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家 [明]

  • 王有家 字子修,清代本县人。从小智慧好学,不安贫困。母亲死后他拜石匠为师,学得一技之长养活父亲和兄弟。每日走街串乡,再远再累也要当天赶回家来,先向父亲问安,再做好饭菜端给父亲吃,然后讲些趣事,博得父亲的欢心。每外出,总要留些零钱,叫父亲花用。发现钱少时,下次就多留一些,从不让父亲受困。父亲年老在...[详细]

王再元

  • 王再元(?~1935)简池乡人。1933年7月,任中共赤北县简池区委员会书记。同年8月,组织工人给红军打马刀,造土炮、制脚马,并派工人委员会委员长李忠苟带人随红军第六连去大池坝击溃大本团。10月,随红军第五连去小营坝将大本团打散,又配合赤卫军在观音庵打粮100公斤。后来,大池坝 民团杨德徵在甘家...[详细]

王泽厚 [公元1931年-1989年]

  • 王泽厚 (1931~1989),陕西省勉县人。1978年10月至1984年1月,任中共佛坪县委副书记、佛坪县长、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届代表。 王在任职期间,常到各地调查研究,落实农村生产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1981年3月,带领县有关部门和各公社领导干部38人,以一个月时...[详细]

王治江 [公元1921年-1948年]

  • 王治江(1921~1948) 商县人。自幼由于家境贫寒,靠给地主长年干活为生。 1946年秋季,王治江参加了谢华在林岔河领导的游击队,任第五中队中队长。由于他熟悉当地情况,经过发动群众,在很短时期内游击队迅速壮大。为了充实武器装备,在谢华的安排下,王治江经过周密调查,弄清了林岔河保...[详细]

王卓 [公元1882年-1967年]

  • 王卓 (1882—1967),字尔卿,号云栈居士,老道寺纪寨人。汉南书院首届毕业生,品学兼优,奖岁贡生,留校任学监、庶务主任等职。民国16至19年(1927—1930),任褒城县教育局长兼赈济委员。与杨寨人雷旭亮编写《褒城县志》(未成稿)。24年(1935)任汉中联中庶务主任。35年(1946)...[详细]

王卓玉 [公元1912年-1934年]

  • 王卓玉 (1912—1934),字汉生,化名测吾,黄沙镇人。民国18年(1929)考入五师,为学生会委员。先后负责校刊《前驱》、《追求》的。常撰写诗文,宣传进步思想。19年(1930)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回县调查社会各阶层状况。先后创办《沔波》、《沔民》等刊物。次年初,任中共五师支部小组长...[详细]

王卓之 [清][公元1869年-?]

  • 王卓之(1869~?) 本县兴隆乡沙河村人。晚清武生,会武功,力举320斤的石头至顶,行百步而不喘气。民国初,先后任朝邑、镇安两县知事。19年(1930),在西安与一日本武士作拉铁链的比赛获胜,使日武士收敛骄意。晚年还乡,有国民党士兵数人来村伐竹,他阻止说:“要多少,我替你们拔?”言讫,手抓粗竹...[详细]

王子俊 [公元1900年-1990年]

  • 王子俊(1900—1990),本市白庙乡王家岭人。1924年中学毕业后,学习中医,从事医疗工作。对内科、妇科、小儿科颇有见地,治疗疑难杂症更有奇效。解放后,在中医联诊所当医生,联诊所组建为市中医院后任院长,1960年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陕西省群英会,受到省人民委员会的表彰。“文革”中处理回家。党...[详细]

王滋生 [公元1895年-1977年]

  • 王滋生(1895~1977) 名鸿润,本县兴隆乡人。四川法政专门学校和陕西省政治研究所毕业。民国14年(1925),任宁、略、勉杂税局局长。17年(1928)任杨虎城部马青宛团副团长。后转任河南邓县、陕西山阳和褒城县县长,以廉洁奉公著称。28年(1939),他辞官还乡,任五祖庙初级小学教员,方圆...[详细]

王子文 [公元1912年-1988年]

  • 王子文(1912—1988),又名王郁斌。市郊区陈炉镇王家院村人。1936年12月,贺龙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驻扎陈炉镇时,在第二高级小学当事务员的王子文亲自为红军战士打扫房屋,准备桌凳、床板。此后,聆听了贺龙关于抗日救国的讲演,观看了红军战士的文艺演出和帮助群众担水、扫院的行为,认定这样好...[详细]

