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滋秀 [清][公元1778年-1833年]

  • 林滋秀(1778~1833年),号纫秋,字兰友,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生于福鼎县桐山流美村。自幼聪颖,5岁从父授读,9岁能吟“雨打竹林林滋秀,风吹荷叶叶向高”之佳对。10岁应童子试,16岁以《兰花赋》府试夺冠,18岁中举。 嘉庆初年,滋秀三试进士不第。嘉庆八年(1803年)应聘为相国梁...[详细]

林宗载 [明]

  • 林宗载(生卒年未详),字允坤,号亨万,厦门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初任江西浮梁县令时,当地有一无赖勾结宦官,以献给皇帝使用为名,企图霸占民间田产,全县惶恐不安。他查清那无赖作奸使坏的事实,将其绳之以法。他还认真核查,清除田粮征缴过程中的弊端。明天启初年因治理有方出...[详细]

林祖成 [清][?-1743年]

  • 林祖成,字庆维,号曲泉,县城西街人,生于清康熙年间。父开燧,系走方郎中,颇有名气,著有《活人录》1卷。祖成小时随父学医,生性好武,长大后身材魁梧,膂力过人,一心练武求取功名。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考取举人。康熙五十七年,中武进士,选为蓝翎侍卫,赐花翎。雍正元年(1723年),擢升为乾清宫一...[详细]

林祖密 [公元1878年-1925年]

  • 林祖密(1878~1925年),原名资铿,字季商,祖籍平和,出生于台湾雾峰林姓望族。中日甲午战争,日军进犯台湾时,随父母内渡祖国大陆,择居于鼓浪屿。其间,一度返回台湾处理财产,未几,重回鼓浪屿。 他爱国爱乡。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漳属南靖等县山洪为患,几十万灾民流离失所,嗷嗷待哺,他...[详细]

林遵 [公元1905年-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林遵 (1905~1979年) 字尊之,闽县人。民国13年(1924年),考入烟台海军学校驾驶班。民国15年,转马尾海军学校学习。民国17年,到南京 -训练班见习。次年,奉派入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大学学习。民国23年8月回国,先后在“宁海”、“海容”舰当-员,后调马尾福州海军学校当队长。民国...[详细]

林祖培 [公元1903年-1961年]

  • 林祖培,原名缙绅,字有衿,号谪君,又号西河氏,蓬壶乡美中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祖辈均以农为业,至其父皇扬始学文,为清末秀才,后毕业于福建省政警学堂。 民国4年(1915),祖培随父至厦门,就读于永春会馆创办的桃源学校。翌年升入省立十三中学(厦门),每次考试,均列榜首。课余阅读...[详细]

李皮 [公元1887年-1939年]

  • 李皮 (1887~1939年) 李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字锦皮,号虎亭。崇武镇靖江村人。祖辈以渔为生。李皮自小聪明勤谨,因家贫未能入学,年纪很小就在海边拖网。10岁后随父亲李目和叔父李兜上冬海船,由“吃公粥”、直到当橹□。民国3年(1914年)冬汛生产中,由于该船产量一直很低...[详细]

李其瀚 [公元1865年-1934年]

  • 李其瀚(1865~1934年),别名李志,字浩乎,城关大巷人。他18岁考中秀才,19岁专攻医学,拜本城老中医曾世杰为师,由于悉心钻研,医术造诣较深。他为人忠厚老实,医德好,不图名利,对一般求诊病人,从不计较报酬,脉金任人给予,如遇贫苦病员,不仅不收脉金,还为其代付医药费,可凭处方到李医师预约的两...[详细]

李庆标 [公元1866年-1936年]

  • 李庆标(1866~1936年),诏安城关人。幼年家境赤贫,初小便辍学牧牛,随父务农。当时,农村破产,民不聊生,不少农民纷纷搭乘“猪仔船”往南洋谋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庆标也离乡背井渡洋到缅甸南部的土瓦,受雇参加当地开荒建设。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李庆标有了些许积蓄,才到达仰光,在一家华侨...[详细]

李清芳 [清][公元1700年-1768年]

  • 李清芳(1700~1768年),字同侯。安溪感化里(今湖头镇)人,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大学士李光地从孙。雍正元年(1723)举人,乾隆元年(1736)登进士,次年授编修,参修《大清一统志》。不久,授广东道监察御史。 清芳刚直敢言,凡有关国计民生的事,无不奏陈。六年,淮、扬一带水灾,...[详细]

