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高崇熙

[公元1901年-1952年]

高崇熙为[公元1901年-1952年]

  高崇熙(1901~1952)字仲明。雄县人。1919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1922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化学,192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兼北京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等职。主要讲授定量分析、稀有元素化学、无机制备、有机合成等课程。研究领域涉及无机合成和分析、无机制备、有机合成和分析、化工生产等诸方面,尤其以无机化学领域贡献最为突出。
  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对Se2CI2的研究,先后采用8种方法试验,证明Se2CI2可在含70%水的体系中制备出来。他改进了硒酸和一些硒酸盐的制备方法,研究可用两种方法对硒和碲进行定量分离,并研究出甲基-肪可以作为铜的鉴定剂和醛类、酮类、胺类新型鉴定剂。
  高崇熙两度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为办好清华化学系,邀请当时国内著名化学家张子高、萨本铁、黄子卿到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和后来应聘的李运华等人一起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奠定了基础,培育了众多优秀化学工作者,其中不少人成为中国化学、化工界学术带头人。
  高崇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张科研为生产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和科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多品种、大批量化学试剂。他根据过去自己制备化学试剂的经验,1950年在他主持下,北京新华试剂研究所成立,他任所长。短期内研制、生产了50余种高纯化学试剂,并实现化学试剂生产工业化。1958年,该所改建为北京化工厂,成为中国最大的化学试剂工厂。他还成功研制过硼质玻璃,进而实现了硬质玻璃化学实验仪器的国产化。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