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孚翊 [清][公元1848年-1881年]

  • 刘孚翊(1848~1881),字鹤伯,又字纶阁,清南丰人,外交家。孚翊博学通达,品学兼优。光绪二年(1876),他以幕僚身份随刘鍚鸿、郭嵩熹出使英国,使馆奏章和外交文书多出自其手,与参赞黎庶昌并称“使署二贤”。次年随刘鍚鸿出使德国。光绪六年,由通判提升为道员,仍留德国。第二年,因肺病在德国柏林去...[详细]

刘庠 [清][公元1824年-1901年]

  • 刘庠(1824~1901),字慈民,号钝叟,清南丰人。祖父刘衡为清代循吏,官至兵备道。其父刘良驹,官至两淮盐运使。刘庠幼时随父居京师,受业于曾国潘。 咸丰元年(1851)顺天乡试举人,官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方略馆校对。后淡于仁途,辞官归里。咸丰六年(1856)至同治三年(1864),太平军在...[详细]

刘标熙

  • 刘标熙,男,江西南丰人,1923年11月生,1949年毕业于上海政法学校经济系。曾任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副教授、商业经济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兼任过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商业经济学会理事、江西省商业储运学会副会长、全国中青年商业企业管理研究会顾问、江西中青...[详细]

柳斌

  • 柳斌,江西萍乡市上栗县人,汉族,1937年2月出生。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后留校。1969年调回家乡江西,任萍乡二中教师、副校长。1974年调到该市中学教材编写组任组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1978年任该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1982年当选为该市副市长。1983年任江西省...[详细]

刘昌恩 [公元1904年-1935年]

  • 刘昌恩 (1904-1935) 兴国古龙冈人。1933年5月随兴国模范师编入红军主力部队。1934年10月,长征出发时,编入红一军团2师5团3连担任卫生兵。1935年8月下旬,红军进入松藩草地。有一天,刘昌恩陷入泥沼,他自知无法脱险,一面高呼战友改道,一面举起自己的挎包对连长李远沛说:“请把...[详细]

刘衡 [清][清朝官吏]

  • 刘衡(约1840年前后在世),字蕴声,号帘舫,南丰人。清嘉庆元年(1796)副贡生。历任广东四会、博罗;四川垫江、梁山、巴县知县,升绵州、直隶州知州和保宁、成都府知府。后官至河南开归陈许兵备道。刘衡任地方官时,明察事理,管理有方,故有“遵理守法”的“循吏”之名。博罗城乡原设押征粮店,百姓苦于徭役...[详细]

刘洪彪

  • 刘洪彪,字后夷,号逆坂斋。1954年生于江西萍乡。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秘书长,书法培训中心教授,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书法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为中国书协首届德艺双馨会员。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诸多高规格大展并获奖。曾举办二人书法联展、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四十岁墨迹展》、《五十...[详细]

刘建汉 [公元1933年-1955年]

  • 刘建汉 (1933-1955) 兴国县长冈乡泗望村人。1951年南昌八一军大(现南昌陆军学院)毕业后,入选航空学校学习飞行,1952年驾机参战。在东山岛战斗中为海军护航,在攻打大陈岛战斗中,他荣立三等功。1955年1月10日,他再次轰炸大陈岛,在敌人防空炮火中沉着瞄准,投下四枚 ,三枚击中敌...[详细]

刘见南 [清][?-1783年]

  • 刘见南(约1783年前后去世),字见南,一字诚甫,南丰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任刑部主事。兵部侍郎颜希深奉诏查讯山东案情,请□同行,对其才华大加赞赏。又得大学士柯桂举荐,留刑部补陕西司郎中。次年以0年近八旬,请假省亲。回乡数月,母卒。服丧后,补任原官。有豪富犯法,企图以贿赂脱罪,□按...[详细]

刘金瑞 [公元1957年-1979年]

  • 刘金瑞 (1957-1979) 江西省兴国县社富镇九山村人,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共青团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163师489团7连班长,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2月17日,七连担负敌后穿插任务,他们配合兄弟连队,夺取了488高地后,奉命攻打北侧无名高地。他率领全班首先攻...[详细]

刘平

  • 刘平,男,江西南丰人,1955年7月出生,大专文化,大校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厦门警备区副政委。1966~1971年就读于南丰中学,1971~1972年在南丰县莱溪公社杨梅大队插队劳动,1972年12月入伍后,历任班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警备区政治部主任、警备区副政...[详细]

刘启耀 [公元1899年-1946年]

  • 刘启耀 (1899-1946) 兴国县龙口镇睦埠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后担任乡苏政府主席、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江西省职工联合会委员长、省反帝大同盟主任、江西省苏主席、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红军长征后,率部坚持游击斗争,突围中他负伤与组织失散,讨米度日,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详细]

刘文江 [公元1866年-1942年]

  • 刘文江(1866.10~1942.1),又名景韩,生于南丰县城一书香之家。清光绪二十年(1894)副贡生,补直隶州州判。 清末官场腐败,文江不愿为官,便在广东一带教书为业,并在名医指点下自学中医。偶为友人治病,疗效颇著,渐有名声。46岁时,定居南昌市,以医为业,精通内、妇、喉诸科,尤以妇科著...[详细]

刘晓江 [海军上将]

  • 刘晓江,男,汉族,1949年12月出生于陕西西安,江西吉安人,197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人物履历 1968.12—1970.12 陕西省西乡县丰宁公社红丰二队插队知青 1970.12—1978.11参...[详细]

刘笑如 [公元1898年-1935年]

  • 刘笑如 (1898-1935) 兴国县长冈乡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中共上社区委宣传部长,1931年9月任中共兴国县委宣传部长,1934年2月任中共兴国县委书记,为“苏区兴国模范县”创建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红军长征后,率领县委、县苏政府机关坚持山区游击...[详细]

刘一璟 [明][公元1567年-1635年]

  • 刘一璟(1567-1635) 明末大臣。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字季晦。神宗万历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历国子祭酒、礼部左侍郎等职。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与机务。光宗死,璟力主熹宗即位。因首辅方从哲被劾,乃遂为首辅,与韩爌同心辅政,举其贤能,内外欣然望治。1622年(熹宗...[详细]

刘元卿 [明][公元1544年-1609年]

  • 刘元卿(1544-1609),号泸潇,今莲花县坊楼乡人。明代理学名士,被称为江西“四君子”之一。人称为“正学先生”。后人称其理学为“泸潇理学”。《明史》为其立传。他不仅是理学家、教育家又是文学家,著有《刘聘君全集》等8种,寓言集《贤奕编》流传于世。...[详细]

刘振元

  • 刘振元(1934- ),今芦溪县麻田乡人。1955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冶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副市长。...[详细]

刘宗英 [公元1912年-1940年]

  • 刘宗英 (1912-1940) 兴国崇贤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1938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任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685团担任了进攻鬼子据点石浦镇的主攻任务。一次冲锋,部队伤亡200多人。刘宗英采取迂回战术,夺...[详细]

李万实 [明][公元1509年-1579年]

  • 李万实(1509~1579),字少虚,明南丰人。诸子百家无所不览,然读书不拘泥于断章摘句。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进士。历任浙江按察司副使、给事中。万实因平日多所弹劾,得罪不少权要,以致常被改官或调迁。50岁时辞官归籍,一心著书作诗。死后,他所撰奏疏,由同年进士徐龙川集印成《恬仕录》;诗文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