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株洲市>

袁德喜

[公元1900年-1931年]

袁德喜为[公元1900年-1931年]

  袁德喜,别名金标,1900年6月22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二区(今属株洲县)团山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四人中他最小。父亲袁树木,早年务农,以后带着全家到安源路矿做油漆工。因父亲收入微​​薄,难以养活一家六口人,所以袁德喜9岁就去工棚看守材料,12岁学做泥工。生活的艰难,迫使这位正值读书年龄的苦孩子,过早地体尝辛酸,分挑家务重担。
  1921年冬,毛泽东同李立三来安源考察并开办工人夜校,袁德喜参加了夜校的学习,他认真听课,从中逐渐地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1922年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他又积极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9月,刘少奇、李立三领导发动了安源大 ,他站在斗争的前列,并以办事公道享誉工人之中。如俱乐部派他去看守被封闭的资本家盐仓时,他的一个堂弟想拿点盐去换钱,被他断然拒绝了,说这些盐都是要归公的,谁也不能随便拿。
  1925年10月16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副主任黄静源被反动当局杀害,并不准收尸。他一身是胆,毫不惧怕当局的威胁恫吓,带领几百名工人来到黄静源遇难处,焚纸鸣炮,含泪致祭。1926年9月,北伐军占领萍乡县城。他奉命带领20名矿工和10名铁路工人,组成交通队,随北伐军进攻南昌。1927年初,他回到安源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长沙马日事变后,湘东各县党组织普遍领导了武装斗争,袁德喜积极投身斗争,作战勇敢。他先是参加了刘昌炎、罗学瓒等组织领导的湘东赣西一带的工农义勇军,并随部队进军长沙,在易家湾与反动军队许克祥部进行战斗。当义勇军奉命撤退时,在株洲附近的白鹤仙又与反动军队遭遇,终因敌众我寡,不得不退至安源。这时,萍乡的国民党军队正大举向安源进攻,刘昌炎等4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牺牲。他同晏福生、刘先胜等工人党员,在安源地委领导下,带领工人依托矿井坑道,与敌人战斗了十多天,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存了一批革命骨干。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他和妻子胡玉珍一起参加了起义队伍,随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先后攻克醴陵、浏阳县城。因胡玉珍带着小孩行军不便,他将她们安顿在均坝乡湾塘村,而自己仍随军战斗。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在浏阳突围中被打散后,他只好回到醴陵,受党组织派遣仍回安源坚持地下斗争。这时,他改名袁金标,参加了中共安源市委组织的12月11日的起义。起义失败后,国民党第三军第二十六团进驻安源,残酷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他被迫转到附近农村坚持斗争。
  在残酷艰苦的斗争中,袁德喜立场坚定,意志坚决,义无反顾地跟随党,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1928年4月,在移驻安源的中共湘东特委的领导下,他参与恢复和发展安源党组织和工会的工作。8月,特委机关因遭破坏而撤出安源,他和几名党员仍坚持工作。当安源有两个支部恢复时,他担任了其中一个支部的书记。1929年9至10月间,安源党组织恢复与湖南省委的联系后,他按照省委的指示,提出“要求增加伙食费”、“恢复工人俱乐部”、“恢复工人俱乐部时代的一切待遇”、“按月发工资”、“发清欠饷”等要求,在工人中进行秘密串联,组织工人为实现上述要求进行 ,配合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斗争。1930年,当红六军来到赣西,发动湘赣边军民举行“红五月”大暴-动时,他被党组织指定负责惩治叛徒的工作。5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他带领袁月楚等四人,手持短刀,冲进叛徒郭子云的姘妇家里,一把将郭子云从床上拖下来,宣布罪状,立即处死,大大震慑了敌人。
  5月16日,黄公略率红六军攻下安源,全歼敌人一个营,缴枪400多支;同时消灭了矿警队,缴枪100多支。袁德喜奉命组织了100多人的安源工人纠察大队,何桂兰任大队长,他任指导员。他还发动组织500多名工人参加红军队伍。红六军撤走后,他带领工人纠察队第一、三中队到萍乡附近打游击(二中队去醴陵游击)。6月19日,他率纠察队配合红军再次攻打安源,一举围歼留守安源的国民党军队。战后,又有上千安源工人参加了红军。
  红军从安源撤走后,敌靖卫大队长廖洪章到处抓人捕人,向安源工人-倒算。袁德喜领导工人武装,与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带领工人纠察队100多人,转移到安福、莲花一带山沟里开展游击斗争。他经常乔装改扮,外出侦察敌情,揪住机会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有一次,他打听到敌保安团正在南坑清乡,就带领队伍埋伏在离南坑不远的磨头一带山上,然后自己挑着油篓,直奔南坑,前去诱敌。他在南坑五拱桥踫到几个团丁,即向他们报告说,自己在磨头看到有六七个人藏在一个山洞里,还若有其事地说有两个人出来盘问过自己。当团丁要他带路,前去捉拿游击队时,他勉强表示同意,将团丁带进游击队埋伏的山坳,然后趁机溜走。这次战斗,团丁头目被击毙,其余举手投降,共缴获步枪11支,手枪一支。
  1930年秋,萍东、萍北苏区和游击区不断扩大,人口达到20余万,约占全县人口的一半。萍乡县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大安里召开,袁德喜当选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9月24日,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从长沙撤退后,抵达安源。在第二天晚上召开的干部联席会议上,决定恢复安源总工会,指定袁德喜、苏春城等七人为总工会负责人,袁德喜任委员长。这一次,安源又有1000多名矿工、农民、学生参加红军。
  1930年10月,袁德喜带领队伍活动于丹红一带,袭击敌人的守望队、靖卫团。12月,因主力红军全力投入反击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他只能率游击队孤军作战,不幸被萍乡保安四大队包围于南坑附近山区。敌人放火烧山,许多队员壮烈牺牲。他率队突围时,队伍又被打散。他一时找不到失散的队伍,只好潜回老家暂时隐蔽,并设法寻找党的组织。
  袁德喜回到湾塘,与妻子女儿久别重逢,悲喜交集。为了遮人耳目,躲避敌人的追捕,他躲到附近一间茅草屋里,但仍被醴陵北二区关王庙团防局的密探侦知,于1931年3月下旬的一天傍晚被敌人逮捕。第二天他被押解县城,旋又押解长沙。国民党省清乡督办署多次严刑拷问,逼他交出党的组织和游击队情况。他守口如瓶,坚贞不屈,始终未讲出半点实情,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1931年4月4日,他在浏阳门外英勇就义,时年25岁。
  (湘烈办)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张洪万 (1900~1934)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卓崇德 (1900~1931) 浙江省宁波奉化
张云峰 (1900~1928)
邹资生 (1900~1929)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
张昌岐 (1900~1927)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
+ 更多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
卓崇德 (1900~1931) 浙江省宁波奉化
郑佑之 (1891~1931)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
曾莱 (1899~1931)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
冯宪章 (1908~1931)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
陈元达 (1911~1931) 浙江省绍兴诸暨
刘平衡 (1901~1931)
+ 更多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