李清泉 [公元1888年-1940年]

  • 李清泉(1888~1940年),原名回令,晋江金井石圳村人。8岁进本村私塾读书,12岁进厦门同文书院,13岁随父李昭以南渡菲律宾,在父辈经营的成美木业公司学商。14~18岁就读香港圣约瑟学院,学成返菲襄助父、叔经营成美公司,翌年,接掌公司全部业务。他筹集资金,购买地皮、机器,改手工业生产为机器生...[详细]

李清时 [清][公元1705年-1768年]

  • 李清时(1705~1768年),字授侯,号蕙圃,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安溪感化里(今湖头镇)人,大学士李光地从孙。乾隆七年(1742),登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当时高宗南巡,有人建议另开副路一条,长达二百余里,估计需架桥百余座,砍桑柘数十万株,毁民居、坟...[详细]

李清植 [清][公元1690年-?]

  • 李清植,字立侯,别号穆亭。安溪感化里(现湖头镇)人。清康熙二十九年出生(1690),大学士李光地的孙儿。 清植幼失父母,长期在京随侍祖父,备受家教熏陶。康熙五十一年(1712),他由京回乡,补弟子员。五十二年,闽南陈五显起义被剿平,地方官仍追究其余党及家属,老弱械系,约一千三百余人,都将流放...[详细]

李然妹 [公元1912年-1936年]

  • 李然妹(1912~1936年),女,又名李寿资,化名李秀英,民国元年(1912年)生于福安县溪潭乡马山村农家。因家境贫寒,从小就挑起家庭生活重担。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东革命先行者马立峰、詹如柏以及陶铸等在马山领导贫苦农民开展“五抗”斗争、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然妹在当地中共支部书记郭...[详细]

李瑞和 [清][公元1607年-1686年]

  • 李瑞和(1607~1686年),字宝弓,号顽庵,别号鹿溪耄夫。漳浦县城西街(今县城西大街李家祠)人。生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父李长庚,举人。瑞和5岁从师就学,塾师所授,皆能诵读。9岁读制举文章,12岁能写通顺的文章,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瑞和的试卷做得很好,会试时,总裁温圆峤感叹说...[详细]

李若初 [公元1893年-1974年]

  • 李若初(1893~1974年),名景沆,号凤林山人,杉洋乡夏庄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十个月丧父。寡母余氏立志抚孤,授以《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书本。至11岁,若初入塾就读,师事当地秀才余良俊习书作画。民国元年(1912年)入省城罗山学校读书。毕业后先后执教于霞浦作元中学、福州三一...[详细]

李森 [清]

  • 李森 明末~清 李森,号昆峰,晚号拙渔,连城县城关人,生卒年月不详。性格倔强,落拓不羁,资质忠直,守正不挠。常借酒浇愁,以致成为嗜癖。李森工诗善画,但不常作,偶然兴致勃发,随意所作,意境新奇,潇洒飘逸,风格独具。对为富不仁之豪绅、虽出千金亦不屑为之作画。当时李森与童我梅、董若水、林赤章四...[详细]

李森 [明][公元1398年-?]

  • 李森,字俊茂,号朴庵。安溪感化里(今湖头镇)人,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出生。 李森先世豪富,有田数万亩,年收谷数十万担;山林百来片,出木数千万棵;僮仆近百人。他继承祖业,复经营盐铁,收益更丰,于是核计全年收入,拨出谷物数千担,另行窖藏。凡亲友及里中贫人嫁娶病葬以至遭火遭盗的,便从那儿取出...[详细]

李尚维

  • 李尚维,乳名淑姜,尚维其字,桃城镇张埔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父祖丰,原在县城经商,后南渡新加坡谋生。尚维幼年丧母,由继母抚育,8岁入私塾读书,聪明颖达。民国5年(1916),在家乡结婚后出洋,佐其父料理商务,精明善算,并自觉安排业余时间学习英文。不久,父亲去世,他继承父业。民国18...[详细]

李韶 [宋][公元1197年-1268年]

  • 李韶(1197~1268年),字元善,号竹湖,连江县城人。生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自幼聪慧过人,5岁便能赋诗。嘉定四年(1211年)与其兄李宁之为同榜进士,初任南雄教授,后调庆元。任教授时,丞相史弥运曾荐士欲充学职,韶持正不给。祭酒袁燮要求划给学宫隙地供其建房,亦被韶拒绝,燮遂怀恨在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