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洋

  • 温洋男,1955年2月出生,海南海口人,汉族。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广东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广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社长。 1972年参加工作。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获学士...[详细]

吴琠 [清][公元1740年-1789年,海南进士]

  • 吴琠(1740~1789),字国猷,号学斋。海南省海口市府城镇草芽巷人。15岁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连任国史馆、三通馆、四库馆编修官和武英殿分校官等。 为人谦虚,治学严谨,参与《国史》、《四库全书》的编纂和《永乐大典》的补佚。完书后...[详细]

吴爱民 [公元1916年-1984年]

  • 吴爱民(1916—1984)原名家琅,昌江县墩头镇(今属东方县)墩头村人。1936年3月在昌江县第二小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任“墩头渔业工人同志会”会长期间,带领会员与当地渔霸开展斗争。1937年至1938年任墩头村新街镇支部宣传委员和琼西中学特支宣传委员,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走...[详细]

吴邦康 [公元1904年-1934年]

  • 吴邦康(1904~1934),又名吴文清,万宁县港北高龙村人。幼年在私塾读书,后进北坡小学。1922年秋考进广东省六师(师范班)就读。在琼崖 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反对军阀邓本殷的斗争,成为-的骨干。1925年冬返回万宁,在高龙、英文、英豪、故村一带召集革命青年,举办平民学校识字班,组建农民协会,带...[详细]

吴碧先 [公元1922年-1973年]

  • 吴碧先(1922~1973)海南澄迈县福场乡(今福山镇)花场墟人。8岁丧父,生活困苦。1939年参加青抗会、同心会,发动农民,捐钱捐粮支持抗日,动员青年参军参战,打击日军。在抗日救国的战火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在永文村召开福场乡人民代表大会,被村民直选为福场乡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乡长。有...[详细]

吴鼎甲 [公元1885年-1970年]

  • 吴鼎甲(1885~1970年)字靳文,黄流铺村人。先后毕业于崖县初级师范、广州国语师范,历任琼东县监狱官、崖县第一区 署长、县参议员等职。为官清廉,一尘不染,口碑载道:常对人说:“浊而富,不如清而贫。贫始贫终,终不失本来面目”。他学问渊博,常在九所等地讲学,造就了不少人才。虽历经三朝,无人非议。...[详细]

吴定忠 [公元1921年-1986年]

  • 吴定忠(1921~1986),汉族,定安县雷鸣乡竹罗坡村人。少年时读过两年小学。日军侵琼后,他目睹父老乡亲遭残杀,毅然投奔抗日队伍,被编入琼崖民众抗日自卫队东定机干中队当战士。常和战友一起埋 ,设陷阱打击日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被派到新民县(今屯昌县)枫木乡开展工作。1950...[详细]

吴宏妹 [公元1919年-1944年]

  • 吴宏妹(1919—1944年),女,海尾村人,出身于贫苦农家,胞兄吴华为昌二区常备队员。在胞兄的影响下,1943年在二区参加革命活动,任海尾村地下税务征收员。她走家串户,发动群众筹粮、捐款、收物送给区政府。常常冒着寒霜酷暑,组织北方、甘塘、老村、木曲、乌高等村庄妇女肩挑军粮到三架岭给常备队。是年...[详细]

吴缵姬 [清][公元1729年-1779年]

  • 吴缵姬(1729~1779)字绪三,号存斋,别号嘉湖。澄迈县永泰乡水南上都(今金安农场下僚村)人。天赋聪颖,博览群书。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科举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科进士,列二甲第二。他不想出仕,归琼出任琼台书院掌教(即今学校校长),以报答母校养育之恩,任职三年,生徒赞服,...[详细]

吴景晖 [明][?-1484年]

  • 吴景晖(?~1484)澄迈县贵平乡倘驿都(今属白莲镇)倘村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仕宦世家,吴霜第六世孙。高祖吴霜,福建福清县侯山下村人,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中举,任大理寺评事,孝宗时谪琼任澄迈县令,宋乾道六年(1170年)落籍澄迈县贵平乡倘驿都倘村。吴景晖深受其倘村吴氏先辈大理寺评事吴霜、...[详细]

吴觉群 [公元1908年-1961年]

