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甲 [公元1904年-1938年]

  • 陈保甲(1904~1938年)原名陈儒冲,崖三区早期农 动的领导者之一。1904年出生于林旺区(林旺镇)凤塘村,7岁进风塘村念初小,后入龙楼小学续读,20岁高小毕业后考入崖县初级师范学校,22岁到加积仲恺农工学校学习。 从小与李茂文、张开泰交往,受其影响,追求进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陈德赏

  • 陈德赏,峨蔓镇多美村人,地方土豪出身。1939年,日军侵占儋县后,出任国民党儋县游击队指挥,消极抗日,积极围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1945年日军投降后,挑起全县内战,暗中指挥“海贼”——“十八大队”打家劫舍,民愤极大。后任国民党县自卫总队上校副总队长、代县长。1949年初,琼纵发起春攻攻克...[详细]

陈番姚 [公元1900年-1998年]

  • 陈番姚(1900-1998)陵水县城内大队西门村人,由于家贫,17岁才进入小学读书,23岁高小毕业。1926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了培养农 动骨干,在陵水县琼山会馆办起了农 动训练所,他参加了第一期农所训练学习班,并担任正级长。1927年5月10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正式党员。同年,他参加陵水县...[详细]

陈躬和 [公元1882年-1930年]

  • 陈躬和(1882~1930),新兴镇下园村委会太坡村人,出身于富裕家庭。1925年考进府城政法学校读书。在校期间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影响,追求真理,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受党组织的派遣返回太坡村以教书为名宣传革命。1931年底,红军进驻南旧岭,开辟新区,陈配合红军开展革命活动,打...[详细]

陈贵忠 [公元1900年-1932年,革命烈士]

  • 陈贵忠(1900~1932),枫木镇岭背村人,革命烈士,小时在村中读私塾受启蒙教育,后在枫木小学读书,他天资聪颖,记性甚好。1925年考入府城政法学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3月。广东省委特派员杨善集多次同他接触,在杨的教育下,他同在加积仲凯学校读书的林树文(中共党员)一起返回...[详细]

陈国风 [公元1920年-1990年]

  • 陈国风(1920~1990年),自治州农办副主任。乐罗镇乐罗村人。1937年在崖县中学加入抗日救国后援会,投身抗日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崖中党支部书记,昌感县二区区委书记,琼崖抗日游击独立大队政治处书记员、一中队指导员。1944年9月任琼崖纵队第二支队第一大队政委...[详细]

陈海萍 [公元1908年-1943年]

  • 陈海萍(1908~1943),字振雄,海头镇那历村人;吴丹心(1910~1945),新英人,1926~1927年、1936~1937年任儋县妇女协会主任。1926年至1928年他俩分别在府城琼海中学、六师读书,并参加共产党,尔后结为伉俪。1937年秋,那历村成立党支部,海萍任支部书记,丹心任组织...[详细]

陈竞 [公元1906年-1952年]

  • 陈竞(1906~1952),别号择存,万宁县北坡宝田村人。家庭贫苦,从小读书勤奋,16岁考入省立第十三中学(今加积中学)。19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十三中学任国文教师,后到台山县第一中学任教8年。1933年任广东省财政厅秘书,兼广州大学教员。1951年回海南大学任教,翌...[详细]

陈京本 [清]

  • 陈京本,字子穗,清举人,峨蔓镇福花村人。出身贫苦而颖悟过人,勤奋好学且自强不息,从而半耕半读,不畏艰苦,努力奋进。少年时曾在黎方躬耕,自拟门联云:“离故土以安居,莫谓小人怀土;望高山而仰止,须知仁者乐山。”胸襟洒脱,俚表慧中,可见一斑。一年天情不好,五谷歉收,耕不自给而赊借度日,于是他在门神旁赋...[详细]

陈峻琚 [清][公元1712年-1791年]

  • 陈峻琚(1712~1791年),字国华,佛罗村人,岁贡。出身书香门第,少年天资聪颖,生性好学,才华出众,被送琼州府(琼台书院)读书,极受书院掌教的器重,于乾隆年间到潮州府饶平县任训导。由于教绩显著,升为教谕,再升为候选知县。因母亲病重,未能赴任,回乡讲学。他博学多才,精于诗赋,通晓经史,书法也有...[详细]

陈乐元 [公元1899年-1983年]

