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颢睿 [清][公元1643年-1735年]

  • 张颢睿(1643-1735),字道存,号楚峰,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如榜次子,坦麟伯父。 生而颖俊,龆年学博,由明经初任黔阳教谕,黔阳偏远,地处万山之中,文教荒疏。张颢睿到任后,定条规,设讲堂,勤于讲学,使当地人受到鼓舞,文风由此大振。上级官员知道他办事干练,委派他办理...[详细]

张镛 [公元1885年-1936年]

  • 张镛(1885-1936),字晓屏,湖北随州柳林水鼓庙人。清末贡生。 光绪二十九年(1903)就读于武昌武官普通军事学堂。毕业后在湖北新军二十一混成协任职。武昌起义时冲进清湖广总督衙门,见总督女跪顶满盘黄金,为求生愿做妾,张斩之而去。 1912年黎元洪整编义军,张携 32支返乡办团防局,...[详细]

张瓒 [明][?-1481年]

  • 张 瓒(?—1481) 字宗器,孝昌王店镇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授工部虞衡主事,迁员外郎,历知太原、宁波二府,有善政。督山西饷和视山东决河,卓有才誉,出补太原知府,再补宁波府,除苛政,均役法,兴学劝士,百废俱举,有良好政声。升广东参政,转浙江布政使。时宁波、绍兴二郡海溢(海潮),冲...[详细]

张斌 [公元1940年-1992年]

  • 张斌(1940-1992),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 1958年在武汉市江岸区工业公司橡胶厂当工人,1961年调往中南春餐馆当采购员,不久转学红案厨师。曾在老通城支店、胜利餐馆工作过。 1982年,当经营小吃和快餐的京汉餐馆亏损1.5万元时,由其出任京汉餐馆的经理,因经营有方,京汉...[详细]

章炳炎 [公元1893年-1967年,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

  • 章炳炎(1893—1967)原名章得贵,艺名筱贵芬,孝南杨店人。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武汉分会理事。1909年到汉口学木工、兼学花鼓戏,白天做木活,晚上就在木船上为船工们清唱。初学花旦,当年在汉口法租界金龙灰面厂首次登台演出,-戏是“翠花女检过”。后随师在黄陂、孝感等乡间搭班唱戏,从此走上...[详细]

张彬希 [公元1884年-1977年]

  • 张彬希(1884-1977),亦名文焕。湖北省黄梅下新镇人。中华民国外交官。 清光绪十年(1884)生。 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北方言学堂毕业。 民国三年(1914),在海参崴东方大学毕业后,任驻哈尔滨吉林铁路交涉总局俄文翻译、中俄会审公堂会审员。 1917年,任驻库伦办事...[详细]

张伯琮 [清][公元1646年-1731年]

  • 张伯琮(1646-1731),字璧九,号鹤湄,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三异长子。 自幼聪慧,20岁中举,经考试授中书舍人,初补江西建昌同知,改任云南临安同知。上司非常器重他,将他留在省城协助案件审理。任满,提拔为福州知府,因守父丧未到任,起补江西抚州知府。在抚州,他拒绝馈赠,革...[详细]

张伯烈 [公元1872年-1935年]

  • 张伯烈(1872-1935),字亚农,号益三。湖北省随县南关人。曾任民国国会众议院副议长、律师。 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 光绪三十一年(1905),赴日本学习法律,在东京创办“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出版刊物,宣传地方自治和民主思想。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国,任粤汉川铁路...[详细]

张伯权 [公元1912年-1994年]

  • 张伯权(1912—1994) 又名维和、维民,汉川沉湖镇刘洲村人。1930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步科,陆军大学第17期。曾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上校团长、少将副师长、师长、十七兵团少将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参加长城古北口战役、武汉会战、第三、四次长沙会战,与日本侵略军作...[详细]

张昌礼 [公元1919年-1982年]

  • 张昌礼(1919-1982),湖北咸宁双溪桥镇大屋张人。 1949年11月,张昌礼带头参加民兵组织,在支援前线和清匪反霸中,立场坚定,斗争勇敢,被选为民兵中队长。 1950年春,率领民兵一夜跑遍双溪区6个村庄,捉拿外逃恶霸7人。在土地改革中,立场坚定,廉洁奉公,多次拒绝地主的金钱收买。 ...[详细]

