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文(1883—1913),字可楼,河南新县人。二十世纪初,曾昭文从偏远的大别山区走出,闻革命风气之先,倾心于革命事业,积极参革命组织,努力宣传革命思想,曾参筹划中国同盟会的创建工作,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河南分会,并被推举为会长。武昌起义后,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的洪流中,成为革命军总司令黄兴的得力助...[详细]
张懋(1440-1515),祖籍河南祥符(今开封),世居京师,遂为北京人。明勋臣。靖难功臣张玉之孙,英国公张辅之子。 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生。正统十四年(1449)秋,其父英国公张辅在土木堡之变中战殁,景泰元年五月戊辰(1450年7月4日),张懋袭封英国公。常从宪宗阅骑射西苑,张懋三发...[详细]
张煦(948-1020),字辅旸,河南开封人。北宋官员。 宋太祖开宝末(976),补任府中低级职务。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任开封府殿前承旨,升任殿直、歙州监军。暴徒黄行达的弟弟坐奸犯法,应当处死,黄行达却诬陷州将有意误判。朝廷令宣州通判姚铉与张煦审查,结果当天就将黄行达的弟弟判...[详细]
张輗(1390-1462),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军事人物。 荣国公张玉次子,因功定神策卫指挥使。正统五年,英国公张辅指责张輗殴打守坟者,斥及先臣,词多悖慢。后明代宗下令锦衣卫逮捕,后释放。之后连升三级至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景泰三年(1452年),加升太子太保。...[详细]
张澹(919-974),字成文,其先南阳人,徙家河南。五代末北宋初官员。 张澹幼而好学,有才思文采,文辞华丽。 五代晋出帝开运初(944年),登进士第。受宰相桑维翰器重,将女嫁给他为妻。脱去布衣,担任校书郎,直昭文馆;再迁秘书郎,充盐铁推官;历左拾遗、礼部员外郎,并充史馆修撰。出为洛阳令...[详细]
张耆(?-1048),初名旻,字元弼,开封(今属河南)人。 年轻时先在襄王(宋真宗赵恒)府邸当差,后任王府指挥使。因曾帮助宋真宗收留刘娥,刘娥后成为皇后,张耆遂一生官运亨通。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五月,真宗即位后,授西头供奉官,擢供备库副使。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春,契丹犯...[详细]
张愔(?-806),邓州南阳(今河南邓县)人。唐代军事将领。唐徐州刺史、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之子。 张愔先以祖先功勋补虢州(今河南灵宝市)参军事。 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五月,张建封死。军士拥立张愔,谋求继承节度使职位,唐廷不许,与朝廷形成公然对抗(史称“徐泗濠军乱”)。德宗皇帝对此大为...[详细]
张劭(1906-1987),乳名基劭,又名劭农。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聂坟村人。现代著名医药研究学家。 1929年,考入河南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前身)医科。 1933年,毕业后赴英国、美国等国留学,先后获英国雷思德研究院化学博士、美国圣约翰研究院生物学博士、英国皇家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名副...[详细]
张安祥(1927.10~1944.6)南彰乡双楼村人,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的家庭。1938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青年抗日救国会组长,中共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等职。在-下,他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同时,为搜集敌人的情报多次打入敌...[详细]
张宾彤(1814~1883),字子弓,号竹轩,河南义马市千秋镇茂岭村人,其父张万帮,为当时豫西的开通绅士,在宾彤3岁时就放手人寰,所留孤儿寡母,生活十分艰苦。 道光元年(1821),年仅七岁的张宾彤,就被母亲送到著名的教育之乡张马岭学习。在张马岭期间,张宾彤没有孤负母亲的希望,他刻苦学习,成...[详细]
张波(1911-1993),原名张培真,河南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宜昌军分区原政委。 1911年8月生,出身赤贫农家。1926年冬,箭厂河地区农民协会成立,父亲参加了农民协会,张波参加了农民自卫军。1928年6月,参加工农革命第七军,为党代表戴克敏当勤务员。同年加入共青团...[详细]
张伯行(1651年—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清朝大臣,理学家。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去世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谥清恪。光绪初年,从祀...[详细]
张长弓(1905-1954),原名聪致,字英才,笔名常工、长弓,河南省新野县新店铺镇张店村人。著名曲艺作家、文学史家。 1920年,入信阳师范学校学习,不久因参加-和在鲁迅主编的《莽原》上发表抨击地方军阀的杂文被开除。旋又入开封师范学校音乐科当插班生。 1929年秋,自学考取燕京大学国学...[详细]
张纯明(1902-1984),字镜轩,又名永昭,河南省洛宁县赵村乡凡村人。中国著名行政学专家。 1917年,高小毕业,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英文科学习。 1922年,考取公费留美资格,先后在伊里诺州立大学、耶鲁大学攻读社会政治学。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后来当过美...[详细]
张代松(1920-2004),河南省信阳市人。正军职离休干部、济南军区空军原参谋长。 1938年9月参加信阳抗日挺进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工作队员、连指导员、信应独立支队政治委员、独立二十五团政治委员,曾参加信(阳)应(山)、信(阳)罗(山)边区游击战争。解放...[详细]
张德发(1906-1965),新县陈店山背湾村人。新疆建设兵团原副司令员。 1906年生,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祖辈均给地主种田谋生。1928年4月党在他的家乡柴山保地区开辟根据地,领导群众开展农民革命运动,他和许多受苦难的劳动人民一样,受革命形势的影响,1928年春毅然投身革命,参加了中国工农...[详细]
张德功(1917~1994.7),开封市人。生于木工之家,其父张士林是民国时期开封著名的木工名师,开封城内黄包车的车头大多为张士林和另一位张姓名师制作。张德功少年即随父学艺,后又拜开封市著名的木雕名师赵连城、靳长泰、马有良、李祥(皆开封籍)等学习木雕技艺,亦成为开封著名的木雕名师。1983年参加...[详细]
张得一(?-1048),开封(今属河南)人。唐徐国公张耆子。 因其老子张耆为朝廷宠臣,张得一任西上閤門使。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升任贝州知州(次年闰正月改为恩州)。十一月冬至节那天,张得一到任刚刚8天,适贝州宣毅军王则据城起义。当时,张得一正率领群官,在天庆观拜神,祈求上苍保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