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人物

李尚维

李尚维为

  李尚维,乳名淑姜,尚维其字,桃城镇张埔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父祖丰,原在县城经商,后南渡新加坡谋生。尚维幼年丧母,由继母抚育,8岁入私塾读书,聪明颖达。民国5年(1916),在家乡结婚后出洋,佐其父料理商务,精明善算,并自觉安排业余时间学习英文。不久,父亲去世,他继承父业。民国18年,新加坡市况萧条,他关店停业,转而从事橡胶经纪,赚取佣金维持家计。
  民国34年,日寇投降。新加坡光复之初,民主独立之说盛极一时。尚维向往民主,反对殖民政策,即创办《新报》,宣传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思想,致为英殖民当局所忌,被勒令关闭停刊,并捕去、记者四人,关押达二三年之久。对被捕、记者,尚维继续按月发工资给其家属。此一事件,尚维前后损失三四十万元。《新报》被封后,尚维即通过两名英国人向当局购得该报印刷所,并扩办为大型印刷工厂。以后,他创办利联股票公司,从事股票经营,应心得手,积有资财。
  1956年秋,星马侨胞组织回国观光考察团,他积极参加。临行之前,殖民当局竟对他采取种种留难,不予放行。但他态度坚决,据理力争,终得获准。回到北京,周恩来总理接见并设宴招待考察团时,称赞尚维为“先进资本家”,引起了满堂欢笑。尚维无限欣慰,每对人言,引以为朵。他为人耿直敢言,热心社会公益。历任新加坡永春会馆主席、桃源俱乐部总理多年,声誉卓著。
  尚维对故土亲人和家乡教育,一向关心。早在1956年,他在新加坡带头捐款1.7万元,与济川、丰山二村侨胞共同在家乡创办和平小学和上沙分校。1962年,他自国外购得面粉、花生油、乳粉二批,分赠乡亲1000多人。1963年捐资兴建砖窑一座,购买化肥20吨支援家乡农业生产。又捐资2万元,参加兴建永春华侨中学校舍。
  1978年,年近八旬的尚维获悉和平小学将扩办中学,即捐资32万元,建筑中学教学大楼及教工楼各一座。大楼取名“丰维楼”,以表示自己秉承其父生前遗训,为家乡兴学育才的素愿。
  1983年6月,正当大楼紧张施工中,尚维痼疾复发,入院治疗。在病危之际,嘱其孙光纯即日续汇10万元,以凑足认捐之数。同年9月去逝。
  1984年12月大楼落成,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兴学荣誉奖状和银质奖章一枚。同年,福建省教育厅决定把和平中学改办为永春和平师范学校,为永春、安溪、德化等县培育小学师资。


  桃城镇   永春古称桃源,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请升为州,辖德化、大田二县。背依巍峨大鹏山,面临悠悠桃溪水的县城因此博得桃城的美称,又叫州内。宋至清,先后分属集庆乡迎福里十三都、和风里二十五都、善政乡昭善里十四都、清白里十九都,民康乡鸣琴里二十都。民国时期先后划为桃安乡、合作乡、桃城镇、桃源镇、福阳乡。新中国成立至1958年,先后为第四区、第七区、县直辖乡、城关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