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字叔师,东汉南郡宜城县(今宜城市南)人,大约生于公元89年,卒于公元158年。 据史书记载,王逸在东汉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曾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他一生擅长文学,所著赋、诔(lěi)(古时叙述死者生平、表示哀悼的文章)、书、论及杂文21篇,现多已亡佚,只有《楚辞章句》完整地...[详细]
王毓藻(1837-1900年)字采其,号鲁芗,湖北省黄岗县阳逻毛集王海橖湾人。清同治癸亥年(1863年)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州员外郎、州郎中。光绪丁丑年(1877)截取知府。光绪已卯年(1879年)京察一等,记名当道府用。旋奉特旨作道员用。同年秋简放江苏苏松粮储道。 光绪丁亥年(1887年...[详细]
王正(1930—2007) 云梦下辛店泗洲寺村后王湾人。1948年考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州)艺术教育系戏剧组读书。1949年7月,由共青团苏州市委推荐到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曾任院部研究组组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送农场监督劳动。1962年调回中国青年艺术剧院。1985年4月,被选为中国戏...[详细]
王治熙(1906—2005) 又名青山,号干南,云梦下辛店王家咀人。1922年6月入湖北省第二中学,1927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1929年5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步兵科,同年8月留学日本。1932年5月,毕业于日本千叶陆军步兵专科学校。回国后,先后在南京、湖南湘潭、广西咸水等地任中、上校教官,...[详细]
王治柱(1922—2005),湖北黄陂人。1941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45年9月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学习。1947年8月进入武汉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9月至1950年7月曾被调往云南大学经济系任教。1953年被派往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研究班进修统计学,此后一直在武汉大学经济系任教,曾...[详细]
魏鸣一,微波通讯技术专家。湖北建始人。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9年获美国勃朗大学理科硕士学位。同年回国。 历任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研究所总工程师,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研究院副院长,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子学...[详细]
岑伟生(1892—1962) 亦名岑楼,汉川杨林沟西湾人,1908年考入县高等小学堂,结识狱中在押革命党人梁钟汉,被梁派往武昌府狱见胡瑛,汉阳府狱见李亚东,秘密传递情报。1910年就学于武昌第二文华普通中学及法官第三养成所。后由胡瑛介绍加入同盟会和文学社。1911年7月,受胡瑛派遣,以鄂省学界...[详细]
魏西(1914—1995),又名彭维西。湖北省公安县人。1914年3月生。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前夕,到延安抗大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南昌新四军军部工作,后受派到中共荆沙地区工作委员会任组织部长,中共恩施地区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江陵中心县委书记,1940年6月任天门县委书记兼新...[详细]
伍被(音皮):赞(今老河口市)人。班固的《汉书》载:"伍被,楚人也。或言其先伍子胥后也"。伍被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的谋士。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受父封亦为为淮南王,是西汉的文学家、思想家。好读书,善文辞,受到汉武帝刘彻(刘安之侄)的重视,奉命作《离骚传》,曾"招致宾客、方士数...[详细]
吴国桢(1903年10月21日-1984年6月6日)字峙之、维周,湖北建始人。生于1903年10月21日。幼时天资聪慧,三岁读私塾,《三字经》能倒背如流,乡人称为“神童”。吴六岁随母到北京与父亲团聚,并定居北京。吴国桢读完小学刚十岁,就进了条件极好的天津名校南开中学。他是学校年龄最小的学生,读书...[详细]
吴国柄(1898—1987),湖北省建始人,前国民党官员,著名市政建设专家、学者。吴国柄著有《军事工程学》、《道路工程学》、《铁路火车工程》等学术著作及《英伦留学记》、《徐树铮将军与我》、《江山万里行》等长篇回忆录。1987年7月,吴国柄在台湾去世,享年89岁。 吴国柄自幼聪慧,过目成诵。1...[详细]
吴和平,男,1953年11月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1983年加入公安队伍,198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向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社区民警(科员、三级警督)。2013年3月9日,吴和平同志在派出所值班后,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昏倒在家中,经全力抢救但至今未能苏醒。吴和平同志在30年的基层工作中...[详细]
吴厚雄,男,1959年生,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孝感市文艺家协会副主席。20年来,共创作剧本、曲艺节目100多个,撰写公益文章近40篇,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故事、戏曲曲艺80万字,其中,剧本《人在刹那间》获得中国文联颁发的“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两个女人的清明》、《未...[详细]
吴化之(1902—1990) 名克生,字化梓,又名吴声,汉川城隍新堤人。1919年在武汉读书时就同恽代英、林育南一起组织共同社、利群社等进步团体。1922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在武汉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与刘少奇等一起在安源从事革命活动,负责工人教育工作。1924年...[详细]
吴起曼(1906——1932),又名凤卿,天门蒋场镇吴家老台村人。1925年参加革命,曾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军时任连长。不久随北伐军回天门,在西乡徐家榨屋台等地兴办区党部,组织农民协会。同年底,由鄢泽夫介绍入党。1927年七一五事变后,出走南洋群岛。1928年秋,受党派遣,返回天门...[详细]
吴晓岚(1894—1942),湖北天门渔薪人,出身商人家庭,大革命时期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他在中共抗战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积极支持开辟发展敌后游击根据地,以渔薪商会会长的身份,为天门县委、天京潜县委敌工部提供搜集到的日伪军军事情报,筹集医药物质,提供税...[详细]
伍修权(1908年3月6日—1997年11月9日),男,祖籍湖北阳新县王英镇毛坪村武玄组,出生于湖北武汉武昌。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第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第...[详细]
吴仪,女,汉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196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1956年至1962年西北工学院国防系、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学习。1962年至1965年兰州炼油厂车间技术员、政...[详细]
吴之椿(1894—1971),江陵(其乡今属沙市)人,1894年5月20日生。民初毕业于武昌文华书院,1917年官费赴美国入依利诺依大学,1920年获文学士学位。又入哈佛大学,次年获硕士学位。嗣后在伦敦政治研究院和法国巴黎大学深造。1922年夏归国后,历任中州大学、武昌国立商科大学、中山大学教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