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德(1909~1990),又名令欧,后改名文,平江县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历任国民党军副旅长。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少将高参。民国33年任伪长沙自治筹备处处长。次年任伪长沙市市长。日军投降后,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后“保外就医”,1949年去香港。 同年(公元1909年)...[详细]
唐文斌,坪上镇黄珠村人,1928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50年于西南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飞机生产和研制。曾任贵州飞机厂厂长兼总工程师、贵州基地飞机生产指挥部总工程师、贵州飞机公司经理兼党委副书记、贵州飞机公司和贵州航空工业管理局科委主任、高级顾问等职。1982年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19...[详细]
唐文泰•洞口墨晶石雕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唐文泰,男1938年1月出生。1956年5月进入洞口县工艺厂开始从事雕刻工艺,从师名艺人——雷桂云学石雕。1959年3月与工艺厂几位师傅在长沙雕刻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潇湘八景”。1961年被单位派往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进修一...[详细]
唐湘音·昆曲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唐湘音,1942年6月生于湖南省嘉禾县。1957年考入嘉禾县昆曲演员训练班学演湘昆剧,向湘昆名宿肖剑昆、匡升平等先生学了《连环记》及《八义记》、《义侠记》的全本,《激秦·三挡》、《三闯·负荆》等湘昆剧目。 1960年调郴州专区湘...[详细]
汤学成 (1897~1935) 汤学成,又名学诚,化名孔庆仁,浏阳县达浒长益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1924年他与妻弟聂逸仙在达浒开设司德堂药店,后以此为联络点,助舅父、共产党员黄建国等开展党的秘密活动,并于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北伐军人浏阳,他投身...[详细]
汤一中(1819~1871)字子惠,长沙人。与兄汤蠖、弟汤彝皆有名于时,人称“三汤”。博学工诗,尤擅书法,摹古篆隶,得其深拙之气,草章亦称善。又擅刻印、善绘画,不轻与人交。同治年间(1862~1974)修《湖南通志》时,受聘典校金石文字,未赴任卒。 ...[详细]
唐有壬 (1894~1935) 唐有壬,名林,浏阳县枨冲人,唐才常次子,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1913年赴日本庆应大学理财科学习,1919年学成归国,应聘于中同银行主持经济调查室。其间,他曾任关税会议专门委员,在《裁厘及抵补》一文中力主关税自主。1925年,受聘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详细]
唐源邺 (1886~1969) 唐源邺,字李侯,小字蒲慵,号醉石,别号醉石山农,晚号蕉鹿翁,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于善化县龙喜(今属长沙县黄兴镇)。少随宦居浙,喜书法篆刻,后技益精进,逐渐成为中国著名浙派篆刻家兼书法家和碑帖鉴赏家。光绪二十九年他参与创建杭州西泠印社,继续发扬浙派艺术...[详细]
唐巽泽(1911—1968),原名永济,湖南湘潭人。1931年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在杭州虎林中学任总务主任兼教员。1932年秋在浙江省建设厅任合作事业股股长、合作事业室主任、第二科科长等职。1938年1月,赴省战时经济实验县龙泉县任县长。在中共龙泉县委的支持下,发表施政纲领,动员组织民众,进行抗...[详细]
唐正才(?-1863) 太平天国官员。湖南祁阳人。原以贩运木材、粮食为业。1852年冬运米去湖北时,在岳州遇太平军,遂入伍,被杨秀清任命为典水匠,职同将军,统辖船只。同年冬,参加从岳州到武汉的水上 ,进攻汉阳、汉口。12月24日,他设计架设从汉阳到武昌的两道浮桥:一从鹦鹉洲至白沙洲,一从南岸...[详细]
谭敬承(?~1536) 长沙人。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中武进士。初官长沙卫守备,后调山西。修古北口边城有功,升郧阳参将。因镇压贵州少数民族起义,升贵州总兵。嘉靖十年( 1531)辞官归里,嘉靖十五年卒。善作诗,工书法。著有《按剑集》、《行边草》、《清美堂集》。 ...[详细]
谭旷(1900~1931),原名振鹏,字辉梅,号昌逸,原籍益阳,后迁居华容县北景港。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化装离开广州回到华容。1928年3月,由于叛徒告密,南县、华容县党团组织遭到破坏,他机智逃脱。1929年,与鄂西特委接上关系并留特委工...[详细]
谭千秋(1957—2008),湖南省祁东县人,中共党员。 1982年参加工作,生前系东方汽轮机厂所属东汽中学学生工作处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中逝世,媒体报道4名学生在他的保护下生还。 被追授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英雄等。 2009年...[详细]
谭奇书•湖南杖头木偶戏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谭奇书,1941年出生,现年70岁,1957年参加工作,毕业于湖南省戏剧学校,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协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进入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后,师承湖南杖...[详细]
谭秋吟(1909~1931),华容县洪山头镇人。1926年夏,华容县第一个区农民协会在明碧山成立,被选为区农协联络员。同年秋,考入广州黄埔军校。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军校大肆“清党”,他毅然离校返乡。9月,参加华容年关-和夺枪斗争。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初,明碧山游击大队长...[详细]
谭胜达 (? ~1875) 谭胜达,字榛举,长沙县人,生年不详。清咸丰六年(1856)投湘军霆字营,随鲍超与太平军作战,历小池口、麻城、黄安、太湖、宿松、石牌、黟县、丰城诸役,以功由行伍擢升至副将。十一年,他参与双港之战,攻克铅山,击败太平军李秀成部,赐号协勇巴图鲁。 同治元年(...[详细]
谭世勣(1073~1127)北宋长沙人,谭章子。宋崇宁间(1102~1106)成进士,教授郴州。崇宁五年(1106)中同学兼茂科,授秘书省正字。以不阿附蔡京,久不得调。后升中书舍人。曾向徽宗面陈六事,如惜名器、广言路、省浮费等,皆切中时弊。进给事中兼侍读,改礼部侍郎。靖康元年(1120),金兵再...[详细]
谭嗣襄(1857~1889)初名嗣彭,字泗生,浏阳人,谭嗣同仲兄他在乡扶危济困,有“奇士”之称。读书注意经世,不屑为章句之学。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时,曾倡议助饷。后三赴乡试不第,发愤出游。十四年,赴台湾,被委榷风山县盐税。在任严约章,杜侵蚀,亲会计,勤考核,得当道赞赏。遂留台湾候补,拟改...[详细]
谭天觉( 1905~1942)字赐符,长沙县临湘都茶亭(今属望城县荼亭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青年时从军,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时负伤。192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历任国民党军队排、连、营长等职。1941年抗日战争中,在范汉杰部二十七军先后任补充团团长、匕校作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