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年 (1662-1723) 清知府,河道总督摄总漕事,武英殿编修。 清湘潭县人。字沧州。康熙元年(1662)生。三十年(1691)进士,授浙江西安县知县。时值兵灾之后,户口-,豪强多兼并民田。鹏年清丈土地,归田地于民,奏-清廷减轻赋税,使-归里复业者数千户。经河道...[详细]
湘鄂谟边特委委员,石门苏维埃主席。 陈奇谟,1901年7月生于磨市镇商溪黄龙岗村陈家坪。5岁多时,向塾师求学一年,以后在家跟着父亲攻读诗书。1918年考进磨岗隘高等小学第五班。1921年进人石门县立中学第九班学习。1925年考人湖南省立二师。 “五卅惨案”后,陈奇谟参加了学生救国义勇队,...[详细]
陈盛韶(1775~1861),字晓亭,又名赓飚,号澧溪。乾隆四十年二月出生在安福县北龙池堰附近一个农民家庭,排行第三。道光三年(1823)中进士,历任福建建阳、古田、仙游、诏安知县,兴粮厅、葛玛兰通判,邵军、云霄、鹿港厅同知。他每到一处,都有政绩。闽南民众,常为婚事发生械斗,他一到任,便颁发...[详细]
陈寿山,名忠猛,1902年1月9日生于夹山镇官渡桥两合村。1912年正月,启蒙于当地私塾。1917年春考进石门县立中学。1920年中学毕业后回乡开办私塾,教授贫若学生。1924年,陈寿山考入黄埔军校,同年12月辍学返湘,投奔贺龙部下。1926年9月进入澧州政治讲习所学习。1927年2月中旬,贺龙...[详细]
襄谟字赞元,石门竹溪水晶庙村人,生于光绪壬寅(1902)年二月十一日子时,1954年4月卒于常德。 襄谟自幼聪慧好学,就读于本族私塾。年稍长,便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始授上尉连长,履职仅一年即升任少校营长,越二年,升为中校团长,1928年初任澧、常、桃石镇守使,晋升上校军衔。...[详细]
清咸丰年间,在华夏大地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一时间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数十省的劳苦大众和教友揭竿而起,以摧枯拉朽之势,震撼着清王朝的统治。地处湘西北的石门也遥相呼应,数万名仁人志士于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二十八日在仙阳樱桃岗起义,声震湘鄂,其主要盟主就是陈绪儒。 一、聪慧过人,侠肝义胆 ...[详细]
陈早春 (1935- )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 湖南省邵阳县(今隆回县)人,1935年7月出生于邵阳县金石桥乡一个贫农家庭。解放前小学毕业。解放后,他得知当地中学有助学金前去应试,以一篇古文交卷得到学校的赏识,后以优异成绩拿到奖学金,继续求学。1956...[详细]
陈振亚,原名陈苏,1903年出生于石门县商溪乡龙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求生糊口,12岁就到财主家当牧童。他用伺候少东家读书时偷学来的文化,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十分敬佩书中英雄人物,对眼前奴隶般的生活逐渐萌发-意识。 15岁那年夏季,他利用雷雨天气需抢收禾场上稻谷的机会,密...[详细]
仇亮(1879-1915)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南京国民政府陆军部军衡司司长。 湘阴县人。原名式匡,字韫存,号冥鸿。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16,补博士弟子员。及冠,食廪饩。旋肄业求实书院,究心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之学,民族思想油然而启。二十九年(1903)二月,留学日...[详细]
覃道善,别号仲明,壶瓶山镇平东青山溪人,1904年生。先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后,又在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期学习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十一师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八师五十二旅旅长、第七十六师副师长。1943年冬任第十八军第十八师师长。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第一、...[详细]
一个拇指般大小的“优盘”,存储容量可达4千兆,相当于传统软盘的几千倍;酷似打火机的“优信通”,可以实现PC机、掌上和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的“无线上网,永远在线”;小巧的多功能MP3播放器,可存放1万多首歌曲,具备长达8小时的数码录音功能;全球首创的“无线宽带网关交换机”,可以单机实现253台电脑之间...[详细]
几百年来,石门土民一直传颂着邓轱牛布阵御寇、保境安民的故事。 邓轱牛,是百姓对邓均忠的戏称。他字天衢,元末生于石门皂市。公孔武有力,善用智谋,德高望重,颇有贤声。元至正十二年(1352)峒长向思永率队来劫乡邑,均忠获悉,立即组织乡丁奋力拒守,使百姓安然无恙。越两年(1354)向思永又与石门峒...[详细]
邓尚蟪(1739~1815),字元灵,名瑞龙,号涔阳,乾隆四年出生于安福县北乡。幼年孤苦贫寒,八岁丧母,二十失父,与祖母相依为命。他秉赋高,能过目不忘,先人所有藏书皆被读遍。听到缙绅家藏有古籍,必借阅苦读,并不惜功夫,将书抄录,经他手抄的书不下数百种。性沉静,终日危坐,博览群书,特别精通《周易...[详细]
邓显鹤,字子立,号湘皋,时人称湘皋先生。县东下渡村(今娘家乡梓木冲)人。清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778年1月14日)生,著名学者、文献家。 鹤自幼聪慧,8岁能诗,18岁以县试第一应督学试,补县学弟子员,次年,补廪膳生员。因家票养,“甫冠授徒安化龚氏”。清嘉庆九年(1804)应乡试,中甲...[详细]
丁默村(1901—1947),又名丁勒生。出生于今湖南省常德市城区大高山街一个裁缝兼裱画店的家庭。“五四”运动席卷常德时,他在省立二师附小读书,加入“常德学生联合会”,进行革命活动,次年考入省立二师。 民国10年(1921)秋,丁默村去上海,结识施存统。旋由施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与...[详细]
段德昌 (1904—1933) 红六军军长,革命烈士,军事家。 湖南省南县人,1904年8月出生于南县九都山乡九屋厂。幼年丧母。父亲早年留学日本,后长期在外当小职员。由祖母抚育成人。青少年时期在当地读书,后考入长沙读中学。受进步思想影响,热心参与反帝爱国-。1924年去华容县...[详细]
杜心武(1869~1953)武术家,又名星武,字慎媿,号儒侠,道号"斗米观"居士。湖南省慈利县人。家世业儒。自幼文武双修,9岁拜师从严克习文练武;后又从数名拳师习少林拳械与鹰爪拳、梅花桩以及运气站桩等,13岁时已有武名。后从四川峨眉异人徐霞客(又称徐矮子)习自然门武艺8年,尤精此艺。自然门技击拳...[详细]
冯子振 (1257-1314) 宋元之际诗人。 宋元时期攸县人。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瀛洲客。后迁湘乡。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约卒于元延祐元年(1314)。 元至元、大德(1264~1307)年间,曾任承事郎、集贤殿待制。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详细]
高文华(1905-1994),湖南省委书记,国家轻工业部副部长、水产部党组书记。 原名廖剑凡,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资阳区)人,1905年出生于益阳县长春乡。其父廖若冰是小学教员、同盟会会员。少时在豆腐店、杂货店当学徒。1918年到长沙光华电灯公司当工人。1922年秋,参加湖南自修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