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人物

丁德隆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丁德隆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丁德隆,字冠洲,辈名祖象,又名若望。1904年5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攸县高枧镇涵佳山一个农户之家,父亲霁堂,母亲洪氏,兄弟姐妹共六人,先生居五、五岁丧母,家道逆遭,每况愈下,生活拮据。为了生计,幼时出抚贺宅,在丁氏族校和长沙育才中学读书。
  军旅历程
  1923年冬,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筹办时,军政部派柳漱风等到湖南秘密招生,在长沙录取了100多人,丁德隆名列其中。到广东后先入大元帅府军政部教导团军士连当学兵。1924年春,丁德隆成为讲武学校第一期的学生。程潜出任攻鄂军总司令后,留在学校的第一、二期学生在陈明仁、李默庵等人的策动下,要求并入黄埔军校,丁德隆与左权到了廖仲恺家里反映情况,11月,丁德隆等158人编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
  1924年11月毕业后,丁德隆留校任校本部副官处少尉见习官,后任黄埔军校教导团第四团第六连中尉排长,参加第二次东征,在惠州之役中,身先士卒,身受重伤,送入广州东山医院治疗,出院后,任第五连上尉连长,后随军北伐。1927年9月26日,孙传芳的三个师乘大雾0长江,迅速占领南京以东的栖霞山、龙潭车站,27日,第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涂思忠)师部和六十六团在栖霞山遭孙部猛攻,战况吃紧,第六十五团团长李默庵派第一营营长丁德隆增援,打退孙部的多次进攻。在援军的支援下,于30日下午5时,-克复龙潭。
  1928年,丁德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六团团长。随后,丁德隆参加了第二次北伐和蒋桂战争。1929年12月1日,第五路军总指挥唐生智在郑州通电反蒋,率刘兴、龚浩两师和门炳岳的骑兵旅,沿郑州、许昌南进至驻马店地区,唐军的骑兵袭击第十一师陈诚的指挥所,丁德隆部增援将唐军骑兵击退。1930年5月,丁德隆随部参加中原大战,身负重伤。11月,丁德隆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黄杰)第六团团长。1931年,胡宗南在整编中将第一师独立第一旅旅长彭进之调为第一师副师长,独立第一旅旅长由丁德隆接替。1932年2月,杆首洪泰昌聚众2000余人,盘据泌阳东部山区。河南省主席刘峙令丁德隆率部进剿,洪部退据铜山顶凭险抗拒。丁部用迫击炮轰击,洪部全被歼灭。同年7月,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丁德隆率部在英山、麻埠地区与红军作战。10月9日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镇战斗中,将红军优秀将领红二十五军军长蔡申熙击伤阵亡。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大巴山区,建立以通(江)、南(江)、巴(中)三县为中心的革0据地。1934年春,胡宗南任第一师师长。同得夏,蒋介石调第一师第一旅旅长丁德隆、副旅长曾日晖率三团进驻广元。丁德隆因所部武器精良,十分轻视红军。红军乘其不备,分两路袭击广元,丁令副旅长曾日晖指挥一团守城,以另一团阻击南山红军,丁自己则率一团抢夺乌龙堡,红军居高临下,与丁部激战。丁部官兵畏缩不前,丁枪毙20多人亦无法前进半步。红军完成袭击广元任务后撤走,丁旅受到重创后,调回陕南汉中整顿补充。1935年1月,丁德隆独立旅接替了广元、昭化地区的川军防务,旅部率2个团驻防广元,1个团驻防昭化。22日,红四方面军发起广昭战役,俘敌800余人,缴获枪600余支。作战中,红25师副师长潘幼卿、红88师副师长丁纪才、红三十一军政委张琴秋牺牲。红一方面军北上时,胡宗南命令丁德隆旅沿涪江北岸西进,抢占松潘城,从平武到松潘300里,大都是高山峡谷,急流险滩,并有岷山主峰横亘其间,丁德隆旅与红军隔江而行,红军向丁旅射击,丁旅反击。胡宗南命令他不要与红军纠缠,不管官兵伤亡,不分白天黑夜,向松潘急进。如此,丁旅前进速度大为加快,甩掉南岸红军袭扰,越过涪江上游,翻越小雪山,抢先一步进入松潘,红-从毛儿盖北上。
  1936年初,第一师南调湖南镇摄三湘,威慑何键。4月,胡宗南升为第一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丁德隆升任第七十八师师长,下辖两旅,以廖昂、李用章分为第二三二、二三四旅旅长。不久,丁德隆部回驻陕西,丁任国民党军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第一路(总司令朱绍良)第二纵队(司令胡宗南)第七十八师师长,10月22日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驻山城堡一带,11月20日,丁德隆部进点山城堡,被同学左权击败,红军经过一天激战,全歼该师一个旅又两个整团,取得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第一次大捷。