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炎 (1904-1946) 新四军第一师政委,革命烈士。 湖南省桃源县人, 原名刘安焕,1904年1月28日生于湖南省桃源县孔水坡下庙湾(今马宗岭乡刘炎村)一个私塾先生之家。自幼给地主放牛,读私塾4年,14岁跟父母种田、织布。1926年参加农-动,被推选为村农民协会委员长。马日事变...[详细]
刘英 (1905-2002) 中共中央纪委委员,全国政协常委。 湖南省长沙县人,女,1905年10月14日生于长沙县金井镇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喜欢读书,因父亲不主张女孩上学,只能作弟弟的陪读,她的学习成绩却超过了兄弟。在母亲的帮助下,后进入衡粹女子职业学校读书。一年后考入省立第一女子...[详细]
刘银叶 (1955~) 湖南新化人。1974年毕业于湖南新化六中。历任工人、教师、宣传干事,《国际医药卫生导报》,《伴你同行》杂志部主任。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湖南日报》、《湖南文学》、《文艺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千余首,散文、评论等500余篇。...[详细]
刘勇 (1925~2014.12.3) 湖南湘乡人。中共党员。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村长、农业社社长、人民公社管理区党总支副书记。1960年调湖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任《工农兵文艺》主编,省作协秘书长、常务副主席。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小说集《一面铜锣天下响》、《两...[详细]
刘永济(1887一1966) 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详细]
刘永寿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湖南沅陵人,1942年12月生,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文化,1965年5月参加工作,1965年4月入党。历任沅陵县委组织干部、团县委副书记、县革委政工组副组长、团县委书记、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兼区委-;沅陵县委副书记兼纪检会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沅陵县委副书记...[详细]
刘 源 (1951-) 中国人民武装 部队中将, 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 湖南省宁乡县人,1951年出生。系刘少奇之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并在严格家庭教育中成长。在北京市实验二小读小学时,为了培养他的独立生活能力,父亲要求他在校食宿。9岁学游泳,11岁学骑车,13岁...[详细]
刘月生 (19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工程兵副政治委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17年5月26日生于茶陵县腰陂乡一个贫苦家庭。两岁时被卖到本乡竹陂村刘连启家做儿子。7岁上初小。10岁参加农-动。1930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参加红军。1933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儿童团长、茶陵独...[详细]
刘云 (1904-1930) 中共第一个飞行员。 湖南省宜章县人,1904年生于宜章县笆篱乡。自幼聪明好学,8岁入私塾,13岁考入县立阁邑高小。1919年8月,在县阁邑高等小学读书时,他聆听了从北京回乡的邓中夏关于五四运动新思想的演讲,思想触动较大。县立高小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劝阻,...[详细]
刘詠尧 (1909—1998) 国民党陆军上将,国民党政府“-代理部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9年7月10日生。1922年毕业于湖南省立岳云中学。1923年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1924年8月转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六队学习,成为黄埔军校同学中年...[详细]
刘兆玄 (1943—) -民党中央常务委员。 湖南省衡阳县人,1943年5月出生。从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赴加拿大雪布克大学化学系、多伦多大学化学系深造,先后获得化学硕士、博士学位。1971年返回台湾,就教于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197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79年起,出任...[详细]
刘正 (1929-2006) 刘正,男,汉族,1929年1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湖南大学三院政治系肄业。1947年夏在南岳国师附中学习期间,积极发动和组织“六·二”反饥饿、反破孩大-。1948年在湖南大学就读期间,组织“火星社”与歌咏队。同年5月任...[详细]
柳直荀 (1898—1932) 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六军政委,革命烈士。 湖南省长沙县人。又名柳克明。湖南省长沙县人。1898年11月3日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2年就读于长沙广益中学。1916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预科。先后当选为学校体育会长、学生会会长。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详细]
刘芝凤 (1958~) 笔名草籽。女。侗族。湖南怀化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在县文化局、市党史研究室工作,历任办公室主任、科长、助理调研员,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等,文化...[详细]
刘志坚 (1912—2006)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总政治部副主任。 湖南省平江县人,1912年1月23日出生于平江县献钟井头屋一个雇工家庭。由于家境贫苦,只上了两年小学。12岁起外出做工。1928年3月参加了平江农军攻打县城的战斗,任长寿街赤色雇工委员会委员长兼宣传委...[详细]
刘志坚 (1936~) 湖南新邵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邵阳师专教师,邵阳市文化局干部,《新花》文学杂志副主编,副编审。邵阳市政协委员、文史委副主任,《邵阳文史》主编。有文史专著多部。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小巷的音符》、...[详细]
柳志强 (1931—1993)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劳动模范。 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1931年10月出生于望城荣亭乡柳家大屋。家境贫寒,10多岁到长沙下营盘街皮鞋店当学徒。1949年长沙和平解放后,到一家军鞋加工厂当工人。1951年4月调到3245工...[详细]
刘志清 (1955~) 湖南长沙人。大专学历。曾任新华社沈阳军区分社记者,辽宁电影制片厂厂长,现任沈阳新金山影像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二级编剧。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报告文学集《鲜花与红星》、《自由国度》和《张学良》、《海湾危机》、《一个无国籍的女人》、《女模...[详细]
刘仲容 (1903—1980)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 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人,1903年出生于一个旧官僚家庭。幼承父教,中学毕业于天津。1925年冬,被保送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冬回国,国民政府分配他到军事训练总监部做翻译工作。因对蒋介石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