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宗尧 [元][?-1360年]

  • 伍宗尧(?~1360) 伍宗尧,汉族,清流县城关人。 隋唐间,宗尧始祖由武林入闽,徙居麻仓(今清流城关)。家世娴熟武略,宗尧自幼习文练武,及长,娴熟兵法。元至正十七年(1357),清流县农民起义军领袖曹福山、马文甫率众起义,人民云从响应。陈友谅建国号曰汉,于至正二十年遣大将邓克明...[详细]

萧登仕 [宋][公元1244年-1314年]

  • 萧登仕,号廷光,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五月初九日生于夏阳。幼年聪敏,读书过目成诵,并能理解其义。7岁时,与长辈对对子应答如流,令人惊叹。年少时锐意求学,博览群书。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随宋端宗赵日正由南剑州(今南平)赴汀州募兵,路经夏阳时,因穷乡僻壤,食宿困难,萧登仕出面迎...[详细]

萧国梁 [宋][永泰三状元]

  • 萧国梁(生卒年不详) 字挺之,岭路乡陈山(古名翀峰)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殿试擢进士第一(即状元),历官著作郎、太子侍讲兼礼部郎中、朝奉郎、广东通判,知漳州。 该科状元本是皇族赵汝愚,按当时制度,开科取士是为选拔民间人才,凡已列官籍,挂了仕版的就应回避。因此升国梁为榜首。所以他在...[详细]

萧其章 [清]

  • 萧其章,字焕东,号闇然。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武平县十方镇黎畲村。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在汀州中学读书时由刘家驹、杨仰程介绍加入中华同盟会。从此,他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不久到上杭县组织同盟会小组和民军,曹东旭、丘复等参加。秋,其章回到家乡兴办龙岗书院,延师授课,带头剪掉...[详细]

萧廷之 [宋]

  • 萧廷之 廷之本名挺之,字天来,号了真子,福州人。从彭耜游,耜授以金丹大成集。...[详细]

萧项 [唐]

  • 萧项(生卒年不详),莆田人,唐末,官侍郎。梁受唐禅,开平四年(910),后梁太祖朱全忠册封王审知为闽王,以萧项为册礼史,翁承赞为册礼副史,使闽。末帝时(913——921),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莆田第一个登相位的人。《全唐诗》存诗一首。...[详细]

萧治安 [公元1884年-1964年]

  • 萧治安(1884~1964年),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幼年随父种植、采集草药,制作各种药材,自修医学,探研祖传医疗验方。21岁在福州澳桥附近开诊,名闻一方。治安继续钻研《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等历代医学著述及名家医案,虚心向名医和有一技之长者学习,擅长汤药,精于丸精丹膏,对于外科疑难病症...[详细]

谢琏 [明][公元1398年-1453年]

  • 谢琏(1398~1453),字重器,福建龙溪人。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丁未科马愉榜进士第三人。 谢琏于永乐十五年(1417)乡试中举。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曾跟随皇上拜谒长陵、献陵,阐述稼穑、闾阎利弊。父亲去世,他辞官回乡守孝。期满后进京复职。正统初年,参与修撰《宣宗实录》及《会典...[详细]

谢秉琼

  • 谢秉琼,又名思莹,号惠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出生于万安乡下镇村的一个小富家庭。父亲谢玉珍,与广东人合股经营“广福隆”油盐杂货店。谢秉琼于上杭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州甲种工业学校,不久转到上海自治讲习所学习。民国10年(1921年)毕业后,回乡任武平县第一高等小学教师。民国11年又进上海大学...[详细]

谢赐荣 [元][公元1324年-1379年]

  • 谢赐荣,号古峰,元泰定元年(1324年)生于下觉里(今夏坊乡)沂州。性刚毅、臂力超人。少时从伯兄习兵法,精通军事韬略。 朱元璋在江南期间,地方豪杰归心,百姓拥护。谢赐荣率领数十骑到江苏投奔朱元璋部,并献《太平十策》。朱元璋十分欣赏此策,召见对话时发现他很有军事才能,倍加器重,遂命他为典宿卫。...[详细]

谢东章 [公元1885年-1934年,革命烈士]

  • 谢东章(1885-1934),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于溪口乡(今沙溪乡)洪水坑村,因家贫,幼年送给龟山乡(今瀚仙镇龙湖村)下坑塘村谢发根为养子。他从小看到父辈受有钱有势的人欺侮、剥削,对黑暗社会现实怀着强烈的仇恨。 东章中年外出做工,娶妻后回下坑塘村。虽然夫妻常年辛勤劳动,但到青黄不...[详细]

谢金栋 [公元1912年-1945年]

  • 侨贤谢金栋 阮道明 文 谢金栋的父亲谢树坤,连江县城关西北街人,于1912年8月与胞兄谢树德赴新加坡谋生。1921年,谢金栋出生在新加坡小坡勿拉士巴沙律。伯父谢树德当过船员、水手长,后经商。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谢树德积极响应侨领陈嘉庚成立“抗日救国筹赈会”的号召,...[详细]

谢启发

  • 谢启发,曾用名阿成、练丙纯、森民。武平县象洞乡光采村人。民国6年(1917年)7月出生于一个殷实之家。祖父谢树才是前清贡生,父亲谢龙芹务农兼营小铺子,生活尚富裕。启发12岁小学毕业,因父亲患病,小店失火,家道破落,无法继续上学,14岁给人当小店员。民国21年开始自己经营小本生意。从象洞贩米到广东...[详细]

谢英辅 [元][公元1312年-1368年]

  • 谢英辅,又称瑛辅,下觉里沂州(今夏坊乡李沂村)人。生于元皇庆元年(1312年),幼时广读诗书,尤其喜读兵书。元统元年(1333年)中癸酉科进士。 元顺帝(惠宗)时,被诏升为谏垣。他心直口快,对当时政事议论很多,同事对他产生忌惮。同门友好余阙怕他惹祸,举荐他转入兵曹。后升至枢密副使,因遭谗言陷...[详细]

谢肇淛 [明][公元1567年-1624年]

  • 谢肇淛(1567~1624年),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长乐县江田人。后随父居福州。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奉命治理河流,一年大功告成,并写成《北河纪略》,记载...[详细]

熊安上 [宋][公元1086年-1127年]

  • 熊安上(1086?~1127?),字仲礼,建州建阳(今属福建省)人。北宋徽宗赵佶大观三年(1109)己丑科武举第一人。 熊安上荣登榜首之时,其家族中的叔侄兄弟亦同登文武之科,一度成为朝廷盛事,徽宗赵佶龙颜大喜,欣然命笔赐诗:“晋室安元齐奏捷,虞廷元恺并登庸。” 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详细]

熊大镕

  • 熊大镕,字铸良,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生于武平县高梧乡熊屋村。幼年家境贫寒,靠伯父资助入私塾读书。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福建优级师范数学选科。毕业后,任武平官立两等小学堂教员。民国2年(1913年),与李云初、谢可玖、袁若人等在城南门外谢家祠成立共和实进会,筹办自治学堂,大镕被推为堂长...[详细]

熊节 [宋]

  • 熊节 节字端操,初名汝舟,字元用,建阳崇泰里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通直郎,知闽清县事。...[详细]

熊可量 [宋]

  • 熊可量 可量,建安崇泰里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江山尉,历官两浙运干。...[详细]

熊以宁 [宋]

  • 熊以宁 以宁号东斋,建安崇泰里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官光泽主簿。截江网卷六鹊桥仙一首重出,一题熊伯诗作,一题熊东斋作,是以宁字伯诗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