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仑 [明][公元1441年-?]

  • 黄金仑(1441-?),字世美,号香山主人,荔山乡人。明成化元年(1465)参加广东乙酉科乡试,中式第七十三名举人。成化十一年(1475),参加乙未科会试,中式第一百六十名进士,官至广西副使(广西省级副长官,官阶四品)。为人厚道,重感情,勤奋好学,沉默寡言而胸怀大志。家世代务农,出身贫苦。小时在...[详细]

黄金明

  • 黄金明 (1974~) 广东化州人。1998年毕业于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同年执教于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历任《南方农村报》、副刊部副主任,《作品》部副主任。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近年来创作以小说为主,在《花城》、《大家》、《钟山》、《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期刊...[详细]

黄锦清 [公元1886年-1944年]

  • 黄锦清(1886~1944),中将。又名述业,字武卿,乐昌县老坪石平远围村人。生于光绪十二年(1886)农历9月。清末,曾任昌江县清兵管带。1912年,民国成立后,投身于国民革命,先后出任广西南宁 厅督察员、江海防总司令部军事委员、端州兵舰舰长、韶州太平北关主任、广东第八路军总司令部咨议、广西省...[详细]

黄锦添

  • 黄锦添,1959年3月出生,广东从化人,高中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任县--大队三中队队长、河西派出所所长、桃园镇党委副书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92年至1993年,在公安战线工作期间,带领-三中队干警艰苦奋战,共破获各类案件534宗。1993年7月...[详细]

黄金源 [公元1871年-1944年]

  • 黄金源(1871~1944),花县镜湖上社(今新华镇东镜村)人。少年家贫,念过3年私塾,10多岁就在村中干担“八音箱”等杂活,后到广州、香港谋生,做屠宰工。几年后,便自设肉档营业,逐步扩大为3个肉档。 金源跟香港著名拳师林世荣学得一手好武艺,为人慷慨豪侠,仗义疏财,因而受到本派洪门会友及肉行...[详细]

黄旧

  • 七八十年代,黄村医生黄旧,因擅长治疗肾炎而远近闻名。黄旧务农出身,据说其医术得自本村黄达森真传。从此,黄旧潜心钻研诊治肾炎良方。黄村盛产茄子,黄旧就地取材,以白茄瓜入药,配之以其他药材,制成专治肾炎药,疗效显著,治愈肾炎患者甚多,名噪一时。慕名登门求医的肾炎患者,纷至沓来:有邻近村乡的、也有外省...[详细]

黄际遇 [公元1885年-1945年]

  • 黄际遇(1885一1945年)。字任初,号畴盦。澄海市区城北人,著名数学家。17岁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科,兼治文字声韵之学。清末学成回国,于民国3年(1914年)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数理系主任、教务长等职。民国9年,中央政府教育部特派其赴欧美考察教育并研究教学,在美国芝加哥大...[详细]

黄驹 [公元1898年-1924年]

  • 黄驹(1898-1924),今潭布镇岩头村人。因家境贫苦,15岁到广州当童工,做油漆学徒。民国6年(1917)当榨油工人。民国11年加入省油业工会,积极参加工会领导的-斗争,取得了增加工资和补偿-损失的胜利。民国13年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8月,广东工团军宣告成立,他被任命为工团军第二中队...[详细]

黄觉群 [公元1879年-1943年]

  • 黄觉群(1879—1943),原名秉杰,别字俊平,化名日安,龙川县黄布欧江人。早年在广州从事 ,先后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1925年10月随第二次东征军回龙川领导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与张重耳以国民党广东省党部特派员身份,从事领导与开展龙川国民革命运动。同年11月,黄觉群与黄天泽发展黄...[详细]

黄居谷 [公元1910年-1937年]

  • 黄居谷(1910~1937年),原名国盘,河婆马头村人。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先后就读于河婆大光学校和大山下光华国文专修学校。1927年,到潮安金山中学学习,中途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1929年,他得兄长援助,在汕头市大中中学学习。半年后,又到广州参加陈济棠办的教导队,不久因病返家休养。1930年...[详细]

黄居石 [明][公元1626年-?]

