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荆门市> 沙洋人物

吴之椿

[公元1894年-1971年]

吴之椿为[公元1894年-1971年]

  吴之椿(1894—1971),江陵(其乡今属沙市)人,1894年5月20日生。民初毕业于武昌文华书院,1917年官费赴美国入依利诺依大学,1920年获文学士学位。又入哈佛大学,次年获硕士学位。嗣后在伦敦政治研究院和法国巴黎大学深造。1922年夏归国后,历任中州大学、武昌国立商科大学、中山大学教授。
  1926年秋,吴之椿加入国民政府外交部,任秘书兼政务处长。次年1月,汉口“一·三”惨案发生后,作为部长陈友仁的助手参与收回汉口英租界协定的谈判,后协助收回九江英租界。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辞职,随宋庆龄、陈友仁前往莫斯科。1928年春取道西欧,在巴黎大学和柏林大学听课,是夏回国。
  吴之椿回国后,旋应新任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之聘,任政治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教务长。主持政治学系后,与教师共同努力,在系务方面多有改进,相继增聘了张奚若、莱特(美芝加哥大学国际法教授)、胡道维等学者任教,强大师资,充实课程。1931年春因病辞职。莅年起至解放前历任青岛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其间仍热心时政,如1945年与张奚若等十教授-蒋介石、毛泽东,就国共商淡、民主建设事宜发表意见,1947参与发表《十三教授保障-宣言》 国民党政府非法逮捕进步人士等。
  新中国成立后,吴之椿继任北大教授。1952年改任北京政法学院教授。1958年11月退休。1961年11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71年8月11日病故,终年77岁。著有《青年的修养》、《民治与法治》、《自由与组织》;译有《德国实业发达史》、《近代工业社会的病理》、《论出版自由》、《印度简史》。
相关院校:

山东大学

  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党子刚 (1894~1955) 教育进步人士 陕西省渭南合阳县
程侠 (1894~1985)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方豪 (1894~1955) 五四学生领袖 浙江省金华金东区
卢英 (1894~1951) 湖北省荆州江陵
翟树功 (1894~1932)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
+ 更多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
王作贤 (1918~1971)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谌志笃 (1896~1971) 贵州省毕节织金县
宁亚川 (1912~1971)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李来 (1917~1971)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陈洁如 (1906~1971) 浙江省宁波
谷芬 (1924~1971) 革命烈士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
+ 更多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