张昌平

  • 张昌平 男,1954年4月出生,孝南人,1970年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起历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娄底地委委员、冷水江市委书记,省外经贸委副主任、省招商局党组书记(正厅级),常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岳阳市委书记,福建省厦门市委副书记、...[详细]

张超 [公元1866年-1940年]

  • 张超(1866-1940),字志之,号志藜,湖北咸宁汀泗桥彭碑张家塆人。清末禀贡,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毕业于长崎高等商业学校。 归国后,任汉口平民大工厂厂长,后赴北平参加留学甄拔考试获“荐任”官衔,任大学教授。 辛亥革命后,安徽省主席刘振华为报其父亲救命之恩,委任张超为安徽省禁烟督察处处...[详细]

张承樵 [公元1884年-1970年]

  • 张承樵(1884-1970),字蓬生。湖北省枝江董市人。辛亥革命志士,上海北伐军总司令,中华民国-审计部审计长。 清光绪十年(1884)生。早年东渡日本留学,加人同盟会。 光绪三十一年(1905)12月回国,又入上海中国公学读书。 宣统三年(1911)10月,武昌起义后,以上海中国公...[详细]

张纯武 [公元1912年-1944年]

  • 张纯武(1912—1944),湖北天门拖市镇王福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本地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夏秋间,从延安抗大毕业回来的方尚武派胡汉屏在拖市一带发展党组织,他担任地下联络员,并于1939年8月加入党组织。1940年秋冬天门县行政委员会建立后,派任赵家渡口税务组长,1941年任青山联...[详细]

张道州

  • 张道州,天门市小板镇汪垸村人。1929年12月生。高中文化程度。1951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天门二区渔咀区副乡长,区民政助理,副区长,荆州专员公署人事科科员,中共荆州地委宣传部科长,地委农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天门县委副书记。1980年12月至1983年12任中...[详细]

张德慧 [公元1923年-1940年]

  • 张德慧(1923-1940),小名狗娃,湖北省汉阳县黄忠乡高家台(今东西湖区新沟农场新华大队)人。 幼上过塾学,不久辍学。张德慧家境贫寒,一家老少五口人全靠父亲张启做木工活养家糊口。 14岁时随父学做木工活。在外做活接触人较多,与抗日游击队员有交往。受抗日救国的思想影响,他瞒着家人与游击...[详细]

张辅 [清][公元1723年-1818年]

  • 张辅(1723-1818),名承治,字英阁,号瑶村,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太学生。清乾隆十年(1745)分发两淮,候补盐运判;十一年署安徽池州府通判;十四年委管淮北板浦关;十五年署理通州分司判;三十年(1765),乾隆皇帝南巡,御赐“福”字;三十三年署理淮南监掣同知兼泰坝印务;三...[详细]

张国荃 [公元1886年-1916年]

  • 张国荃:(1886-1916)会党首领,老河口起义发动者。原名国威,亦名东炳。原籍天门,后随父居汉川。1908年往武昌投军,先后入四十一标二营、马队等八标三营右队当兵。辛亥革命前,随队驻襄阳,加入以"反洋排满"为宗旨的江湖会。武昌起义胜利消息传到襄阳后,和同队李秀昂等发动会党,于1911年11月...[详细]

张国恩 [公元1880年-1940年]

  • 张国恩(1880-1940),亦名眉宣、梅先、梅轩。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杨二乡张家湾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创建武汉中共早期组织者之一,亦是第一个-组织的人。 清光绪六年(1889)生。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秀才,以乡塾糊口。 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详细]

张国藩 [公元1905年-1975年,物理学家]

  • 张国藩(1905—1975) 安陆人。1930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3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理学硕士,1935年获美国及衣阿华大学工程博士。1935—1952年先后在北洋大学、南开大学等四校任教和系主任。1952—1975年在天津大学任教,并任副校长、校长和天津市副市长,市科协和市政协副主席,第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