丁德隆受到撤职处分,以第一师副师长李文调任七十八师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攸县老家养伤的丁德隆受蒋介石电召,抱病重返前线,抗击日军入侵,率部参加上海保卫战、兰封战役和武汉会战。1940年在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以成绩第一名毕业后,当时胡宗南对第一军军长陶峙岳不放心,保荐陶为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刚好丁德隆在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以第一名成绩毕业,胡想让丁长第一军,向蒋介石保举,6月15日,蒋介石特任丁德隆为第一军军长。次年5月25日,丁德隆出任第三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七军军长。1942年6月25日任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4月20日,丁德隆升任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辖第六十六、第八十三军和新编第七军。1945年3月8日晋任中将,并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中央训练团将官班主任、副教育长。同年5月,丁德隆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丁德隆专任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主管军官训练工作。1946年秋,丁德隆出任西安绥靖公署干部训练团副团长。
  1949年5月,第十六绥靖区改编为第十一兵团,霍揆彰任司令官,丁德隆任副司令官,下辖九十七军(军长蒋当翊)和第一0三军(军长王中柱),6月12日,改编为湘鄂赣边区绥靖总司令部,霍揆彰任总司令,丁德隆仍任副司令。1949年冬,丁德隆到台湾后,任“-”中将参议,受训于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二十—期,被递补为“-”工人团体代表、并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
  1991年元月1 日,丁德隆和邓文仪等100多位退役将领发起成立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丁任监察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96年2月24日,丁德隆病逝于台北,终年93岁,葬台北-示范公墓。
  人物著作
  晚年退役弃政,潜心研习道、佛、儒、耶各教之哲理,擅长篆、隶、楷、草各体书法,并有绘画技能,曾在台北举办过个人书画展。在著作方面有《大同大道》、《易经原理》、《心物一元观》、《道性真理》、《天人合一》、《自然循环定律》等著述付梓。
  相关事件
  山城堡之战
  丁德隆与左权同时进入广州的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同年11月,又一起转入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六队,既是湖南老乡,又是同学。
  1935年11月,丁德隆升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第一路第二纵队第七十八师师长,“围剿”陕北红军。11月20日,丁德隆部进点山城堡,红军决定在山城堡伏击丁德隆部。战前,左权以同学名义给他写信,劝他以民族大义为重,泯息内战烽烟,携手抗日,以免玉石俱焚。丁德隆对左权的好言劝告置若罔闻,反而回信左权,要红军放弃阶级斗争,卷起苏维埃旗帜。21日,红军突然向从山城堡东出的丁德隆师发起攻击,将他们大部压迫在山谷中,经过一天激战,全歼该师一个旅又两个整团,取得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第一次大捷。后来,丁德隆在战斗详报中不得不承认彻底败在了他的老乡、老同学的手下。他讲道:此战“损失极重,混乱不堪”,“以现计约损失三分之二以上”。山城堡战斗后,丁德隆被蒋介石撤了职。
  哭灵事件
  抗日战争胜利后,丁德隆专任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主管军官训练工作。1945年底,国民党开始整编军队,把军整编为师,师改为整编旅,编余军官无论将级还是校级,分别编在西安、重庆、南昌、芜湖、武汉、杭州等12个军官总队内。1946年春,从各战区陆续集中将领张际鹏、贺光谦、张君嵩等300多人到中央训练团,为中将、少将团员,每月仅发120斤大米,生活十分窘迫。1947年2月中旬,黄埔一期同学陈天民病逝,张际鹏、钟焕全等50多位同学决定为他举行公祭,3月19日上午10时,300多将领身穿将军服,胸挂勋章,齐集灵前,由丁德隆主祭,他要大家振作革命精神,守住军人气节,决不轻举妄动,以负先总理的期望。与陈天民妻握别时,陈妻大哭,多数人亦哭,酿成震惊中外的哭灵事件。蒋介石大骂陈诚,陈诚召集黄杰、何应钦等议定:50岁以下军官改为文职,到地方任职,40岁以下入陆军大学深造,50岁以上则遣散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