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荟 [晋]

  • 王荟,字敬父,王导第六子,王珣之叔。善书,书法笔锋挺秀,与其恬虚守清、不竟荣利的人品相近,辽宁博物馆藏有其书法摹本《疖踵帖》。 王荟(公元4世纪)[晋]字敬文,东晋琅琊临 人,王导(276-339)第六子,生卒年不详。恰虚守静,不竞荣利,少历清官,授吏部郎侍中、建威将军、吴国内史。时年饥粟,人多...[详细]

王粲 [汉][公元177年-217年,建安七子]

  •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 ),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父祖辈,在汉位至 ,世为名门望族,自幼得力于家学,而以博学多识著称。14岁抵洛阳,即为当时一代大儒蔡邕所赏识,以致听到王粲来访,蔡邕即倒屣相迎。在座诸宾客,见王粲“年...[详细]

王宝庆 [公元1930年-1950年]

  • 王宝庆(1930~1950.11),男,汉族,夏津县白马湖镇祁庄人,1948年参军,1950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战士和通信员。为人机警聪明,作战沉着而勇猛,任通讯员期间,多次冒敌人炮火传送情报、命令,出色地完成任务。是年11月,在传送命令时牺牲于敌人炮火中,荣立二等功一次。 ...[详细]

王朝俊 [公元1875年-1930年]

  •  王朝俊(1875~1930.7.26) 字黉一,别号鸿一。山东濮县(今鄄城县)人。幼年入私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取秀才,旋即被选送到济南山东高等学堂攻读。光绪三十年(1904年)与丁惟汾等接受公费赴日本留学,肄业于宏文学院师范科。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归国后...[详细]

王导 [晋][公元276年-339年,东晋丞相,始兴郡公]

  • 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龙。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详细]

王敦 [晋][公元266年-324年]

  • 王敦(266~324) 东晋初权臣。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士族出身,王导从兄,娶晋武帝司马炎女襄城公主为妻。 早年任给事黄门侍郎,王衍荐为青州刺史,东海王司马越掌权时,任为扬州刺史。司马睿移镇建业,召为军咨祭酒,后又继刘陶任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与王导共同扶植司马氏的江东政...[详细]

王焕章 [公元1909年-2000年]

  •  (1909~2000) 曾用名王景文、王景礼、王允臣、王化之,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蓝家庄人。1927年7月5日在青岛市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干事兼交通,中共中央交通科交通。1929年6月在济南被捕入狱,1930年8月出狱。后任中共青岛市四方区委书记、沧口区委书记,兼任山东省互...[详细]

王徽之 [晋][公元338年-386年]

  • 王徽之(338?~386年),字子猷,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新月贴》东晋名士,东晋书法家。其书法成就在王氏兄弟中仅次于其弟王献之。历任车骑参军、大司马及黄门侍郎。徽之自幼追随其父学书法,在兄弟中惟有“徽之得其势”。传世书帖中有《承嫂病不减帖》 、《新月帖》等。 ...[详细]

王家榕 [清]

  • 王家榕 字广荫,又字荫甫,号与堂。济宁市泗水城关考棚街人。嘉庆元年(1796年)中进士,授湖北竹溪县令,后改任邹平县教谕。著有《与堂诗文集》若干卷献。...[详细]

王俭 [南北朝][公元452年-489年,南朝齐著名文学家、目录学家、谱学家和书法家]

  • 王俭(452—489年),字仲宝。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齐著名文学家、目录学家、谱学家和书法家。 王俭系王僧绰之子。生时,其父王僧绰已被害身死,由他叔父王僧虔抚养成人。王俭自幼聪慧过人,过目成诵,博览群书,多才多艺。他的叔父王僧虔是南朝宋、齐间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在当时影响很大。王...[详细]

王景禧 [清][公元1867年-1932年]

