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植 [公元1902年-1927年,革命烈士]

  • 杨昭植,1902年11月19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泉塘冲柏树屋场的一户贫民家庭。在杨昭植出生之前,作为穷困潦倒的晚清秀才的父亲杨孝皋,即匆匆别世而去。杨昭植从小寄养伯父家,8岁至14岁在楚山高小勉强读完小学后,即因生计所迫,辍学回家,开始挣钱糊口。 1921年秋,湘潭县立中学增设师范班,不...[详细]

杨正治 [公元1896年-1971年]

  • 杨正治(1896--1971)中将。土家族,字安铭,湖南桃源人。1966年4月16日获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2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3期毕业。1919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上尉分队长,1920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复校筹委会委员,1921年6月,张鸿绪...[详细]

杨子达 [公元1892年-1930年,革命烈士]

  • 杨子达,1892年生于湖南省宜章县城南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2岁才上学,读了八年书之后,就去谋生养家糊口。但多年的努力,却没有给他带来富裕、安康。 社会的黑暗使他渐渐从迷惘中醒悟过来。共产党员高静山热情为他指路,使他30多岁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为穷苦大众干事谋利益。1924年6月,...[详细]

严威 [公元1902年-1927年,革命烈士]

  • 严威,1902年生于湖南衡阳县车江镇(今属衡南县)。他原名严福临,1926年参加农会时他改名严威,言下之意,现在是穷苦人扬眉吐气、大振威风的时候,要显一显穷人的威风,长一长穷人的志气。 严威家境贫寒,靠父亲严德云摆小摊子度日。幼年时得伯父的资助,他读了四年私塾。生计所迫,年龄稍大便辍学回家,...[详细]

姚炳南 [公元1898年-1928年,革命烈士]

  • 姚炳南,1898年5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山口乡木茶村一个农民家庭。他7岁开始读私塾,17岁前后,受到一些进步思想影响,开始萌发反帝反封建的思想。1915年,当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签署-的“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到学校时,姚炳南义愤填膺,与同学们组织声讨会,控诉袁世凯-求荣的可耻行径,会后又到县...[详细]

姚鉴雪 [公元1902年-1927年,革命烈士]

  • 姚鉴雪(1902~1927),女,清光绪二十八年生于沅陵县浦市镇(现属泸溪县),后举家迁居沅陵县城北门上。 民国7年(1918),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次年,举国声讨北京政府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罪行。鉴雪和同学们上街--,高呼“惩治-贼!”“废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详细]

叶振宇 [公元1906年-1937年]

  • 叶振宇(1906-1937),原名震宇,字愈淦,汝城县城郊乡锦堂村叶家人。自小聪明好学,高小毕业后,考入长沙市由汝城人胡兆麟创办的半工半读中学读书,肄业一年,满怀反帝爱国豪情,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任见习军官。由于机智勇敢,带兵有方,屡立战功,不久升任步连连长,驻兵于赣南、吉安、樟树...[详细]

易法琛 [公元1890年-1933年,革命烈士]

  • 易法琛,1890年4月生于湖南省石门县白洋湖乡易家桥村。父亲易善宝,清末秀才。他小时随父课读,后又拜师习武。 1916年,易法琛到常德国学馆学习3年,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回家后,他在附近孔家庙、七里庙、文家殿等小学任教。平日喜与农民交游,对豪绅则不留情面。1920年冬,他曾在白洋湖易氏宗...[详细]

易礼耕 [公元1906年-1928年]

  • 易礼耕(1906-1928)湖南湘乡人,广州农讲所第五届毕业。大革命时期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任秘书,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3月被敌人杀害于广州。 ...[详细]

殷顺存 [公元1894年-1929年]

  • 殷顺存,株洲县群峰公社人,一八九四年生,曾任农村进教师。一九二五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任湘潭东二区农会秘书,与谭惠等领导区协的斗争。 马日事变后,劣绅黄容结子破坏农会,他与毛福轩支持群众,把黄押到雷打石附近的白沙洲镇压了。 十万农民攻打易空湾时,顺存与谭惠领导当地工农义勇队前往攻打...[详细]

