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之(1011~1079年) 原名旭,避神宗讳,改字晹叔。建阳三桂里(考亭)人。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进士,历任封州(今属广东)知州、汉阳军(今属湖北)知军。后调,任监察御史,右司谏,起居舍人等职。他在朝中任谏官5年,所上奏有一百数十事。一次升之上奏章,认为昭文馆、集贤院是士大夫荣升途...[详细]
陈世焕,又名应雷,字雨田,南平县(今南平市)樟湖镇香山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少年就读于樟湖坂小学、私立流芳中学。民国10年(1921)考入福州协和大学政治经济系,因参加反帝大同盟运动被开除。后赴上海,毕业于持志大学法律系。 大学毕业后,世焕在卢兴邦部(福建新...[详细]
陈士奇(1587~1644),字弓甫,号平人。明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中进士,授中书舍人,转礼部主事,官至四川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陈士奇少时在铜山崇文书院读书,虽贫苦,却好学博览,凡是经、史、子以及舆图、医卜等书,无不览读...[详细]
陈世卿(953~1016年)字光远,号豸山,贡川人。生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宋雍熙二年(985年)考中进士。先任衡州推官,后任东川节度推官,负责靖安军事,再调任梓州从事。淳化四年(993年),父病逝,世卿回贡川守孝,适逢四川爆发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淳化五年正月,起义军攻下成都,...[详细]
陈世荣(约1824~1884年),字寿卿,号石洲,同安县在坊里后炉街人。少年时勤奋读书,足智多谋,有远大志向。20岁时投水师提标,以军功历任游击。清同治初年,沈葆桢为钦差大臣,主持建设马尾造船厂,调陈世荣为监工。陈世荣认真负责,管理得法,并对建厂事宜提出独到的见解。沈葆桢非常满意,题奏升他为闽浙...[详细]
陈式锐(1907~1990年),字心吾,号云悟,同安县人。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集美中学并升入福州协和大学,同年参加国民党。翌年北伐军入闽,被派回同安任国民党主任委员,同年秋转入厦门大学经济系。民国1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任厦门市党部指导员。翌年回集美中学执教并任厦门《华侨日报》总。民国2...[详细]
陈师文(1131~1195年) 陈师文,号九功,生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大田县均溪镇福塘村人。 陈师文从小秉性聪颖,勤奋好学,在读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绍兴三十年(1160年)赴京会试,登庚辰科进士。钦命为湖广提刑观察使。 陈师文为官期间体察民情,严惩-污吏,自己两袖清风,直...[详细]
陈世哲,字警余,清光绪十七年(1891)二月初三日生于南安西溪小霞美乡(今溪美镇霞东村)。世代务农,自幼孤贫。及长,入泉州清源书院。 辛亥革命时,世哲即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加入同盟会,参与光复闽省义举。 民国2年(1913),得师友鼓励和乡贤襄助,往上海神州大学深造。民国5年,袁世凯窃...[详细]
陈士諴,又名幻云,字幼鸿,城关塔旺街(今松城镇东关街)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生。民国11年(1922年)赴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法律,民国15年大学毕业回乡。年底,北洋军阀某部北撤过境,在城关0粮饷,地方人士无法筹足“北军”索要的巨款,士諴自告奋勇,只身徒步到40里外的溪西村,向殷富筹集一...[详细]
陈守全(1955~1986年),湖滨乡新丰村人。1955年生于农家,1974年毕业于古田第一中学。 1975年12月,守全应征入伍,在31军济南1团侦察连服役。197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调55军163师侦察连。不久随部队开赴广西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2月17日,守全所在排奉命抢占越南...[详细]
陈守治 笔名陈瘦愚,号乐观词客,晚号乐观翁。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南平樟湖坂人。9岁入私熟,后考入北平大学,因家贫中途辍学,回乡以教书为业。先后任教于樟湖印山小学、西芹小学、尤溪中学、省立沙县师范、南平中学、福州第一中学等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初停止执教,转为...[详细]
陈水俤(1918~1980年) 陈水俤,福州市台江区人,民国7年(1918年)生于城市贫民家庭。13岁,到一家小机器店当学徒。 民国22年,水俤进入闽江水运行业,在船上当机轮工。民国29年1月,闽江轮船公司成立后,他成为闽轮“绥远”号货轮的副机。水俤目睹国民党政府的没落与腐败,身受闽-司...[详细]
陈顺昌(1905~1934年) 小名曷嫩,建阳童游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世居建阳彭墩张源村。 民国10年(1921年),陈顺昌进建瓯培汉中学。民国15年,到福建省立第二中学师范部读书,期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不久转为中共党员。民国16年初,国民党右派在福...[详细]
陈泰 字吉亨,光泽人。生年不详。幼年时生活在邵武外祖父家,因姓曹。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乡试第一,任安庆府府学训导,便恢复本姓。 正统初,经朝中大臣推荐,陈泰任监察御史,先后奉命巡按贵州、山西、山东等地。在贵州巡按时,适值官军进军麓川(今云南腾冲县),每年用士兵二千为响导,战败则取...[详细]
陈泰(?~1470),字吉亨,号拙庵,邵武人。早年从外祖父姓曹,入仕后复姓陈。永乐二十一年(1423),乡试第一;宣德二年(1427)中进士,任安庆(今安徽安庆市)府学训导。他严于律己,勤勤恳恳,深得生员敬仰。 正统初年,由廷臣们推荐,陈泰被升为江西道监察御史。巡按贵州时,他了解到官军在征伐...[详细]
陈谈,字允默,鹤上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刑部郎中,奉命滤囚。有权贵为罪犯开脱,先以私情相求,谈秉公不允,继而反以权势威胁,谈回绝说:“国法岂能败坏。”说情者羞惭而退。正德十四年,武宗欲南巡,陈谈同林公黼、郑源焕等人上疏劝阻,遭廷杖,险被打死。后出任山东兖州知府,为官济贫惩恶,商民称道...[详细]
陈珖坦(生卒不详),字碧川,福鼎县店下阮洋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中举人,授陕西保安知县。保安地处西陲,汉回杂处,民顽俗悍,向称难治。珖坦到任后,教之以德,导之以礼,风俗为之一变。当时有人诉说,延河有双螯大爬虫上山咬禾,以致连年闹饥荒。珧坦实地勘察,知是延河石碍为害,便集众晓谕:此种爬虫乃...[详细]
陈体,字孝山,安溪县金谷乡深洋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五月出生。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喜交朋友。 稍长,随其父、兄四处为人印砖瓦为生。空余时间经常上山打猎,练就一手好 法,百步之内举 射击,飞鸟必落。 民国17年初夏,陈体被中共永春县委吸收为党员,(据有姓名可查者为安溪境内发展的第一...[详细]
陈天定,字祝皇,又字慧生,号欢喜道人,世称慧山先生,龙溪县人。少聪颖,好韬略,慷慨有大志,与明大学上林釬是中表兄弟,并有师生之谊。其道德、文章多受林釬影响。 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次年成进士。因不愿附和阉党,毅然放弃任官机会,和遭魏忠贤排斥的林釬一同回乡隐居。 天启七年五月,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