家营村人。早年在北京天主教备修学院、北京教区小修道院、大修道院和文声学院哲学系、神学系学习。1956年7月1日晋铎,先后担任北京西什库教堂神甫、宣武门教堂神甫、北京教区神学院教师。1979年12月21日晋牧,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天主教第一位自选自圣的主教。 先后...[详细]
付志峰男,1965年5月出生,河北邢台人,汉族。1999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1980年至1987年就读于天津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至2010年历任北京...[详细]
高燿(生卒不详)字子潜。清苑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对策直言时弊,中二甲,任工部主事。后改任吏部,又升太仆寺少卿,迁职光禄寺。因僚属违宦臣之意,诬及高燿。对簿公堂,高燿不屈,贬河南参议,后累迁南京户部侍郎,又迁户部尚书。前后上十余疏,都被明世宗嘉纳。隆庆初年(1567),遭到一御史蜚...[详细]
高崇熙(1901~1952)字仲明。雄县人。1919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1922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化学,192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兼北京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等职。主要讲授定量分析、稀有元素化学、无机制备、有机合成等课程。研究领域涉及...[详细]
高国贤(1908~1943)高阳东留果庄村人。自幼失去父母。1927年考入安新县同口中学,经地下党组织培养,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出色完成党组织交办的任务,后任党支部书记。1931年毕业回乡,聘请县城东街女青年房宗基为教员,利用自家房舍,开办女子学校,既教文化,又传播革命道理。高国贤还广泛联系贫雇...[详细]
高焕昌(1924.09~2012.10.30),男,河北省深县人,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中将军衔。1940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冀中“五一反扫荡”、冀鲁豫临南战役、延安保卫战、扶眉战役等战役。2012年10月30日9时18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详细]
高景(1607~1681)字似斗。新安(今安新)留村人。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初授湖广道监察御史,巡按宣府、大同,因公事失误降职回籍。顺治五年(1648)创建文昌祠,主修《新安县志》8卷。六年(1649),新安乡人数千起事,乘大水以舟船泊城外,高景尽心守御城池,出兵突然袭击,杀其首领,余...[详细]
高镜明(1912~1989)原名孙志先,曾用名孙亮。容城北关人。早年毕业于县立高小,1928年入河北省立天津第一师范学校艺术科,专攻花鸟画,毕业后任教师。1935年回容城县任督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投身于抗日斗争。1938年任区长、县文建会文教部长、《百姓报》主编、十分区《黎明报》记...[详细]
高粮(1921~2006)原名高良玉。易县人。1936年在中学读书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历任文书、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1939年在黄土岭战斗中负伤,成为乙级伤残。1940年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学习,1941年入晋察冀军区第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