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1917—2003.2.28)河北省涿鹿县人。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抗日游击队。 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挺进军先锋队中队长,1939年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7年起第六军分区副政治委...[详细]
卢绍亭(1901~1928)原名硕棠,化名廉益民。直隶(今河北)丰润人。19 18年入天津直隶省立高等工业学校,次年投身五四运动,被选为高等工业学校代表,参加了天津学生临时联合会,成为天津五四运动领导者之一。1920年春,参与领导天津学生营救被天津反动当局逮捕入狱的周恩来、于方舟等 代表的活动,...[详细]
卢循(?~411) 卢循,字于先。东晋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其妻舅孙恩于东晋隆安三年(399)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卢参与其事,在义军中颇有威望。 元兴元年(402)起义军战败,孙恩投海死,余部推卢为首领。东晋朝廷为缓和局势,任卢为永嘉(今温州)太守。翌年,卢与姐夫徐道覆再举义旗,进...[详细]
吕炳安(1917—1967),河北省深泽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连政治指导员,第八军分区营政治指导员,地区队政治处主任,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三十一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辽西支队副政治委员,热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详细]
吕士英 (1917—1989)河北省临城县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冀西抗日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西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二区队政治教导员,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三纵队七团营政治教导员,大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部训练股股长、作战股股长,团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第十四团副...[详细]
吕佑乾(1896~1928)原名永坤,又名又乾、又谦。直隶(今河北)枣强人。1912年考入冀州中学,1916年后在北京大学预科和政治系学习。1919年5月4日,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反帝爱国斗争。6月上旬上街-演讲时,遭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后经营救获释。 1923年6月由北京大学毕业,...[详细]
尤素夫·马本斋(1901—1944年),是抗日英雄马本斋的经名,原名马守清,男,回族,共产党员,河北沧州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944年随部队赴延安途中,马本斋带...[详细]
马林(?-1619年),河北蔚州人,明朝名将马芳次子,“雅好文学,能诗,工书,交游多名士”, 以父荫升总兵,萨尔浒之战中,马林率北路开原军出三岔口,三月初一抵尚间崖(在萨尔浒东北),得知杜松军兵败,不敢前进,将军队分驻三处就地驻扎,挖掘三层堑壕,将火器部队列于壕外,骑兵殿后,又命部将潘宗颜、...[详细]
马仁兴(1904~1947)革命烈士,东北民主联军师长。河北平乡人。1912年入私塾读书。1920年从军。1925年11月,入国民党革命军暂编第3军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8年加入国民党。1929年,任冯玉祥西北军骑兵第l师政训处长。1930年升任该师参谋长。1938年10月,秘密加入共产党,并...[详细]
马荣选 (1901-1969),河北省文安县人。1919年在天津南开大学读书时参加过"五四"运动。因父亲失业,他开始半工半读。1925年来东北。在吉林毓文中学任数理教员兼体育主任、舍监。1930年来哈尔滨,进入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任教。1946年1月,国民党接收大员接收哈尔滨后,国民党新编二...[详细]
马卫华(1919~1985)原名马荣昌。唐县南上素村人。1932年由保定河北省立第六中学转入博野四存中学。1936年考入太原军官教导团。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太原回乡参加唐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唐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在唐县、曲阳一带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详细]
马岩,中国大陆男演员,国家二级演员,现任职河北省承德话剧团演员。马岩是一位实力相当不俗的演技派,出道很早,先后出演影视剧《笑傲江湖》《大宋提刑官》《血色沉香》《华丽一族》后《人间正道是沧桑》《新神探联盟》 里塑造的汤沐雨,将自己的演艺事业再次推向高峰。其经纪公司为紫岚德纳影视文化传媒(北京)有...[详细]
马吟南,又名马宗周,字承武,化名崔林、李杉,1912年生于河北省玉田县马店子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幼年天资聪敏,勤奋好学。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玉田师范讲习所。在学习期间,他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写过很多文笔犀利有独到政治见解的文章。1927年10月18日参加了震动北方的玉田农民第一次武装-,嗣后转...[详细]
马勇,原名马忠秀,1922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今藁城市)贾村。父亲马国瑞一生务农,兼作油坊等生意,家境较殷实,其思想开明,有爱国热情,在当地较有声望,抗日时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中心村村长和抗日动员会主任。母亲一生勤劳,生性善良,经常接济穷苦人家,在当地口碑很好。家庭的熏陶使马勇在幼年...[详细]
马云清,1905年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一个贫苦的家庭。家中弟兄六人,他排行老五,工友们亲切的称他马老五。马云清3岁时父亲去世,留下他们孤儿寡母,生活极为困苦。为生活所计,他16岁就到京奉路唐山制造厂做木工学徒。后到客车车间当木工。由于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因此在工人群众中很有威信。 京奉路唐山...[详细]
原装甲兵副司令员。 麻志皓同志是河北省遵化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我党领导的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历任中队政治指导员、大队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宣传科长,参加了晋中九里湾、严村、北徐村、罗城、百团大战、晋西北反扫...[详细]
梅庚年,1924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易县五道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分配到晋察冀边区医疗队任卫生员。他不仅亲眼见过白求恩大夫,而且还听到不少关于他的故事。这些故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梅庚年平时不爱讲话,非常勤奋好学。1945...[详细]
孟庆山(1906—1969)河北省蠡县人。一九二五年人冯玉祥部,任排长、连长、副营长,国民革命第二十六路军副营长。一九三一年参加宁都起义。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三军八师二十四团副团长,-教导第四团团长,红三军团干部队队长,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二二四团参谋长。参加了...[详细]
门合(1928~1967)涞源南上屯村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8124部队政治协理员,青海军区某部四团二营副教导员。1967年9月5日,门合在巴仓农场执行支左任务和工人一起装置驱云防雹土火箭时,0意外0,门合为了保护在场的27名工人的生命安全,猛扑到0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