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国(?~1866)字咸临,长沙人。早年人湘军,清同治元年(1862)随曾国荃沿江东下,屡克要隘,官至参将。次年攻破江宁郊区上方桥、江东桥太平军营垒;又会合水师夺取九洑洲、印子山等据点,晋副将。进攻江宁时,冒弹雨抵城下测量,为开掘地道提供数据。城陷,记名提督。同治五年在德安镇压捻军,罗家集之役...[详细]
夏安邦(安乡硪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夏安邦,男,59岁,安乡县文化馆副馆长,音乐专干,三级作曲。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常德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安乡县音乐家协会主席。 1963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音乐专业与群众文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经常深入农村及水利...[详细]
向构父(1879~1972)名瑞释,字肯生,宁乡县人,清光绪五年(1879)生。早年就读于湖南时务学堂,与蔡锷同学,从事反清活动。三十一年与黄兴共谋起义,事败,东渡日本留学,与孙中山相识。武昌起义后回国,在上海创办《东方日报》、《上海民报》等报纸。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他撰文清殊筹安六君子,...[详细]
向汉光•湘西土家族民歌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向汉光,男,土家族,高中文化,1942年12月出生,湘西州古丈县红石林镇(原茄通乡)先锋村人。先锋村是彭、向、田姓土家族的聚居地,土家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村邻日常用语为土家族母语,人人能跳摆手舞,个个会唱土家语控土锣鼓...[详细]
向恺然(1890~1957),原名向逵,笔名平江不肖生,祖籍平江县瓮江镇,出生于湘潭。6岁入私塾,后跟私塾老师学巫家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实业学校,学习土木建筑工程。二十九年,因读陈天华著的革命书籍《猛回头》,被以“违禁偷阅‘逆乱’之书”的罪名开除出校。三十一年,经上海...[详细]
向荣(辰河高腔) 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向荣七岁起就随祖父学唱辰河戏,九岁进班唱戏,以后慢慢地戏路拓宽,并逐渐掌握了较多的剧目和曲牌。辰河戏中的高、低、昆声腔曲牌大都会唱。五七年在泸溪剧团任教时,将自己所学得的曲牌,剧目,以及各行当的表演技巧,全部传授给团内的演...[详细]
向贤德(1904~1977)字毅安,宁乡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生。1928年留学德国,入柏林高等工业大学习化工。1928年回国,任齐洮(齐齐哈尔至洮南)、齐克(齐齐哈尔至克山)两铁路局材料处长。1931年任工业标准委员会主任秘书。1945年赴纽约参加联合国研究成立国际标准组织。同年10月...[详细]
向行钢 茶山号子 向行钢,男,瑶族,1969年9月14日出生,辰溪县苏木溪瑶族乡苏木溪村二组人,农民,小学文化。1982年,毕业后在家帮助父母务农,扎根在这偏远的瑶乡,从事体力劳动为生。受父辈们影响,自懂事以来就开始学唱瑶乡绝技茶山号子、山歌等,由于天生好嗓子,又得其父向仪其嫡传,后拜师...[详细]
向隅 (1912~1968) 向隅,长沙人,1912年生。自幼爱拉二胡和吹笛子,中学时学过钢琴,1929年考入上海劳动大学,1932年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科学习,师承黄自学习和声与作曲,并随租界工部局管弦乐队首席小提琴家法利国学习小提琴。1934年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35年...[详细]
向云淼(土家族梯玛神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向云淼,男,土家族,1929年生于永顺县芙蓉镇发树村,不识字,5岁起随父辈学做梯玛,13开始独立掌坛,至今已有70余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地道土家农民,在梯玛主持活动中,能熟练地用土语演唱,不光有较好的表演技能,而且精通...[详细]
向佐绒(桑植民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向佐绒,女,土家族,中共党员,1958年6月出生, 1976年参加工作,张家界市政协委员,省音乐家协会声乐委员会理事、张家界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享有“湘西民歌皇后”的美称。 1958年6月出生于桑...[详细]
蹇先为(1911-1932)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在长沙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下半年参加工农红军,历任宣传员、士兵委员会主席、书记员、共青团鹤峰县委书记、梯队参谋长,中共湘鄂边特委巡视员等职,是我党我军的优秀干部。 ...[详细]
肖崇道(1882~1954),字名扬,湘阴县青潭乡人。清宣统元年(1909)加入同盟会,二年任汉寿县知事兼司法官。辛亥革命前夕,辞职抵长,响应武昌首义,参与占据军装库;配合焦达峰进攻府署,将清统领黄忠浩抓获斩首。民国1年任桃源县知事兼司法官,后任宁乡、平江审判庭长。5年后任平江、芷江、大庸、麻阳...[详细]
萧怡丰(1885~?)派名敷泳,字叔琴,号陶庵,世居长沙东茅巷,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数代业盐,家财富有。平生极喜收集古籍,累积数十年,藏书逾十万余卷,藏书室日“敬业斋”,编有《敬业斋存书目》,录所藏经、史、子、集、丛五部870余部,大多系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及明清抄本。萧怡丰卒于民国年...[详细]
萧国生 (1916~1939) 萧国生,原名让江,洲阳县淳口圾杨柳冲人,1916年6月生。5岁人进善初小,毕业后无力继续升学,得进步教师萧伦吹资助人束氏高小。萧伦吹喜其聪明好学,常将他带在身边,辅以文化知识和革命理论,师生情谊甚笃。 1930年7月红军攻占长沙,浏阳革命形势好转,萧伦...[详细]
萧河清(1838~1864)善化人。少人湘军,转战鄂、赣,累官至游击。清同治元年(1862)从多隆阿援陕西,攻占紫荆关,旋回援湖北,在襄河胜太平军。复人陕,屡破回民起义军营垒,升副将。三年,随军攻破渭河两岸起义军,以总兵记名。又破十三村、长驼湾、毛家淘、横水沟等地起义军,攻克周至,俘获义军贤王蓝...[详细]
谌晓辉(常德丝弦) 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谌晓辉,1971年向丝弦老艺人代望本学习,拜他为师,掌握了常德丝弦基本唱法,又排演了不少常德丝弦剧目,经常参加全国、省、市调演。 1973年招入小演员10名,先后对龙赛帘、林红、黄祖义等3人传授了常德丝弦基本演唱技法...[详细]
萧健 (1920~1984) 萧健,别名积健,长沙人,1920年生。1944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研究生院物理学硕十学位,留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任教。 1950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实验物理部副主任。19...[详细]
萧靖甫(1918~1983),原名蓝柱林,华容县塔市驿镇人。1930年7月参加工农红军,1934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宣传员、班长、连指导员、团俱乐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二○师三五八旅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西平鲁、大同、左云县公安局局长,绥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