韦洸 [隋][?-591年]

  • 韦洸(?~591年),字世穆,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名臣韦世康之弟。自幼善长骑射,性情刚毅,初仕直寝上士,参与过不少战争,东征西讨,建立功勋,累迁开府,赐爵卫国县公。 北周末年杨坚任丞相时,相州总管尉迟迥叛乱,韦洸曾随其父韦孝宽参与过平定尉迟迥的战役, 拜为柱国,进封襄阳郡公...[详细]

韦秉绅 [公元1883年-1938年]

  • 韦秉绅(1883~1938),宜君县五里镇街地主,用剥削掠夺的方式占有大量土地,分布全县各地,外号“韦半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其祖辈因生活贫困由陕西省韩城县西彭村来到五里镇定居。初时,靠开荒种地维持生活,几年后,买了五里镇背街一块地基,盖了三间厦房,正式安了家。此后,开始以剥削为生。...[详细]

魏辅唐 [公元1902年-1952年]

  • 魏辅唐(1902~1952)原名魏元贵,青木川魏家坝人,父亲以务农、卖油为生。魏身体肥胖,门牙龇露,目光逼人,少小无赖,勇猛好斗。几年私塾之后,加入地方民团,任过团总、区团长、自卫队长、宁强县独立自卫大队长、宁西人民自卫总队长、川陕甘9县联防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务,又是国民党员、红帮大爷。统治青木川...[详细]

卫国公主 [唐][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女]

  • 卫国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女,母不详。始封建平公主。公主下嫁豆卢建,又嫁杨说。公主逝世于贞元年间(785年—805年)。 卫国公主凤眸细长,秀鼻高挺,薄唇水嫩,深得唐玄宗喜爱。 豆卢建是高祖第六女长沙公主与豆卢怀让的曾孙、太平公主女万泉县主薛氏的儿子,是个美男子。因尚主授银青...[详细]

韦玄贞 [唐][?-684年]

  • 酆王韦玄贞(?-684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中宗李显之岳父,韦皇后之父。 原为普州(今四川省安岳县)参军,因身为韦皇后之父,于唐中宗即位之时,升任为豫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刺史。 唐中宗继位后打算建立一支自己的力量与武则天抗衡,他的主要支持人是他的妻子韦皇后的亲戚。他打算将韦玄...[详细]

韦仲章 [公元1890年-1956年]

  • 韦仲章(1890~1956) 又名文明,本县城关人,清光绪十六年生,民国9年考入山西省立农林专门学校习农科。毕业后回县任高小、初中教员。18年任县立初级中学校长,时学校经费困难,设备简陋,仲章以扩充基金,保证经费,改进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己任,经过五年的努力,学校面貌有所改观。为了进...[详细]

温静轩 [公元1890年-1949年]

  • 温静轩 (1890~1949),祖籍长安新筑。幼年时酷爱绘画雕塑,曾拜临潼县名师学艺。民国十八年(1929)随家逃荒来耀,留居县城。此后,耀县各处寺庙泥塑、壁画,多经其手。每年元宵节,兼为地方筹办社火,立意新巧,不同一般,人人称奇。以故,“画匠温师”远近闻名,妇孺皆知。 静轩一生致力...[详细]

伍步升

  • 伍步升 (?~1952)陕西临潼人,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组训科长。民国35至37年(1946~1948)任佛坪县长。伍上任时即从临潼带来多人,分别委任为县政府主任秘书、科长、保警队长、分队长和乡保队附等职,占全县公职人员一半以上,培植个人势力。民国35年(1946)7月,新四军一小部份部队...[详细]

吴全耀 [公元1932年-1954年]

  • 吴全耀(1932~1954) 商县人。自幼家境贫寒,六岁父母相继去世。1949年7月商县解放后,他便参加了革命,被分配到杨斜区区干队工作,1950年编入商县独立营,不久被调往商县公安队当战士。 吴全耀在公安队里,无论是进山剿匪,还是执行押解和看守执勤,一贯认真负责,经常受到公安队领...[详细]

吴志渊 [公元1910年-2012年]

  • 吴志渊 (1910-2012)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人,1910年4月生于安定县马家砭乡吴家沟村。在本地读完小学,后入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校学生会主席,因对“立三路线”提出不同看法,受到错误处分,后得到党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