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喜富 侗族芦笙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石喜富艺术简历 1953年9月—1958年7月在陇城小学读书; 1969年—1974年在通道县文工团学习民族器乐吹奏; 1974年至今在家务农。 第一代:独坡乡杨枝光的父亲(佚名,已故) 第二代:石喜富...[详细]
石银华,寸石镇银录村人,1942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59年12月入伍,1969-1974 年任解放军某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1974-1979 年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1979-1980 年在解放军国防大学进修,1980-1984 年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处长、处长,1984-199...[详细]
石忆邵,潭溪镇塘冲村人,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1991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7月至1995年6月在西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教学和科研,主持...[详细]
石芝,女,原名刘声莲,坪上镇双石村人,1914年12月生。1935年追随路过新化的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参加长征,在团政治部地方工作团做地方群众工作。1936年底到延安,先后在边区政府医务室、中央秘书处文书科、边区出纳科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5月随丈夫曹菊如到哈尔滨,在东北银...[详细]
石志运 侗族琵琶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石志运(原名石志应),男,侗族,是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下都天村3组人,历任下都天村文艺队长,现任县侗歌协会副会长、总编导。 石志运对侗族琵琶歌情有独钟,结缘极深。1979年,19岁在黄土乡五七学校读书的时就爱上了侗族琵...[详细]
师中吉(1857~1900)浏阳人。早岁人会党,后人湖北巡抚谭继洵幕,充侍卫。随谭继洵子谭嗣同游历陕、甘、江、浙、湘、鄂间,关系亲密。谭嗣同死难后,他立志报仇。光绪二十六年(1900)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走上海,被捕牺牲。 ...[详细]
瞿寿褆 (1883~1942),又名湘衡,今汨罗市高家坊镇人。青年时-入保定军校第二期,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对《孙子兵法》颇有研究,并潜心研究撰写《大战学理》,成为远东第一部现代军事著作,先后译成日、法、英文本,在国际上颇有影响。民国4年,出任陕西第四混成旅参谋长。是年冬袁世凯称帝,瞿寿褆以陕西代...[详细]
舒三和 (1900~1975) 舒三和,长沙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于长沙城内樊西巷。家贫,仅读4年私塾,14岁随父习篾工,18岁从师著名湘剧演员兼弹词演唱家鞠树林。他天赋好,剑眉大眼,嗓音洪亮浑厚,经名师指点,技艺大进。时长沙说书尚无书场,一般走街串户,上门说唱。他出师后沿街卖...[详细]
舒适存(1898~1989),平江县瓮江镇人。民国6年入伍当兵,南北混战,无役不从。21年任南昌行营少将参议。27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师参谋长,参加台儿庄会战,力主改变统帅部集中兵力于临城的命令,改为沿运河布防,得以确保徐州和台儿庄大捷。28年任国军荣誉第一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率部进攻昆仑关之敌,夜袭...[详细]
舒玉林 (1901~1928) 舒玉林,又名金山,长沙县高沙坪舒家湾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他从小对财主欺压贫苦农民极为不满,12岁时因得罪族长只身逃离家庭,到省城长沙学木工。出师后与任树德、仇寿松等同住北门盐仓街,交谊甚深。1920年11月,他加入黄爱、庞人铨组织的劳工会,经...[详细]
宋汉武(1911—1942),字子寅,湖南邵阳人。抗日战争时任国民党军86军16师42团2营少校营长,骁勇善战。1942年4月,日军进攻浙赣线,调集5个师团分3路向衢州进犯,企图摧毁衢州飞机场,以扼制美国对日本本土空中威胁。16师奉命固守衢州,汉武临危受命,为衢州城防指挥官,号召全体战士:“人在...[详细]
宋善斋(生卒年不详)长沙四大名厨之一。先曾经营商余俱乐部,获利颇丰,为扩充营业计,在长沙育婴街开设“潇湘酒家”。其拿手菜肴有“麻茸香酥鸡”、“荷花鸡腿”、“红煨土鲍”、“奶油鱼翅”、“口蘑干丝”、以及“干蒸果饭”等,均极可口,享有盛名。 ...[详细]
宋至平(1916~1949),原名学芬,字若春,在地下工作时期曾化名岳平、岳军、岳慕先、张至诚、张志真、宋春山、宋若愚等,今汨罗市白水乡人。1931年考入长沙广益中学,积极参加反日群众运动和“一二·九”-。“七·七事变”后,他投笔从戍,入军政部军械人员训练所学习,结业后分配到贵阳第七军械处工作...[详细]
宋祖英(女,1966—)中国当代著名歌唱家。苗族,湖南湘西古丈县人。1981年入古丈县歌舞团;1984年调湘西州歌舞团。1985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1988年毕业;1989年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1991年调入解放军海政部文工团。1998年到中国音乐学院攻读音乐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2009...[详细]
苏立文•梅山傩戏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苏立文,男,69岁,初中文化。1941年5月4日出生于冷水江市岩口镇农科村,1948年9月至1954年7月在岩口苏氏宗祠读小学,1955年至1956年在新化读初中;1953年开始师从父亲学傩艺、师教道教、武术等;1970年参...[详细]
孙传清,小塘镇金塘湾村人,1964年10月生。1985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农学系,1988年获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日本东京大学客员副教授,2002年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至博士生导师。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专...[详细]
孙发力 (1898~1935) 孙发力,号勉吾,化名可夫,浏阳县文家市老山村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他毕业于长沙广益中学后与同乡学友陈绍常等赴京入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1920年春与李维汉、李富春、肖三、陈赞周、蔡畅、向警予、陈绍常等20余人赴法勤工俭学,1925年由陈赞周、陈绍...[详细]
孙穑民(1865~1947),字宗祥,华容县胜峰乡人。一生行医,名闻数县。他出诊收费贫富有别,给官绅富商治病,要坐轿、骑马,收红包;给穷苦人家看病,一律步行,只收微酬,有时还免费施医、施药。他在行医中很注重中医药学理论的钻研、临床经验的总结。一生收集、整理、撰写约100余万字的医案和医学论著,流...[详细]
孙应琏(1663~1726) 字仲美,人称“孙莱子”,浏阳枨冲市人,生于清康熙二年(1663)。初以饭店为业,时枨冲东南多山丘,一径直穿密林,常有强徒劫掠行人。他为行客着想,常清除道旁杂木丛草,修补路面,以广视野。每至黄昏,则劝止行人,或免费留宿。有一客留数日不去,孙待之如初。客甚感动,遂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