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 [唐][公元812年-885年]

  • (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详细]

陈蔚 [宋][公元1250年-1276年]

  • 陈蔚(约1250~1276)字洪,行六。福建德化清泰里龙山(今南埕连山村)人,约生于南宋淳祐十年(1250)农历八月十九日。为宋末抗元的忠义肝胆英雄,曾授福建路都统使,敕封忠义统军都督,统领义军与元兵血战,写下了可敬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陈蔚曾祖父陈觉民,为宋代忠君爱国者之一,赐进士出身,授...[详细]

陈一坚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 陈一坚(1930.06.21- )飞机设计专家。福建省福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院研究员。 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参加了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某型号飞机总设计师,打破旧的设计规范体系,采...[详细]

陈祺英 [公元1893年-1959年]

  • 陈祺英(1893~1959) 又名章遗,字传卿,号俊如。福建德化国宝南斗溪口人。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一说毕业于福建省立第四(兴化)师范学校,址仙游)。历任小学、中学教员,县立初级中学首任校长(1923),县教育局督学(1927),第三区(约1934,驻赤水,辖境为今赤水、国宝、上涌、桂阳、葛坑...[详细]

陈簪直 [公元1875年-1955年]

  • 陈簪直(1875~1955) 又名国材,讳哲寻,号凌云。福建德化城关丁墘村人。例贡生。法政自治毕业员。民国时期一代名中医。 陈簪直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农历七月初二日。父陈福祥(1841—1933)讳春集,字淑世,号善甫。例贡生。他为人善良,诚信义气,宽宏和煦,有长者之风。一生从商。年...[详细]

邓茂七 [明][?-1449年]

  • 邓茂七(?-–1449年),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邓云,江西建昌(今南城)人,后迁居于沙县二十四都黄竹坑(今属梅列区)。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邓茂七被推为二十四都总甲,率领民兵负责地方防务。沙县旧例,佃户逢年过节须于田租之外另送田主鸡、鸭等物,俗称“冬牲”。邓茂七联络众佃农拒送“冬牲”,官府...[详细]

邓启元 [清][公元1701年-1734年]

  • 邓启元(1701~1734)又名幼季,字公季,号蓝阳。福建德化城西蒲坂人。清雍正五年(1727)进士,钦点榜眼及第,为科举时代德化擢第最高才士。 启元父邓炽,字夏明,号伏公。秉性沉毅,慧敏好学,幼年即能诵《诗》、《书》、《易》三经。10岁,授《左氏春秋》,进而习三礼。为文“陶铸经传,杼轴予怀...[详细]

杜杲 [宋][公元1173年-1248年]

  • 杜杲(1173—1248)字子昕,邵武县(今属福建)人,南宋抗元名将。 杜杲出身官宦之家,荫补入仕。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金军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县)等地,杜杲时任江淮置司幕僚,率军前往救援,州城得以保全。 宋理宗绍定时,杜杲历任濠州(今安徽凤阳)通判、知州等,为江淮制置大...[详细]

章得象 [春秋战国][公元978年-1048年,宋朝宰相]

  • 章得象(公元978年—公元1048年),字希言,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 咸平五年(1002年),进士及第,历大理评事,玉山县县令,大理寺丞等。庆历八年(1048年)去世,赠太尉兼侍中,谥文宪。著有《章文简公诗集》等。 早年经历 太平兴国三年...[详细]

冯锡范 [清]

  • 冯锡范福建晋江人,工官冯澄世之子。郑成功薨,郑经嗣位,辟锡范为侍卫,从往台湾征郑袭(郑成功弟),靖内难。1664年2月金门、厦门陷,时郑氏宗族部将多降清朝,惟冯锡范与陈永华、洪旭等随侍无猜,同还东宁。1674年三藩之乱,郑经渡海西征,以锡范为侍卫从征,甚为郑经亲信。冯锡范昧於大体而喜弄权,167...[详细]

甘国宝 [清][公元1709年-1776年]

  • 甘国宝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老家在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7岁时全家搬到古田县长岭村生活,又过了10年,在雍正四年时,全家搬到福州文儒坊。那时,甘国宝已经17岁了,武艺出众,尤檀射箭。3年后,也即雍正七年,他中武举人,十一年又中武进士,而且是会试第三名,殿试二甲八名,被授为御前侍卫。  ...[详细]

