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溶(1879-1943),字海若,号月波,别号万善楼主,湖北蒲圻(今赤壁市)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张国淦胞弟。 清光绪五年(1879)生。幼年随父寓居安徽芜湖。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与兄国淦同科中举。 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奉旨留学日本。时孙...[详细]
张国维(1921—1949) 原名文品,化名文江,汉川榔头张家台人。幼读私塾,后入汉阳初中学习。1937年考入武昌联合中学。抗战初,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青年救国会,组织进步学生建立菱湖剧团,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武汉沦陷,武昌联中迁址建始县三里坝,易名建始高中。张在建始高中中共地下总支领导...[详细]
张洪山(1882-1978),武汉东西湖区养殖场张家墩人。 12岁时经人介绍到英国怡和洋行昌和轮船当西崽。两年后升为水手,以后又晋升舵工、领江,驾驶海船航行于世界各地。 1911年返国,转至美国花旗洋行当了3年船长。后到长江怡和公司当领江,往返于汉口至重庆一线。 1926年,任汉口海...[详细]
张宏元(1903—1936),又名张凯。湖北麻城乘马岗罗家铺人。一九○三年生。一九二六年参加农民会。一九二七年五月,参加农民自卫军。十一月,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年,在红一军任红军医院院长。一九三二年冬,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入川。一九三三年,任红四方面军野战医院后方医院...[详细]
张华甫(1900-1929),名明荣、华夫,化名许祖荣、玉海云,湖北巴东溪丘湾甘家坪人。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张长文笔,善演说,时称“巴东人杰”。 民国十五年(1926)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学习。次年春回到巴东,任国民党巴东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主任,并任教于...[详细]
张怀宽(1897—1940),湖北天门干驿(后迁居汉川田二河)人。幼年读过私塾,随父卖纸花辗转出国到苏联,后回国到天门皂市仁济医院当学徒。1923年在干驿、田二河一带行医,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干驿、田二河一带从事地方党组织的联络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抗...[详细]
章家焕(1918—1943),湖北天门岳口镇肖马湾村人。1938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在渔南一带参加游击队,1941年至1942年在渔南严家垸一带任游击队队长,不久升任联乡大队长。1943年3月,在尹家垸执行侦察任务,被伪军陈凌鹤部队捉住,敌人对他身上刺了30多刀英勇牺牲。岳口镇 岳...[详细]
张健(1916—1997)湖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参加过长征。1916年9月,张健出生于湖北汉川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岁参加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亲自参加或指挥战斗21次,屡建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详细]
张建中(1905-1978),湖北省武昌县人。1948年,任东北煤矿管理局医务所医师、鸡西矿务局卫生所所长。1954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57年任矿务局职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在鸡西医学界享有盛名。1978年病世。(鸡西市志)...[详细]
张家瑞(1901-1951),号华堂,湖北神农架木鱼镇人,地主出身,入塾五秋,稍长嗜好玩镜(土抢)、呼犬猎兽。娶妻王氏,纳甘、唐二妾,尤垂诞小姑姿色,将姑父杨文太强行逼走,与小姑长期拼居,丑播四方。 民国17年(1928),鄂西土地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神农架境内西南部,他害怕革命的烈火烧及自身...[详细]
张佳瑞(1681-1728),字蓂阶,号韻九,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少年英俊,14岁补博士弟子员,后被选任荆州府学训导。上级看重他的组织领导才能,两次委派他督修监利、石首两县大堤工程。他鞠躬尽瘁,政绩显著,升任万县知县。万县隶属四川蘷州府,地广人稀,成为-人员聚居地,治理比...[详细]
张家譓(1870-1905),字翌珍,号坤轩,湖北省大冶市罗桥镇张克诚村人。 清同治九年(1870)生。出身书香门第。为当地富商,家财富足,且又是儒雅饱学之士。 光绪十二年(1886),17岁时娶湖北兴国州福善里(今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候补教谕费担农先生之次女费墨娟为妻。据《张氏宗谱·...[详细]
张金保(1897年-1984年)女。湖北人(生于安徽芜湖)。原名张毅。1918年起,先后在汉口裕华纱厂、泰安纱厂当工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泰安纱厂工人纠察队女队队长、武昌纺织工会女工委员、中共湖北省委妇委书记、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常务、中共中央妇委委员、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详细]
张金朝(?—1936)。湖北麻城张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独立第一师二团政治委员,后调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工作。一九三五年五月,参加长征。一九三六年,于甘肃作战牺牲。 来源:白银市图书馆同年(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 张国学 (1906~1936)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 张易元 (...[详细]
张景龄(1927-1993),武汉市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化学专家。 1951年毕业于私立华中大学化学系,1959年公派到前苏联喀山基洛夫化工学院学习。 1962年获理学副博士,回国后任华中师范学院副院长。 70年代初,华中师范学院在他的倡导下开始新农药的研制与开发研究...[详细]
张警愚(1916-1959),字家驼。原籍湖北荆州。祖辈于清光绪初期移居本县杨林乡安山务农,父为当地塾师。张自幼随父读书,青年时助父教书。1936年离家赴南京考入坦克学校,半年后,得校长器重,被选荐至黄埔军校(第十七期)学习近两年,分配至黄伯韬部任副连长,在浙江对日作战中被升任连长。1939年随...[详细]
臧金龙(1925—1945),湖北天门胡市镇一李村人。1943年在天汉县本地三民中心乡参加抗日游击斗争,1944年担任联乡游击大队长,配合天汉县总队开展对日伪军的战斗。抗战胜利后投入反内战斗争,不幸在与天门县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牺牲。 ...[详细]
张金廷(1917-2001),字世乾,又名振华,湖北省武汉东西湖区辛安渡老集人。 出身贫寒,历经坎坷。3岁丧母,17岁丧父(死于血吸虫病)。为治父病,卖掉仅有的房屋,至于成家时,已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所幸13岁时,到孝感城关汤家街油漆名店学艺,3年学徒,3年随店帮工,尽得师傅的真传技艺...[详细]
张九维(1886-1962),名烈昌,字予昕,号聘卿。湖北省薪春岗背垸人。辛亥革命志士。 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 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武昌武普通中学堂,与居正、田桐、陈乾等登黄鹤楼,把酒论文,畅谈天下事,矢志武力推翻清政府。后被选派赴德国留学。 光绪三十年(190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