尹子韶 [公元1896年-1938年]

  • 尹子韶(1896-1938)字美五,永兴悦来乡南桥尹家村人。 1920年,尹子韶高小毕业,考入衡阳船山中学。1922年结业回家,在油麻廉溪书院任教,他经常鼓励学生奋发读书,做一个有为青年。1924年,在县城高等小学担任体育、地理教师,常到城郊找农民促膝谈心,问寒问暖。 1926年,“五卅...[详细]

易钊泉

  • 易钊泉 男,汉族,1982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湘潭市第一批支援湖北省黄冈市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参与设计、改造了集中收治点的重症及危重症病房。先后组织抢救10次,开展了139次床旁超声...[详细]

易足三 [公元1899年-1930年]

  • 易足三同志,于1899年11月15日出生于株洲县漂沙进公社油圳大队进湾生产队(原醴陵北二区傅家老屋)。父亲亲镜心,世代贫寒,田无升合,房无片瓦,傅家老屋的住房还是向家族中祀会租用的。后来在亲友们的资助下,在醴陵东门开设了一间小客店,还替别人做些禀帖,以维持一家生活。他的母亲袁氏是个善良勤朴的妇女...[详细]

游玉圃 [公元1889年-1940年,革命烈士]

  • 游玉圃,1889年生于湖南省澧县中武乡。毕业于澧县中学,后去武汉求学,由于家贫辍学回乡,1917年执教于涔阳高小。新思想、新文化激起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而社会的黑暗和政治腐败,又使他心中充满不平和愤恨。五四运动影响所及,乡村小学师生也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他倾向进步,倡行民主,成为农村革命的文化人...[详细]

袁伯霖 [公元1939年-2007年]

  • 袁伯霖(1939-2007),生于湖南耒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江苏省江阴市),在长沙、郴州度过了童年、少年。受父母薰陶,他从小喜爱诗词歌赋。父亲在郴州森工局从事财务工作,1956年8月,袁伯霖进入湖南省森林工业干部学校进修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资兴林区工作,从此他与林业、森林、绿色结下了不解之缘...[详细]

袁德喜 [公元1900年-1931年]

  • 袁德喜,别名金标,1900年6月22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二区(今属株洲县)团山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四人中他最小。父亲袁树木,早年务农,以后带着全家到安源路矿做油漆工。因父亲收入微​​薄,难以养活一家六口人,所以袁德喜9岁就去工棚看守材料,12岁学做泥工。生活的艰难,迫使这位正值读书年龄的苦...[详细]

袁福崇 [抗日英烈]

  • 袁福崇(?--1942.6)湖南宁乡人,追赠少将。陆军第十六师师上校参谋处主任,1942年6月于浙赣会战中,16师于信安江遭日军重创,残部退守衢州,继又奉命突围至浦城整补。此役在衢州发生过两次较大的战役,1942年6月2日至6日五昼夜的血战,袁福崇壮烈牺牲。1942年6月追赠少将。 2015...[详细]

袁三汉 [公元1904年-1928年,革命烈士]

  • 袁三汉,1904年5月生于湖南省资兴县桃源乡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就读于资兴郴侯学校、县立中学、衡阳省立三中。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青年学生这个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最早接受了进步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参加了不同形式的进步斗争。袁三汉受到湘南 革命斗争的积极影响,在反帝爱国宣传活动、编演革...[详细]

袁贤瑸 [公元1901年-1938年]

  • 袁贤瑸(1901-1938),字镇邦,号银善,汝城县井坡乡云先村营田人。高小毕业后,在邻村古塘教书。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为1团1连学员。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第十四师营长。1931年调王敬久第八十七师任营长。1932年参加上海“1.28”抗战,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不久,升任副团长。1...[详细]

袁子让 [明][明代音韵学家]

  • 袁子让(生卒年不详),字仔肩,号七十一峰主人。郴州(今湖南省郴县)人。明代音韵学家。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授嘉定知州,转知眉州,政绩卓著,升兵部员外郎。精于等韵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撰成《字学元元》10卷,传于世。详疏无名氏《四声等子》所载等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