高棅 [公元1350年-1423年,闽中十才子]

  • 高棅(1350-1423)明代诗人。一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福建长乐人。永乐初以布衣征为翰林侍诏,后升典籍。与林鸿、王偁、陈亮、王恭、唐泰、郑定、王褒、周玄、黄玄号称闽中十子。论诗尊奉盛唐,曾编《唐诗品汇》百卷,在明初诗坛产生很大影响。其诗多写个人山居生活。亦有不少应酬之作,冗长堆积,难以卒读...[详细]

高由禧 [公元1920年-2001年,气候学、高原气象学家]

  • 高由禧(1920年2月14日—2001年3月3日),出生于福建福清。气候学、高原气象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高由禧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福清县融美初级中学。1935年夏至1938...[详细]

郭鸣高 [清][公元1774年-1842年]

  • 郭鸣高(1774~1842) 乳名宪,字行祥,号怀莪,又号蔼士。德化县城西世科人。清代德化名进士,慷慨捐资助学者。他为官一生,薪俸所积,未为子孙多置家业,倾资助学,无私奉献,胸怀高洁,永为后人敬仰与垂念。 鸣高生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农历四月十九日。幼年好学,博览经史。逾冠,以文博得...[详细]

郭瑞禄 [公元1898年-1946年]

  • 郭瑞禄(1898~1946)乳名水路,字传雨。因嗣丁墘陈家,又名陈水路。又因熟谙水性,擅游泳,据传年青时曾从厦门岛西岸横渡鹭江到鼓浪屿,故以“水路”知名。德化城关世科人。民国时期驰名烹饪师,“杏花天”、“杏花村”小酒楼主勺、经营者。 郭瑞禄秉赋聪慧机敏,青年时期喜好烹饪,每亲友邻居有婚喜丧事...[详细]

郭尚品 [清][公元1819年-1892年]

  • 郭尚品(1819~1892) 乳名棬,字信陛,号兰溪。福建德化城关世科人。生于清嘉庆廿四年(1819)农历十二月十三日。为清代德化县荣获乡试榜首的三解元之一。一生“好学不厌、诲人不倦”。他执教半个多世纪,主讲德化县图南书院20余年,课士有方,儒林推为“泰斗”,是晚清时期德化的“一代良师”。  ...[详细]

郭尚先 [清][公元1785年-1832年]

  • 郭尚先(1785—1832),莆田城内书仓巷人,字兰石,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至大理寺卿。他博学善文,擅画兰竹,书仿赵(孟 )董(其昌),秀劲天成,为嘉庆帝所赏识,日本、高丽(朝鲜)也争来购致。在清代,书法前期因帖学馆阁之风行,崇赵学董盛极一时。但时有“- ”,使学者噤若寒蝉,很多人改行...[详细]

郭实楼 [明][公元1553年-1618年]

  • 郭实楼(1553~1618) 讳天福,行衡六,福建德化雷峰埔头人。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农历七月初一日。明代御寇壮士遗孤,慷慨尚义、乐善好施者。 实楼成长于孤寡之家。父郭公正(1526~1562),字碧清,号阳山,少习武,善骑射,有胆魄。当时有倭寇猖獗,常勾结流氓海盗犯扰沿海各地,...[详细]

郭世深 [明][公元1529年-1617年]

  • 郭世深(1529~1617) 讳琛,号幸园。行禄十六。德化县城关笔石人,后迁居开基驷高桥(今世科村)。生于明嘉靖八年(1529)农历正月初二日。他为人淳朴宽厚,温恭处世,富有同情心,了解人民疾苦,薄于财利,乐善好施,做了许多好事,被邻里传为佳话。 世深心地纯正,胸怀高洁。曾二次出游于路旁拾...[详细]

郭寿生 [公元1901年-1967年]

  • 郭寿生(1901-1967),福建省闽候县(今福州)人,烟台最早的共产党员和中共地方组织创始人。 1916年,郭寿生考入烟台海军学校。1920年,同进步学生李之龙秘密组织读书会,传阅进步书刊《新青年》、《资本论》等。1921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驻上海的中共中央派邓中夏、王荷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