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虔 (1939~) 湖南武冈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北京工业大学教员及校报。1980年以后,长期从事《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作品》版的工作,高级。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春天,燃烧的花朵》、《心中的玫瑰...[详细]
刘昂 (1910-) 农机部副部长。 湖南省衡山县人,女,1910年出生在衡山县白果乡一户地主家庭。她的母亲蔡庆熙系著名妇女领袖蔡畅的大姐。不满2岁,她的父亲刘文炳便病故,孤儿寡母倍受刘家公婆的-。她的外婆葛健豪心疼她们母女,便派蔡和森到衡山把她们接回了湘乡县(今属双峰县)永丰镇居...[详细]
刘安武 (1930~) 湖南常德人。1949年入湖南大学中文系,1951年入北京大学东语系印地语专业,1954年被派往印度留学,1958年回国被分回北京大学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东语系东方文学研究室主任,东语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会长,现为名誉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详细]
刘彬 (1911-1966) 冶金工业部副部长。 湖南省长沙县人, 原名郑家献,1911年出生。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就读于长沙大麓中学、湖南大学教育系。1936年毕业后,曾在浙江杭州虎林中学任教。后回湘任醴陵乡村师范教务主任。因宣传进步思想,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引起国民党当局...[详细]
刘秉麟 (1891—1956)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部聘教授,经济学家。 湖南省长沙人,1891年6月24日出生。8岁入私塾读书,深得教师章士钊的喜爱。1909年入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后转入大学预科。1913年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17年毕业后回湖南高等商业学校任教。1...[详细]
柳炳仁 (1937~) 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1956年入伍,1959年毕业于原新疆铁道学院中专部。曾参加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青海 工厂、青藏铁路的建设,在军委铁道兵文化部、宣传部、长沙某军校工作。历任正师职教员,副教授。湖南省文联第四届委员,湖南省作协第五届理事,湖南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长...[详细]
刘长佑 (1818—1887) 清朝大臣。 湖南新宁县人。字子默,号荫渠(也作印渠)。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求学岳麓书院,师从丁善庆。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咸丰二年(1852)随江忠源楚勇进攻广西太平军。次年又随江忠源镇压浏阳征义堂周国虞等会众起事。 此后...[详细]
刘畴西 (1897—1935) 红十军团军团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人,1897年出生于长沙靖港一个农民家庭。1912年入长沙县四小读书。在长沙长郡中学读书时,即投身于反帝-,出席省 成立大会,参加--、查禁和-,组织宣传队赴长沙县各乡镇演讲。1920...[详细]
刘春樵 (1923—) 中共中央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人,1923年2月生于常德县蔡家岗舒公殿村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2岁父母双亡,以放牛、打工度日。1949年7月常德县解放,他参加的中共地下武装江南游击大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炮兵三连...[详细]
刘大杰(1904~1977),岳阳县柏祥镇人。14岁进岳阳一家贫民工厂做童工,晚上到厂办夜校学习算术、国文。民国8年,考入武昌湖南旅鄂中学,半工半读。11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中文系,14年冬,随著名作家郁达夫离鄂赴沪,结识郭沫若、田汉、成仿吾等。15年初赴日留学,先学习日语1年,次年1月考入早稻...[详细]
刘大年 (1915-1999)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学家。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8月1日出生于该县一个殷实的读书人家。6岁开始读私塾,因家道中落,1936年肄业于湖南国学专修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徐特立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介绍去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详细]
刘道生 (1915—1995)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海军第一副司令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15年8月27日出生于该县尧水乡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农民-。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湘赣苏区期间,由团支...[详细]
刘大夏 (1436-1516) 明兵部尚书。 明华容县人。字时雍,号东山。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生。天顺三年(1459),中湖广乡试解元。七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宪宗成化元年(1465)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后升兵部车驾司郎中,改职方司郎中。孝宗-二年(1489),升广东...[详细]
刘定中 (1939~) 湖南新邵人。中共党员。当过兵,种过田。196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湖南省人民-研究室主任、湖南省教委办公室主任、人事处长、助理巡视员。现任湖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人生启示...[详细]
刘涤源 (1912—1997) 西方经济学研究专家。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12年12月12日出生。1931年考入长沙市一中高师部。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货币相对数量说》获中央研究院杨铨学术奖。1942年至1944年,任重庆大学...[详细]
刘东轩 (1899—1928) 中共早期工农运动领袖,革命烈士。 湖南省衡山县人, 又名刘东生,1899年11月7日出生于衡山白果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入私塾,后读刘氏宗祠族学,学习十分用功。1916年到长沙考取免费的江南兵工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反帝-。1...[详细]
刘放桐 (1934—)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专家。 湖南省益阳县(今挑江县)人,1934年5月生。因家境贫寒,只读完初小、高小,凭着勤奋、刻苦和顽强的意志,自学了高中的全部课程。1950年考取湖南大学,1956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史专业副博士研究生...[详细]
刘佛年 (1914—2001)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教育家,哲学家。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14年4月出生在醴陵县大林乡一个书香之家。1929年从长沙明德中学毕业,考入武汉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1935年毕业,又考入广州学海书院。 1937年出国留学,先后在英国伦敦...[详细]
刘复基 (1884—1911) 武昌起义参议长,辛亥革命烈士。 湖南省常德府武陵县(今常德市武陵区)人,188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在本地入塾学,进高小,到师范学堂就读。1904年,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遭受-和追捕,东渡日本避难。1905年11月,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