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人物

刘詠尧

[公元1909年-1998年]

刘詠尧为[公元1909年-1998年]

  刘詠尧
  (1909—1998)
  国民党陆军上将,国民党政府“-代理部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09年7月10日生。1922年毕业于湖南省立岳云中学。1923年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1924年8月转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六队学习,成为黄埔军校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一名学员。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任冲锋队队长,在战斗中勇猛善战,多次负伤不下火线,被提升为营长。1925年12月奉命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学成回国后,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营、团长。1929年起担任国民党南京中央军校政训处政治总教官、师政治部少将主任、第五路军总指挥部政训处中将处长、军委会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怒潮剧社》和《扫荡日报》社长、力行社南昌分社书记、中央干事、赣粤闽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政训处处长、军委会政训处副处长、中华复兴社中央干事、军委会中央军校毕业生调查处处长、南京新生学校(后改中正学校)校长。他于1936年在南京组织指挥了逾万人参加的全国童子军第一次大检阅活动,曾轰动一时。抗日战争期间,历任湖南省抗日自卫军副总司令兼军管区副司令、中正大学校长、国民党军委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处副主任、军委会政治部第二、一厅厅长、诠叙厅代厅长等职。1945年从国民党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毕业后,任-军职人事司司长兼参谋次长、-青年团中央干事会干事、-人事司司长、部长办公室主任。1947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1948年1月代理国民政府-部务,5月任-次长,并代理部长之职。1949年去台湾后,调任“-战略顾问”及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51年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从此,他将很大精力转向中华文化复兴与社会改革工作。1951年创办国防丛刊并任社长,同时兼任台湾大学教授、国民党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正日报》董事长、世界大同促进委员会主任委员。1961年兼任“中国历史文化协会”常务理事。1962年兼任湖南省陵县同乡会理事长。1963年兼“中国社会学会”理事长。1971年兼“中国政治学会”理事。1974年兼“中国教育协进会”常务理事。1980年兼“中国文化界联谊会”首席顾问。他在台湾军政界有“儒将"之称,留下大量诗文,著有《中国国民党党史》、《政治学概论》、《人事行政论丛》、《人生哲学论》、《经济学概论》等书。他于1998年8月22日病逝于台湾。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