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生 [公元1881年-1966年]

  • 李峰生(1881~1966),琼山下坎村人。爱国归侨,名医。出生于医学世家,跟随父亲行医10多年。1918年,其父去世,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离家赴泰国行医。医术高明,为人正直,深得旅泰华侨和当地居民信任,被选为暹逻中医总会副主席。1937年,李峰生以泰国华侨抗日-负责人的身份组织和发动华侨捐款捐物...[详细]

黎国献 [公元1901年-1944年]

  • 黎国献(1901~1944年)俗名文正,出生于三亚市西岛的一个普通渔民家庭,1924年9月考入崖县第一高级小学读书,追求进步。1926年春,参加崖城地区反对国民党崖县县长陈宗舜掠夺民马的斗争;同年秋,举家从西岛迁往马岭圩,在马岭小学任教。大革命时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192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李遴汉 [公元1912年-1990年]

  • 李遴汉(1912~1990),别号明。福田镇山兰园村人。出身世代书香家庭。就读于广东襄勤大学,毕业后充任国民党广州市党部干事,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军声》周刊。1928年,任广东省清党委员会琼崖区清党特派员,返本县指导党务工作。1930年冬,县党部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第四届执行委员。...[详细]

李汉强 [公元1902年-1931年]

  • 李汉强(1902~1931)原名李畅荣。海南澄迈县金江京岭村(今属金江镇)人。1926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金江党小组成立,李汉强任小组长,领导金江地区的农民革命运动。1927年4月25日,李汉强在国民党澄迈县当局大-中幸脱虎口,化装成商人到各地去活动,又以探亲访友为名,将隐蔽各地的同志秘...[详细]

李恒谦 [清][公元1788年-1859年]

  • 李恒谦(1788~1859)澄迈县恭贵乡倘驿都(今属白莲镇)罗驿村人。字子益,号地山。曾祖其芳,祖斌章,父树元(曾任贵州清镇县知县工占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出生。孩童时代随父在贵州清镇县生活,平时注意个人品德修养,日行三省吾身,从小就养成乐学好施、尊长爱幼的秉性。少年时虽体弱多病,但是学习...[详细]

李鸿儒 [公元1908年-1943年]

  • 李鸿儒(1908~1943)海南澄迈县加乐乡德润村人。9岁进加乐学校读书。1925年考入澄迈中学就读,1926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25日,金江地区发生-大-事件后,李鸿儒回到加乐进行革命活动。同年10月,任中共澄二区委书记。为了隐蔽身份,有利于开展革命斗争,在南渡江九龙滩段...[详细]

李华生 [公元1895年-1941年]

  • 李华生(1895—1941年),临高和庆区清化乡新安村(今属儋县)人。是儋临地区著名的革命母亲。年青时因受不了封建家庭礼教的约束,和丈夫符正气带着4个孩子到那大镇居住。丈夫一时找不到工作,生活困难,全家只靠她贩挑大米过活。有一次,她到美扶村某地主家买谷子,回家后发现每斗少半升多,便上门讲理,被地...[详细]

李钧世

  • 李钧世生卒年不祥海口长流镇传桂村人。1938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毕业后投身抗日,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役30多年。其间,先后在陆军指挥大学、三军联合作战大学等高等军事院校深造,学识深厚,经验丰富。1970年,供职于-家安全会议,晋升陆军少将。1975年届龄退役。 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详细]

李烈 [公元1914年-1992年]

  • 李烈(1914~1992),万宁县和乐镇人,幼年在家读书。困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参加乡村童子军。 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党组织派他到港北英豪地区组建党支部,并任书记。1939年,调到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不久,担任警卫连班长。1940年先后在琼崖抗日公学、抗日...[详细]

李马二 [清][公元1715年-1811年]

  • 李马二(1715~1811),原籍儋州白马井竹古村。因他耳长及肩,似马耳朵,又因家中兄弟4人,他排行第二,故取名马二。因家境贫寒,幼年便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从事劳作。雍正十年(1733年),他刚17岁,就随父亲挑盐到今白沙县打安乡南达村一带(当时属儋州管辖)换谷子,维持生活。南达村农民韦国丰看到他...[详细]

李茂昌 [公元1809年-1928年]

