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元厚 [公元1929年-1953年]

  • 史元厚(1929—1953)长清县马山乡潘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功臣。出身于贫农家庭,12岁在本村加入抗日儿童团,为民兵和八路军传送情报、站岗放哨。1945年参加民兵组织。 1948年11月, 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5月,所在部队改编为人民 部队,进驻上海。同年6月,...[详细]

綦书田 [公元1905年-1934年]

  • 綦书田(1905—1934) 平度沙梁村人。红四方面军三十二师政治部训育主任。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 1年任国民党四十六师副团长、团长。1932年举行起义,使四十六师全部投诚。后任红军三十二师政治部训育主任。1934年12月,在红军长征的一次突围...[详细]

司珂华

  • 司珂华(原名司光敏)中国大陆女演员,1988年9月22日出生于山东济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到ESMOD法国高级服装设计学院学习。影视代表作品有《我爱男闺蜜》、《房战》、《大唐双龙传之长生诀》、《雾里看花》、《风尘三侠之红拂女》、《母亲心》 《冯子材》等。凭借影视剧作品曾荣获云南金盾文学...[详细]

褚思沛 [公元1899年-1942年]

  • 褚思沛 (1899—1942)又名褚雨田。微山县李张阿村人。193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3月,中共李张阿党小组成立,任小组长。6月,以李张阿党小组为基础,成立了中共临沙支部,任党支部书记。同年11月,中共苏鲁临时特委决定建立临沙区委,任区委书记。其间,协助建立了张阿人民抗日义勇队,任指...[详细]

宋长泰 [公元1899年-1968年]

  • 宋长泰(1899—1968)高唐县三甲王村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参与消灭国民党军残余武装的斗争,曾化装潜入国民党统治区侦察敌情。土地改革后,带头建立起农业生产互助组,连年获得粮棉丰收,创单产全乡最高纪录。1950年被评为“平原省农业劳动模范”。1951年当选为高唐县第...[详细]

宋澄 [公元1910年-1941年]

  • 宋澄(1910——1941),山东省荣成市黄山镇黄山村。1921年至1927年,宋澄进入黄山高级小学读书。通过学习历史,他才了解到 战争以后,清-无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事实。 1928年,他到文登县农民协会任干事。此间,他串联老同学宋淑三等,在黄山村建立了农民协会,领导会员及群众开展了反对...[详细]

宋传典 [公元1875年-1930年]

  • 宋传典(1875—1930)又名化忠,字徽五。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887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库寿宁在青州创办广德书院。因其父被招为厨师兼校役,宋传典因而受库寿宁的资助,就读于广德书院。1898年毕业后,被留校任英文教习。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广德书院停办,宋传典随库寿宁去烟台躲避。...[详细]

宋大可 [公元1924年-1947年]

  • 宋大可 (1924—1947)原名宋奇。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北金庄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队伍。入伍后,任鲁南军区抗日宣传队文化教员、《山东通讯》摄影记者、山东军区政治部《山东画报》社摄影记者、新华社华东野战军前线新闻记者。194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9月7日,在沙土集歼灭国民党军...[详细]

宋法钧 [公元1910年-1985年]

  • 宋法钧(1910—1985)临朐县宋王庄村人。1943年担任村农救会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村长,1953年后,任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主任。1959年任宋王庄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九山公社林场场长、公社党委委员。1962年至1980年,先后担任大队党支部委员、民...[详细]

宋刚夫 [公元1925年-1941年]

  • 宋刚夫(1925—1941)蓬莱市宋家村人。1938年春,年仅13岁的宋刚夫加入村里的儿童团组织。 是年5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总部来到艾崮山区,宋刚夫加入“三军”总部少年队。不久,随部队西上黄县、掖县一带。1939年冬,宋刚夫被派回蓬莱,担任蓬莱县儿童团团长。他经常到游击区、敌占区开展工...[详细]

宋干卿 [公元1909年-1940年]

  • 宋干卿,1909年生于山东省荣成市黄山镇寨子后村。他幼时家庭贫困,但父母还是省吃俭用供他读了三年私塾。1929年,宋干卿在黄山镇郇家村教学时,结识了在宁津镇小店村任教的王良壁(胶东特委派来的地下党员),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在王良壁的启发和影响下,宋干卿目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详细]

宋洵光 [公元1916年-1975年]

  • 宋洵光(1916—1975) 即墨人。柳腔演员。自幼酷爱柳腔,18岁便与柳腔演员刘森、贾永红等搭班唱戏,专工小生。经常在即墨、平度、莱阳、崂山等地演出。40年代初,至青岛,改唱茂腔,主演小生,兼演老生。与张凤山、李玉香等一起演出。1949年,参加青岛市茂腔剧团。后调至金星柳腔剧团,工老生,兼...[详细]

宋光 [公元1906年-1942年]

  • 宋光(1906—1942)原名宋林竹,字劲千。掖县(今莱州市)干河子村人。1938年入党。曾任中共平西县县委书记。1942年在平西县岩刘家战斗中牺牲。 ...[详细]

宋国瑞 [公元1905年-1933年]

  • 宋国瑞(1905—1933)原名宋振邦,号祥斋,又名宋琦,化名宋士宣、王任恒、任怀良、王敏。高密县夏庄人。1919年入县城高级小学,后入山东省立一中、正谊中学、山东省立高中读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入上海东华高中。1925年夏,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工科。次年暑假,他到济南与中共山东地执委取...[详细]

宋海艇 [公元1892年-1984年]

  • 宋海艇(1892—1984)名涛,字海艇。莱阳县(今莱阳市)万第镇水口村人。中共胶东党组织早期创建人之一。1918年,考入益都(今青州)甲种农业学校,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等爱国活动。1920年,以山东省学生代表的身份,去上海参加“全国各界联合会”。1921年,考入济南山东农业专科学校。192...[详细]

宋怀良 [公元1912年-1941年]

  • 宋怀良(1912—1941)又名宋若愚,字善庭。东阿县宋楼村人。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参加济南学生赴南京--团。 1932年4月,为反对学校当局压制学生的-而参加-。193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毕业后到聊城任教。1937年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详细]

宋还吾 [公元1894年-1938年]

  • 宋还吾(1894—1938)原名宋锡珠。成武县郜鼎集村人。教育家。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是清末秀才。1918年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次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文学专修科任主任教师,常向学生宣传新思想。1926年春,率领部分学生,奔赴...[详细]

宋健华 [公元1911年-1980年]

  • 宋健华(1911—1980)原名宋绍九。乳山县(今乳山市)北刘伶庄村人。1928年8月,参加了冯家集农民-。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后,相继任中共牟平县九区区委书记、牟平县委宣传委员、牟平县委书记等职。是年11月被捕。1937年7月出狱返乡后, 投入天福山起义的筹备工作。任...[详细]

宋建谋 [公元1900年-1931年]

  • 宋建谋(1900—1931)字献廷。德县人,今属陵县人。1924年春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同年7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12月底,组织宋集及周围村庄农民偕同当时进步团体发动了陵县农民-。-失败后,被抄家、关押。获释后,于1931年7月病逝于家中。 ...[详细]

宋纪方 [公元1911年-1961年]

  • 宋纪方(1911—1961)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宋家坨人。世代租盐滩晒盐为业。他为人正直,乐助乡邻,深受村民拥戴。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村党支部书记。1952年,他带头组织11户盐民成立盐农互助组。1953年秋,盐、农两业全面丰收,产盐4526担。1954年,该互助组发展成为全县盐区第一个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