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汉中市> 勉县人物

王泽厚

[公元1931年-1989年]

王泽厚为[公元1931年-1989年]

  王泽厚 (1931~1989),陕西省勉县人。1978年10月至1984年1月,任中共佛坪县委副书记、佛坪县长、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届代表。
   王在任职期间,常到各地调查研究,落实农村生产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1981年3月,带领县有关部门和各公社领导干部38人,以一个月时间去四川考察乡镇企业,学习经验;回县后,召开会议,要求每个乡镇村办一两个象样的企业。嗣后,彭家沟皮鞋厂、东岳殿沙纸厂、肖家庄水泥预制板厂和龙草坪温泉电站等一批企业相继建立。是年9月初,王又带领县商业、供销、多种经营等部门和各公社领导干部30多人,去周至县板房地区学习人工点种木耳技术,在全县推广,使木耳产量大幅度提高。几年中,王积极倡导发展本县特产资源——山茱萸,把它作为振兴佛坪经济主要途径。1981年9月下旬,王组织有关部门去河南省西峡县、浙江省临安县察考山茱萸生产。之后,又组织普查队对全县山茱萸树栽培情况普查,成立佛坪县山茱萸科学研究所。1983年9月,王在安徽省召开的国家药材会议上作了《利用山区优势,发展山茱萸生产》的发言;这次会议确定佛坪县为全国山茱萸生产基地县,争得省、地投资。与此同时,他认真领导城镇经济工作,与县经委签订工业生产合同责任书,促进企业发展。1980年7月,在认真分析本县资源的基础上,主持筹办县酒厂,生产“中华猕猴桃酒”和“山茱萸肉补酒”。几年中,经济效益显著。
   王泽厚重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在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包谷良种中,农民买良种经济困难,他建议县财政补贴供应。1980~1982年补贴19470元,购杂交水稻种10820公斤;1983年补贴8300元,购杂交包谷种50000公斤,使全县水稻、包谷亩产增长3~5成。
   几年间,王泽厚始终把美化县城,搞好县城建设,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1978~1979年,组织铺设县城主要街道石渣沥青路面,在街道两旁栽植水杉和法国梧桐树。制止一些部门不按规划搞建筑的行为,初步改变了脏乱面貌。1980年,县城自来水供应不足,支持扩建60吨蓄水池,保证居民、机关昼夜用水;是年7月,县城椒溪河堤被水严重冲毁,他协助解决资金,用两年时间,建成卧牛湾至王八砭河堤。
   王泽厚还十分重视文化事业,1982年积极倡导县文化馆创办《椒溪报》,并建议从县财政拨款1000元资助。
   王泽厚生活俭朴,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不摆架子。1980年7月,本县遭特大水灾后,带领全县人民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并到受灾最重的瓦寨子、水田沟、东岳殿、水田坪、漆坪、岳坝、庙坝、大古坪等灾区视察,慰问灾民,帮助解决困难。
   1984年1月,王调任汉中地区药材公司党委书记,患心脏病,于1989年11月16日去世。
同年(公元193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