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隆,字冠洲,辈名祖象,又名若望。1904年5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攸县高枧镇涵佳山一个农户之家,父亲霁堂,母亲洪氏,兄弟姐妹共六人,先生居五、五岁丧母,家道逆遭,每况愈下,生活拮据。为了生计,幼时出抚贺宅,在丁氏族校和长沙育才中学读书。 军旅历程 1923年冬,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筹办时...[详细]
丁亮 (1962- ) 创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湖南省长沙市人,1962年2月生。1979年9月考入长沙铁道学院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83年7月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分配到太原铁路分局工作。1984年8月考人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计算机应用专业,1987年7月毕业,获工学...[详细]
丁隆炎 (1931~) 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湖南衡阳一中。1950年参军,历任文工队员、助理员、创作员,成都军区高炮团俱乐部主任,康藏高原武工队员,四川省军区宣传处副处长、文化处处长。四川省作协副主席,省影协副主席。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详细]
丁秋生 (1913-1995)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13年10月生于湘乡县莲花乡一个农民家庭。少时家贫,外出讨米,流落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做童工,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多次参加安源煤矿工人的-斗争。1930年9月...[详细]
丁取忠 (1810-1877) 近代数学家,《白芙堂算学丛书》者和刊刻者。 清长沙县高塘岭北湖塘(今属望城县)人。字肃存,号果臣,一号云梧。嘉庆十四年十二月(1810年1月)生。近代教学家,《白芙堂算学丛书》者和刊刻者。 丁取忠少时博闻强记,喜步算。道光十二年(1832),开始习...[详细]
丁善庆 (1790-1869) 清学政,岳麓书院山长。 清清泉县(今衡南县)人。字伊辅,号自庵、养斋。生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幼年丧父,随母长期居住京城外家,遂寄籍宛平。道光二年(1822)应顺天乡试,中举人。翌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先后任国子监司业、詹事府右中...[详细]
丁麟章,1907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嘉义区横江村一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起入学读书四年,11岁时从师学篾匠。因师傅手艺平常,学艺不成,他又回家务农。 1926年夏,平江农-动兴起后,丁麟章兄弟五人一同参加了农协。1927年马日事变后,横江地区一片-,丁麟章在农民自卫队里执行监视敌人的任务,...[详细]
丁子人 (1933~) 湖南临湘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50年参军。历任小学教员,新疆工学院讲师,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新疆文联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新疆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1990年加入中国...[详细]
翟月卿 (1942-) 中共中央纪委委员,国家铁道部纪委书记。 湖南省东安县人,1942年9月生。大专文化程度。1962年参加工作。同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铁道兵某部战士、绘图员、团司令部作战股参谋、副股长、代理营长、团长。1979年后,任铁...[详细]
东荡子 (1964~2013.10.11) 原名吴波。湖南沅江人。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应征入伍。1983年转业后个体经商、教书、任等。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集《王冠》、《不爱之间》。相关院校: 复旦大学同年(公元1964年)出...[详细]
东虹 (1940~2002) 原名成葆彰,笔名成耕。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南师院附中。历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兽医、文工团创作员,《绿洲》部、主任、副主编,副编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协第一届理事、第二届秘书长、第三届副主席。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详细]
董维键 (1892-1942) 经济学家。 湖南省桃源县人,1892年5月10日生于桃源县仙洞乡一个中产之家。常德中学毕业后,基于“只有振兴工业才能救中国”的认识,考入湖南省高等工业学校。后公费留学美国。7年苦读,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20年学成回国。先后在长沙、...[详细]
段发富(1931.6—1982.11)男,湖南省宜章县人。1949年参加游击队,建国初,参加土地改革,1952年,参加司法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2月至1967年1月和1972年10月至1974年6月任县人民法院副院长,1974年7月任县人民法院院长。 他热爱司法工作,在法...[详细]
段华 (1953~) 笔名孟建。湖南华容人。中共党员。197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岳阳分院艺术系。1999年结业于湖南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班。1969年下乡插队。1977年起历任岳阳地区歌舞剧团创作员,地区戏剧工作室创作员,地(市)委宣传部干事、科长,岳阳市北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岳阳电视...[详细]
段苏权 (1916——199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事学院政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16年7月30日生于茶陵县尧水乡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随父参加农-动,任童子团队长。1930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1931年起,先后任少共...[详细]
杜高 (1930~) 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1942年参加抗日救亡演剧活动。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新少年报》文艺版主编,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政文工团创作组长,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剧协剧本创作室创作员,中国剧协-书记,中国戏剧出版社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书记,《当代电视》主编,中国文联...[详细]
杜国庠(1889-1961年)莲上镇兰苑村人,笔名有杜守素、林伯修、吴啸仙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杜国庠1907年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为同窗好友,后与李大钊等在日本东京筹组“丙辰学社”,进行反袁斗争。1919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是我国较...[详细]
杜屏 (19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总参谋部装备部部长。 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1915年2月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时受胞姐章蕴的影响,倾向进步。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总政治部-部干事兼俘管训练队队长、红军前敌...[详细]
方国南 (1915-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湖南省平江县人,1915年10月出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勤务员、宣传员、文书,红三军团连指导员,红三军团补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