  • 黄居石(1626—?),字慎闇,又字圮仙,新会县人。初居江门水南乡梧岗里(今属蓬江区),后迁往岭梅里居住。喜作诗。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黄决不事清,隐居作诗。清康熙元年(1662年),朝廷下诏沿海居民内徙50里。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勒令内迁,史称“康熙移界”或“迁海移界”...[详细]

黄居素 [公元1897年-1986年]

  • 黄居素(1897—1986) 自号光纲老人,又名华廉。祖籍梅县,清同治年间,随祖父迁居香山石岐。青年时入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跟同乡郑哲园研习《史记》、《昭明文选》等,创办《岐光报》,两年后因亏损而停办。民国8年(1919)其身无分文赴广州,入光孝寺做和尚,有名望的弼元法师林君复及弘一法师介...[详细]

黄开光 [公元1893年-1966年]

  • 黄开光(1893—1966年),字子明,祖籍曲江(今武江区)重阳镇黄土坛村,出生于曲江县城一小职员家庭。8岁入私塾,《四书》、《五经》背诵如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4岁,参加韶州首创的中学预备科入学考试,年纪最幼而荣居榜首,一时传为佳话。民国3年(1914年)在韶州中学毕业后投身教育...[详细]

黄开甲 [清][公元1860年-1905年]

  • 黄开甲(1860—1905),高思程官人。伯父黄道崇曾任清道台;父黄岳川曾留美,回国后任翻译,开甲为其长子,自幼聪颖好学。 1872年清廷接受容闳的建议,由丁日昌、李鸿章等大臣奏清廷批准,派遣首批幼童30人赴美留学。当时清政府决定:每年送30名幼童赴美,出国时有汉文教师陪行,使幼童赴美后仍可...[详细]

黄开文 [公元1866年-1936年]

  • 黄开文(1866—1936),名顺兴,字锡臣,高思程官人。1896年黄开文到天津就读天津电报学堂专攻电报专业。毕业后从事电报建设。 清末洋务运动时,全国刚设置行省。黄开文任职劝业道,开始设立局,对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牧业、林植业以及砖纸、砂糖等行业,均按局计划规定实施,努力推广科学...[详细]

谢火龙 [首批红色货币铸造者]

  • 谢火龙是与文天祥同科进士、南宋著名文学家和爱国诗人谢枋得的第二十四世孙。据《龙川谢氏宗谱》(1996年版)记载:谢枋得孙伯瑾(寿八)之曾孙三赦,从江西锡州(今赣州)迁居龙川县上洋田,但三赦配偶黄氏仍居锡州,吴氏到上洋田居住一段时间后,又返回锡州。在《龙川谢氏宗谱》中,没有“谢火龙”这个名字。  ...[详细]

黄宽 [清][公元1828年-1878年]

  • 黄宽(1828—1878) 字绰卿,号杰臣,香山县东岸村人(今珠海市香洲唐家镇)。出生农家,父母早亡,由祖母抚养长大。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与容闳等六人赴澳门,入读澳门美国教会马礼逊学堂,1842年该学堂迁往香港,其随校到香港就读。不久,该校校长布朗因病回国,邀其与容闳、黄胜三...[详细]

黄冷观 [公元1883年-1938年]

  • 黄冷观(1883—1938) 原名显成,字君达,别字仲弢,号冷观,香山县长洲后山村人,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知名报业家和小说家。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父亲屺香是粤林大儒,以经史、词章之学而著称。 清末,其在香山县参与《香山旬报》笔政。辛亥革命后一年,该报改为《香山纯报》,担任兼发行人。其时袁...[详细]

黄历传 [公元1908年-1948年]

  • 黄历传(1908—1948.6)男,仁化县长江镇凌溪村委会园坵村人。1947年5月参加中共五岭地委暨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被编入郑彦文(杨桃)大队当战士。在部队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斗争,常到各村去发动群众,斗地主豪绅,缴0、粮食和其他财产,开展得有声有色。 1948年6月,总队主力团团长叶昌...[详细]

黄力生 [公元1891年-1945年]

  • 黄力生(1891—1945),字宗宪,家名锦辉,蓝坊镇程官部人。1909年在镇平中学堂(今蕉岭中学)毕业,名列前茅。旋考入广东法政专门学校,1914年毕业后,又考入当时为培养县官而设立的“广东课吏馆”。在该馆结业后,由广东巡按使署委派任广东潮阳县县长,在任期间,整饬吏治,四境安宁。潮阳县人感其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