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朝玉 [明][公元1510年-1566年]

  • 莫朝玉(1510~1566) 莫朝玉,字翠峰,广东连山宜善村班瓦寨人,壮族。生于明正德五年(1510)十月二十三日。幼时天资聪慧,勤习汉文。于16岁又苦练武功,善骑射。嘉靖六年(1527)两广连结部山区多流贼,为害这一地区的社会治安。是时程山(连山旧邑名)官兵不振,莫朝玉倡办民防,组织峒丁捍...[详细]

莫登庸 [明][?-1541年]

  • 莫登庸(?~1541) 莫登庸,广东东莞人。其父莫萍是明朝年间的民,流寓到安南(今越南)海阳路宜阳县古斋社,生莫登庸。莫登庸长大后,雄健勇猛,安南威穆帝黎竣端庆四年(1508),以军功受封为天武卫都指挥使;安南襄翼帝黎潆洪顺三年(1511)四月,又受封为武川伯。 洪顺八年(1516)四...[详细]

莫尤 [公元1950年-1979年]

  • 莫尤,1950年出生于广东省廉江县(今廉江市)横山镇大岭管理区一个农民家庭。在小学和中学读书时,学习成绩一直良好,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课余之暇,总是和三五个小伙伴围在一起,轮流讲英雄故事,互相传看描写革命英雄事迹的连环画,最后都少不了莫尤作总结发言:“说了不算,做了再看。谁当英雄给谁立个碑。”后...[详细]

欧大任 [明][公元1516年-1596年,嘉靖广五子]

  •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他从小就聪颖好学,家中广有藏书,给他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详细]

欧光宸 [清][?-1653年]

  • 欧光宸(?~1653),茂名县博铺(今吴川县博铺镇)人。明末清初吴川县反清义军“盟主”。 他出身书香世家,明天启七年(1627年)考中举人,明崇祯七年(1634年),往京都吏部诠叙,授知县(候任)。光宸不急于为官,而在家乡茂山书院(今博铺中学旧址)招聚生徒讲学,对于贫苦学生免收学费,自己还捐...[详细]

欧阳庚 [公元1858年-1941年]

  • 欧阳庚(1858~1941) 欧阳庚,字兆庭,广东香山县人。清末民初中国早期驻外官员。同治十一年(1872),应清廷招考第一批赴美留学,光绪七年(1881)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光绪十年(1884),应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欧阳锦棠的函召赴美任见习领事。次年晋升为驻美国总领事。从此历任驻温哥华、驻...[详细]

潘玉书 [公元1889年-1936年]

  • 潘玉书(1889~1936) 潘玉书,名麟,字玉书,广东南海人。其父潘锦枝,在佛山镇开粤华轩绸衣公仔店,对他寄以厚望,故取“麟吐玉书”之义命名。稍长,在店中学制绸衣公仔。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父逝世,他往石湾投陈渭岩为师。陈塑陶瓷公仔负盛名,喜潘聪慧虔诚,遂悉心授艺。光绪二十七年...[详细]

缪培南 [公元1895年-1970年]

  • 缪培南(1895~1970) 缪培南,字经成,号育群,广东五华人。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县城第一高等小学,翌年考取黄埔陆军小学。民国8年(1919)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初任陆军第一师排长。民国10年任广州大元帅府警卫团机 连连长,后任李济深第一师独立团的连、营长。民国15年夏任...[详细]

彭宝林 [公元1968年-1993年,彭宝林]

  • 彭宝林,1968年1月出生在广东省惠阳市一个农民家庭。1984年10月参军,在部队曾荣获武警百色支队军事全能比赛射击第一名、擒敌技术第二名。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11月退伍,12月跨入了经济 的行列。 1991年6月,彭宝林转到惠阳市-淡水派出所工作。淡水镇是一个从不足两...[详细]

彭桂 [公元1903年-1933年]

  • 彭桂(1903~1933) 彭桂,广东海丰人。出身贫农家庭,民国12年(1923)参加农-动。翌年在广州当苦力,参加过人力车工人俱乐部。民国14年初,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彭桂参加东征军先遣队。东征军进占海丰后,他先后任海丰农民自卫军小队长、中队长。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5月转为中国共...[详细]