  • 王景禧 (1867—1932)字燕泉,号石荪。光绪十六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兼国史馆协修,又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他生活于清末内忧外患极为严重的时代,思想上倾向于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改良派,与康有为有较深的交往。戊戌变法失败后,不被重用,出京任济宁南池书院山长,又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护送留学生。...[详细]

王景瑞 [公元1905年-2001年]

  • 王景瑞 (1905~2001) 曾用名王义成,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兰家庄村人。1922年起在青岛沧口钟渊纱厂 (现国棉六厂) 做工。 1927年1月在青岛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至1929年,先后担任中共青岛市委职工运动部部长,青岛市委书记,山东省委委员兼淄博特派员。 1929年7月在淄川...[详细]

王尽美 [公元1898年-1925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王瑞俊,字灼斋,山东省莒县北杏村(今属诸城市)人。中共创始人之一,山东省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王尽美出生于佃农家庭。早年为地主子弟陪读,后在本村私立小学和枳沟镇高小读书,在家境十分贫困的情况下,勉强读完小学。1918年初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详细]

王均 [公元1919年-1973年]

  • 王均(1919~1973)原名王宗仁,许商街道办事处周家村。少年时,在家乡读书。1938年6月,参加0领导的河北平绥支队。由战士升任班长。同年加入中国0。后调任冀鲁边区军政学校文书、党支部-、总支委员。1939年5月,受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派遣回商河开辟工作。历任0商河县委组织部长、副-、-,抗日...[详细]

王猛 [晋][公元325年-375年,十六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王猛官至丞相、大将军、冀州牧,曾平定李俨、击破桓温、灭前燕;富国强兵,辅佐苻坚统一北方;苻坚常把自己与王猛的关系比为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王猛也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王猛积劳成疾,于公元375年病逝,谥号武侯,秦国上下...[详细]

王洽 [晋][公元323年-358年]

  • 王洽(323-358),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他是宰相王导的第三子,王羲之的堂弟。历官至吴郡内史,征拜中书令,苦让不受。众书通善,尤能隶行。 从兄王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复工于草,落简挥豪,有郢匠成风之势。尝与羲之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宛转,大行于世。在《晋书本传》、《能书人...[详细]

王融 [南北朝][公元468年-494年,竟陵八友,南齐文学家]

  • 王融(468—494年),字元长,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南齐文学家。 王融“少而神明警惠”,又多得其母谢惠宣女的督教,“博学有文才”,不到弱冠之年就被举为秀才,并引起以“江左风流宰相”自居的王俭的注意。永明元年,王俭被征为车骑将军,王融有《赠族叔卫军》的诗作;永明三年,王融18岁,王俭...[详细]

王戎 [晋][公元234年-305年,竹林七贤]

  • 王戎(234年——305年),字濬冲,琅琊临沂人。琅琊郡在秦朝时为三十六郡之一,琅琊王氏世代居住于此,直至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方举族迁居金陵。在中古时期众多的家族中,琅琊王氏可谓鲜有其匹。这个家族自汉代便登上历史舞台,两晋之际逐渐兴盛,子弟众多,才俊辈出,三百余年冠冕不绝,是真正的簪缨世...[详细]

王僧虔 [南北朝][公元426年-485年]

  • 王僧虔(426—485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齐间著名的书法家。 王僧虔是王羲之的第四世族孙。他的曾祖父王洽,是晋代有名的书法家。父亲王昙首,也是南朝屈指可数的书法家。王昙首“幼而素尚,兄弟分财,唯取图书而已。”(陈思《书小史》)文帝时,为侍中、骁骑将军,善行、草。昙首草字,...[详细]

王僧达 [南北朝][公元423年-458年]

  • 王僧达(432—458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僧达出身世族。其父王弘因佐命之功而官至少保,他本人又是临川王刘义庆的门婿;高门华胄,加上皇亲国戚,使其在政治上青云得意,年不满20,即出任始兴王刘濬的后军参军。后迁太子舍人,转太子洗马,因服丧去职。起为宣城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