  • 陈乐元(1899~1983),幼名献瑞,著名琼戏丑角。万宁县礼纪青云村人,7岁丧父,替邻村人放牛。14岁到乐山戏馆学艺,改名乐元。“乐”字班解散后进入子番班,勤学苦练,初露锋芒,且风格独特;后加入郑长和、陈成桂、王昌华等组成的大戏班,在《刘保充军》中饰演主角刘保,既继承王昌华传授的表演技巧,又发...[详细]

陈曼夫 [公元1913年-1940年]

  • 陈曼夫(1913~1940年),佛罗老孔村人。出身地主家庭,少年勤奋读书,胸怀大志。1933~1937年,先后负笈广州、香港读书。读书期间,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十分关注。有一次和同学到黄花岗凭吊革命先烈时,感慨地说:“我们国家这样大,却这样弱,人这样多,烈士却这样少。”表示要为国捐躯的意愿。1937...[详细]

陈明甫 [宋][?-1274年]

  • 陈明甫(~1274年)南宋鹿回头水寨寨主。崖州(今三亚市)人。早年在崖州郎凤岭下海边凿石为栏,栏围长数十丈,养殖玳瑁。后因不堪寇扰,愤而据临川县(今三亚市)在鹿回头岭建连珠寨,自号“三巴大王”,驾舶为双龙头船身穿朝服,用朝廷礼制。敢于僭越,常率军征民粮、袭商货,与官府对抗。咸淳六年(1270)春...[详细]

陈那任 [明]

  • 陈那任 黎族,陵水县廖二峒(今田仔乡廖二村)人。明嘉靖十八年(1539),在黎亭峒陈那红、岭脚。郎孟峒陈那黄的配合下,率领廖二、岭脚、黎亭、郎孟四峒黎族人民起义。这次起义得到陵水汉族人民和万州鹧鸪等峒的黎、汉族人民的支持,声势非常浩大。起义军四处出击,历时5年,使明王朝十分震惊。嘉靖二十年(...[详细]

陈那洋 [明][公元1522年-1566年]

  • 陈那洋(1522-1566)黎族。陵水县黎亭峒(今提蒙乡黎亭村)人。因不满县府的统治,明弘治三年(1490)夏,率领陵水县的黎亭、岭脚等峒的黎族人民,举行了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黎族人民数千人。是年10月,琼崖兵备副使陈英、参将姚英带领官军前来陵水镇压,甲辰年抵加枕山,11月丙辰至大番山。其间,黎...[详细]

陈秋夫 [公元1919年-1946年]

  • 陈秋夫(1919~1946年)又名陈鸿翔,崖城镇遵道村人,出生于一个富农家庭。父亲陈英才是崖县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中共崖县委主要领导人之一。7岁时入崖城一高小学读书,1937年秋考入崖县中学。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向往革命。“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在崖县中学与陈国风等组织一支抗日宣传队,深入城乡开展...[详细]

陈圣玙 [清]

  • 陈圣玙,字若仁,清解元,长坡镇书村人,天资聪颖,卓尔不群,学问精深。其为文,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结构严紧,遣词动人。1753年(乾隆十八年)考中解元(中举第一名),博得主考刘公墉大加赞赏,时人称其为“乡会正宗”。其曾设馆课徒,诲人写文章应以义理为重,不求浮词墨调,故学成者甚多。其逝世后,诸生立“...[详细]

陈石姣

  • 陈石姣(?—1941年),女,乐罗村人。容貌端正,性格娴静,知书达礼,22岁嫁给望楼乡韦大康为妻。1939年,丈夫参加崖县抗日游击队。在丈夫的影响下,她也参加了抗日工作,同其他妇女募捐钱粮、衣物等送给抗日部队。1941年2月15日早,敌伪自卫兵和日军数十人包围了望楼村,正在村里征集钱粮的陈石姣来...[详细]

陈世德 [公元1908年-1941年]

  • 陈世德 (1908—1941) 陈世德,1908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五区莺歌海村(现属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一个渔民家庭。父亲捕渔,母亲做小生意。他是长子,有胞弟陈世泽(曾参加革命,在中共感恩县委工作,被敌人杀害)。他9岁时,在本村小学读书。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无法继续升学,只好辍学在...[详细]

陈诗南 [公元1896年-1979年]

  • 陈诗南(1896—1979年),临高波莲墟人。小时读私塾,因家贫辍学。1909—1912年先后在波莲永兴药堂和南宝光和药堂当药童。1913年随波莲墟名老中医庄作盛学医。庄是清末秀才,他的医术在县内外颇有名气。诗南聪明好学,虚心求教,进步很快,1919年独自行医。开始在新盈为人诊脉治病,后来走村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