彭显伦 [公元1895年-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彭显伦(1895—1958)广东省南雄县人。1925年参加农-动,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开国少将。 1925年参加农民协会,任协会委员。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南雄县六区区委书记。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曾任红4军政治部组织科科...[详细]

彭泽民 [公元1877年-1956年]

  • 彭泽民(1877~1956) 彭泽民,字锦泉,广东四会清塘人。出身贫寒,早年出国到马来亚吉隆坡谋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协助孙中山筹建中国同盟会吉隆坡分会,任中文记录。宣统三年(1911)初,孙中山、黄兴策划广州起义时,他积极动员华侨捐款,并组织一批华侨回国参加起义。民国4年(1915...[详细]

蒲风 [公元1911年-1942年]

  • 蒲风(1911~1942) 蒲风,原名黄日华,学名飘霞、黄风,蒲风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广东梅县人。蒲风幼时家贫,4岁丧父。14岁时入梅县学艺中学。此时国民革命军东征到达梅县。他常与东征军中的共产党员往来,不久参加共青团,并开始新诗创作,与同乡任钧结为亲密诗友。民国1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详细]

邬强 [公元1911年-1992年]

  • 邬强(1911~1992) 邬强,广东省英德县鱼湾镇年栏铺村人。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7月参加英德鱼湾乡农民-,任乡苏维埃政府文书、中共特别支部军事委员。-失败后,仍坚持地下斗争。民国22年(1933)2月,转投蔡廷锴的第十九路军六十师三六〇团特务连当文书,同年12月被遣散...[详细]

秦咢生 [公元1900年-1990年,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 秦咢生(1900~1990) 秦咢生,幼名寿南,又名岳生,字古循,别号路亭,广东惠州人。少时家境清贫,10岁始上私塾。他一心想考取功名,十分用功练字。其后逐渐练就一手好书法,也熟悉古诗词和楹联,近邻亲友常请他写春联,以“神童”之名闻于乡里。 民国元年(1912),考入惠城昌明小学校,民国...[详细]

邱东平 [公元1910年-1941年]

  • 邱东平(1910-1941)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教导主任 原名潭月,字席珍。1910年出生,广东海丰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从事革命文艺创作活动。1936年7月和鲁迅等共同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坚决要求抗日救国。1938年1月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的秘...[详细]

丘念台 [公元1894年-1967年]

  • 丘念台(1894~1967) 丘念台,初名伯琮、国琮,后改名琮、念台、旷、弘空等,出生于台湾省,原籍广东镇平(今蕉岭)。父逢甲,是清光绪年间进士,曾在台倡组民主国,后回大陆从事政治活动。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随父归原籍广东。民国元年(1912)考入上海私立大同...[详细]

邱志雄 [公元1974年-1998年]

  • 邱志雄,1974年3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四会县下茆镇一个山村的农民家庭。 1993年9月高中毕业考入广东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成为该校首届新生,攻读刑事侦查学的痕迹专业。 三年的警校生涯,上千个日日夜夜的不断淬火,把邱志雄锻炼成了一个精干骁勇的小伙子,各门功课成绩优良,毕业前夕,还被学校评...[详细]

任国治 [公元1904年-1978年]

  • 任国治 (1904-1978),曾用名任牧仁、任积信、任白鸥。广东省鹤山县人。1930年夏毕业于哈尔滨医科专门学校。之后任职于傅家甸诊疗所儿科医师。他善长音乐,30年代初期,乐坛上活跃过一个小小的"白鸥弦组",就是以他为主,全家参加、母、妻、弟、妹分别使用小提琴、大提琴、吉他、曼多林等各种...[详细]

任剑辉 [公元1912年-1989年]

  • 任剑辉(1912~1989) 任剑辉,女,原名丽初,又名婉仪,广东南海人。早年随姨母“小叫天”学艺,又师从有“女马师曾”之称的黄侣侠习武戏,后醉心粤剧名演员桂名扬的演术。14岁入戏行,渐成为粤剧舞台负盛名的反串文武生之一,抗日战争前已享誉省港粤剧团。战后在香港与白雪仙、靓次伯、陈艳侬、欧阳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