  • 吴觉群(1908—1961)女。海南省陵水县坡村人。黎族。王昭夷的二妾,人称“二嫂”。清末民初,先到陵城读县立小学,后到海口就读基督教会办的匹瑾女子中学。民国15年(1926年),中学毕业后回陵城当陵水县立女子小学第二任校长,是第一位任校长的黎族女青年。民国16年(1927年)夏,与王昭夷结婚。...[详细]

吴丽花

  • 吴丽花女,海南澄迈县第三区安仁乡美城村(今属琼山市美安镇福安村委会)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1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担任看护(医务员)工作。1946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下,她的无产阶级觉悟不断提高,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在战斗中不怕流血牺牲,冒着 林弹雨抢救伤员,多...[详细]

吴明 [公元1916年-1961年]

  • 吴明(1916~1961),曾用名春亨、称雄,白马井镇人。1935年6月于儋县初级中学(儋一中)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新州市支部书记,秘密组织革命活动,宣传马列主义及孙中山先生的新-。抗日战争期间,积极组织革命武装,勇斗顽敌,同时注意斗争动向,做好敌对势力的内部分化工作。解放前,曾任过中队...[详细]

吴奇勋 [公元1914年-1981年]

  • 吴奇勋(1914—1981年),原名宁万,别名吴芬,出生于本县文澜江区发豪村。学生时代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向往革命。 1935年,他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广州各大中学校响应北平“一二·九”-,举行3次---,中大学生朱文畅惨遭杀害,造成“荔枝湾”惨案。吴奇勋当晚奋笔疾书,声讨国民党的罪行。193...[详细]

吴仁光 [公元1897年-1983年]

  • 吴仁光(1897~1983),长坡镇文屯村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民国12年(1923),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攻读法律。18年回粤,开始政界生涯。初任省民政厅第三科长,后任海丰县长。他利用地方宗族荣誉观念,策动各姓开展植树造林竞赛,使荒山披上绿装。还疏浚水利工程,裨益民众。21年,在南京交通部供职...[详细]

吴善积 [公元1919年-1973年]

  • 吴善积(1919~1973)又名吴盛积。海南澄迈县仁厚乡(今仁兴镇)灵地村人。少年在私塾念书。1939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至1947年冬,历任仁厚乡抗日民主政府乡长、中共美合特别区委员会组织部部长、澄一区联乡办事处主任、澄一区区长、区委书记等职。1942年8月的一天早上,他和第四...[详细]

吴文道 [公元1888年-1931年,革命烈士]

  • 吴文道(1888-1931)又名吴石连,陵水县椰林区文官乡闵村人,少年在该村私塾读书,后在陵水县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在闵村当私塾教师。1926年春,参加革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期间受中共组织的派遣在东区开展农运工作。1926年,任陵水县农民协会办事处主任、县农会主席。1927年7月21日,...[详细]

吴一清

  • 吴一清(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吴一青。海南琼山县人(一说定安县人)。1927年与冯平一起来到澄迈,指导开展建党建政和武装斗争等工作。同年8月(一说7月),与冯平等人创建了中共澄迈县委(一说中共琼崖西路县委),任中共澄迈县委第一任书记。不久成立澄迈讨逆革命军,后称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二路军,任-表。同年1...[详细]

吴永泰 [公元1902年-1934年]

  • 吴永泰(1902—1934年),宇予舒,昌江县乌烈村人,祖籍广东肇庆鹤山县人。永泰的父亲,名文尉,字丽坦,清太学生,清登仕郎,后辞职经商,移居昌江县乌烈村,为昌江贤士。永泰兄弟三人,泰居长,6岁入私塾,喜欢吟诗诵对。他十岁时,舅父吃饭盖新房,叫他去膘梁打四句,吃饭时被安排坐在地下与小孩们围着簸箕...[详细]

吴元猷 [清][公元1803年-1871年]

  • 吴元猷(1803~1871),字敬圃,琼山大林乡道群村人。清代名将。孩提时失去双亲,被同村的地主收养,当童养工。几年后,因不堪地主-而出走,在村里打短工度日。十一二岁时长得魁梧壮实,十五六岁便能自立。婚后有妻子料理家务,便腾出时间习武、无师自通,练就一身武艺。村中青年推其带头办起武馆,请来师傅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