  • 李茂昌(1809-1928)又名李亚贵。陵水县提蒙乡高量村人。陵水县农民自卫军北路军指挥。1926年7月参加农 动,8月任陵水县马村乡农民协会委员。1927年5月中旬,陵水县农民自卫军成立,任北路农军指挥。此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7至11月,与北路农军副指挥李家全率领北路军配合县主力农军两次攻占...[详细]

丽梅 [公元1907年-1980年]

  • 丽梅(1907.8.14—1980。4.3),原名陈大章,琼山县东山镇东昌乡昌环村人,琼剧名旦。出生于贫苦家庭,父亲挑担、母亲扒苦麻维持生计,9岁时替同村人放牛,15岁在大致坡墟永生药店当杂工。不久,随村人挑担、打铜补锅。因长相似女人,嗓子好,有人常邀他演宣传戏,扮演旦角。1924年,被琼剧名生...[详细]

林超常 [公元1915年-1940年]

  • 林超常(1915—1940年),昌江县墩头村(今东方县辖)人。抗战时期,昌江县抗日救亡的活跃分子之一。海尾特别党支部的组织者和创建者。193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就读。受到共产党员林克泽、张光壁等人的革命思想启迪,参加民主革命活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初,林受聘任海尾小学教...[详细]

林超宇 [公元1916年-1946年]

  • 林超宇(1916—1946年),昌江县墩头村人(今东方县辖),昌江县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之一。1928年就读于浙江西湖美术学院,1933年毕业后在广东省立第十三中学任教。次年春,他东渡日本留学,考取东京大学美术系,取得学士学位,1936年春,他学成回国。1937年春偕史丹考入国民党中央军党校党务班...[详细]

林炽香 [公元1919年-1943年]

  • 林炽香(1919~1943年),佛老村人。1919年生,不久父亡。由母黄氏抚养成人。他性沉毅,不苟言笑,临事镇定。小学毕业考入琼西中学,该校革命思潮浓厚,他受熏陶。1939年,日军压境,学校解散,炽香归乡与邢诒壮策划组织游击队,诒壮赴黎区担任挺进中队指导员,他留在沿海敌占区搞地下工作。黄流地区当...[详细]

林葆栋 [公元1903年-1944年]

  • 林葆栋(1903~1944年),黄流佛老村人。因家境贫寒,只读完小学,便回家靠缝纫谋生。1939年在抗日宣传的影响下,林卖掉手中的缝纫机,买回 一支,与朋友参加抗日游击队。妻子说:“你双亲老,孩子小,不能远离家乡!”他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说服妻子。当时,他受命担任崖县游击第二中队特务长,...[详细]

林桂森 [公元1921年-1925年]

  • 林桂森,又名干民,临高县新盈人。军阀邓本殷统治期间(1921—1925年)经人介绍到邓部下邓承荪团部当副官。他性狡诈,善逢迎,且粗通文墨。因此,得到邓承荪器重,把他介绍给邓本殷,邓委任他任吴川县县长。邓本殷下台后,他回临高县当小学校长。1927年10月,林明伦出任国民党临高县长,进行清党,-共产...[详细]

林毓豪 [公元1940年-1997年]

  • 林毓豪(1940~1997年),著名雕塑家。1940年9月5日出生于黄流镇,家境贫寒。1964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同年分配到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70年调往广州雕塑院从事专业创作,为国家高级美术师。曾任广东省六届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广东美...[详细]

林和平 [公元1916年-1992年]

  • 林和平(1916~1992),字辉贤。万宁县长坡村人,1938年毕业子广州私立中国新闻学校政治系。1941年任国民党万宁县长礼乡清乡队长,次年一月在共产党抗日统一线政策的感召下,率全队20多人,携带长 16支,投入共产党抗日队伍,并任改编特务中队参谋长。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升任琼崖总队第二...[详细]

林吉典 [公元1912年-1945年,革命烈士]

  • 林吉典 (1912—1945) 林吉典,革命烈士。1912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四区球尾灶村(现海南省乐东县利国镇球港村)一个盐民家庭。 1935年,他中学毕业后,曾任球尾灶村初级小学校长。他擅长书法和写作,抗战初期,他积极参加宣传和发动群众抗日救国活动。他手抄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