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张九维

[公元1886年-1962年]

张九维为[公元1886年-1962年]

  张九维(1886-1962),名烈昌,字予昕,号聘卿。湖北省薪春岗背垸人。辛亥革命志士。
  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
  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武昌武普通中学堂,与居正、田桐、陈乾等登黄鹤楼,把酒论文,畅谈天下事,矢志武力推翻清政府。后被选派赴德国留学。
  光绪三十年(1904),孙中山赴欧,张九维邀约同学马骏赶往伦敦,欢迎孙中山去柏林宣传革命。在柏林与同学二三十人宣誓签名加入欧洲同盟会。
  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留德6年,先学陆军,后学法律。
  宣统二年(1910),返国,供职清陆军部。奉派出席意大利万国竞骑会,荣获金质勋章,并趁此机会为黄兴组织武装起义向华侨募集经费。
  宣统三年(1911),参加黄花岗之役,为进攻两广总督衙门先锋队员。武昌起义,多方组织响应。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参军,协助组织临时参议院,参与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张九维竭力赞助孙中山兴师讨袁,并谋剌袁,未成。后一直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
  1917年8月25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9月1日当选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张九维任大元帅府参军。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张九维任非常大-高级参谋。
  1923年,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张九维竭诚拥护。
  1924年8月,协助孙中山成立镇压叛乱的革命委员会,并受命调遣北伐部队连夜回广州戡定商团叛乱。
  1926年,任北伐军政治部交际处主任。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托疾家居。6月,任国民政府参事。
  1928年,被任命为湖北省政府委员,拒不就职,寓居江苏卖字为生,以示反抗。
  1935年,任国民政府-主任秘书,曾与居正先后保释“共产嫌疑分子”徐正清等10余人出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九维以诗歌等形式支持共产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团结御侮。有七律《多难兴邦》一首云:石破天惊一桂支,中原重见汉威仪。芦沟夜月迷烽火,华匍秩风卷赤旗。
  射日终成夷界志,泪吴坚誓会稽师。精诚团结真如铁,多难兴邦是此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寓居上海。上海市长陈毅登门慰问。
  1956年1月,应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多次应邀到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演讲。
  1962年1月23日病逝,享年76岁。
  
同年(公元188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