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环(明嘉靖至万历间),字缙云,云霄莆美村人。幼年好学,父渭对其教督甚严,到入县学时已颇有名气。万历十年(1582年)乡试中举人,万历十四年登进士。初任平湖县令,因其有才干有见识,遇事善断,很快就把沉积的案件审理清楚。不久,升贵州道监察御史,在检举弹劾中不畏权势与显贵,并从国家大局考虑,弘正抑邪...[详细]
江继芸,字源选,号香山,海坛候均区(今平潭县潭城镇)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祖父江全韬,任福建水师提标参将。父江其祥,儒生。继芸少年爱习武艺,及壮加入清军水师。嘉庆十三年(1808年),继芸随海坛镇总兵孙大刚出洋征剿立功,获朝廷颁奖,升外委,后升海坛千总。 道光十九年(1839...[详细]
江加走(1871~1954年),字长清,泉州北郊花园头村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九月生。父亲江金榜是民间雕刻粉彩神像的艺人。江加走和其兄江凹少年时读过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在家,边种田,边向父亲学艺。他专攻木偶头坯雕刻,兄长专事头坯粉彩工艺。 民国9年(1920年),江凹病逝,江加走兼木偶...[详细]
江京华,又名学军,1966年生于顺昌县高阳乡紫竹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进高阳小学学习,从小立志要当人民解放军战士,自号“学军”。1983年,京华的父亲因病成为半残废,大弟弟又患顽症,长期住院治疗,家庭经济困难,他只好辍学到大干乡建筑队做工赚钱,帮贴家庭生活。 1984年12月,京华响应国家征集...[详细]
江六瑞(生卒年不详),字首山,号松岩居士。清代泰宁县人,聪颖过人,勤奋作业,试每冠军。南闱文出,人争传诵,但他竟然不售。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江六瑞考中贡元,任福州儒学司训署教授。金抚军编纂福建省志,以宾礼敦请他秉笔编修。他修志认真,文风严谨,多方考证,精益求精,“诺先辈咸推重之”...[详细]
江默字德功,今武夷山市人。宋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历安溪、光泽尉,皆有政声,后知建宁县,卒于官,百姓像而祠之。江默为朱熹学生,带所著的《易训解》、《四书训诂》向朱熹请教,朱熹说:“此先圣未发精奥也。”又称他“一意经史,无他嗜好,德行君子。”又考当朝典章,著有《纲集》36卷,呈于朝廷。 ...[详细]
江平(1908~1933) 江平,原名许木香,又名江木煊,感恩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生。父以木匠为业,迁居福州津泰路。江平家境贫寒,小时就当木工学徒。民国10年(1921)考进私立福建政法学院附中,民国12年,被推为校学生会代表,带领学生-,被军阀政府逮捕,坐牢11个月。翌年,出...[详细]
蒋仁文 (约1875~1930年) 祖籍惠安县峰前乡(今崇武镇)。祖父光斗是当地著名石匠,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迁来福州,在南后街开小石铺,专事艺术石雕,取名蒋源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举办全国工艺比赛,蒋仁文雕刻的镂花鼓椅和圆桌等作品参赛,轰动全国...[详细]
江日彩(1570~1625),泰宁县城人。生于明隆庆四年(1570),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举人,翌年成进士,任江西金溪知县。他为官清廉,谢请谒,力治虐民的乡绅。后升任浙江监察御史,专劾-污吏,严惩各地豪强,因此得罪上司,多年不得升迁。万历末年,奉命行使钦差职权,巡视山西、陕西、河南等地时...[详细]
江瑞声(1899~1947) 江瑞声,字韻锵,别号和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生在四堡里江坊村。毕业于连城县旧制中学后,逐渐介入其父江乐天的政治军事活动。 民国9年(1920)赴粤,在其父的粤军第二军预备队第四营任军需长兼代营长。粤军失败后,该部由陆军二十四混成旅收编。民国11年出...[详细]
江涛(1974~1992),武夷山市岚谷乡黎口村人。生前是武夷山市第二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1992年7月4日,武夷山市遭受特大洪灾。江涛在岚谷乡黎口村抗洪救灾,奋不顾身地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把5名老幼乡亲从险境中转移到安全地带,最后在与洪水拼搏中英勇献身。 为表彰江涛热爱人民、舍己救人的高...[详细]
江涛(1911~1941年) 江涛,原名江依才,又名江依龙,号秋扬,闽侯县琅岐乡(今福州郊区琅岐镇上岐村)人。 江涛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堂伯父收养江涛。民国18年(1929年),江涛到福州横街马友猪血店当伙计,从而结识经常在店里用餐的叶飞、黄可飞等人。民国19年,经叶、黄介绍参加共青团,...[详细]
蒋渭水(1890~1931),字雪谷,祖籍龙溪,出生于台湾宜兰。1910年4月,考入台北医校。在校期间,受辛亥革命的深刻影响,积极宣扬民族革命运动,常撰文揭露暴虐统治。同时还发动捐款,支持祖国革命。1915年,毕业于台北医校。1916年在台北大稻埕开设大安医院。一年后,在台北从商。 “五四运...[详细]
江文烈,建瓯县吉阳乡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幼年丧父,无兄弟姊妹,其母为抚养孤子,迁来县城寄居母舅谢伯渊家中,以女工收入维持母子生活,并命文烈进小学读书。民国13年(1924)小学毕业,进杂货店当学徒。民国15年学徒期满,留店当店员。此时正是国共合作期间,建瓯革命活动活跃,总工会、农民协会...[详细]
江文沛(1531~1583年) 江文沛,字良雨,号瞻明,闽县琅岐乡(今福州郊区琅岐镇上岐村)人。明嘉靖十年(1531年)生。 文沛少时读书于龙壑(天竺寺),推究子史百家文章,善诗,“琅琅若出金石”。隆庆五年(1571年),登进士第,拜大行人,奉命使楚府与营葬事。过3年升司副,又出使江右淮...[详细]
江文蔚(901~952年) 字君章,建阳人,唐天复元年(901年)生,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进士。因明宗李嗣源谋杀第二子从容及权臣安重诲事件受牵连,南逃投奔李昪,任宣州观察判官。不久南唐建国,文蔚任中书舍人。他撰写朝觐、朝会、祭祀、宴飨等礼仪,呈送朝廷。保大中(943~957年),文蔚...[详细]
江文也(1910~1983年),原籍厦门,幼年随父到台湾。民国12年(1923年)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武藏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工学科就读,毕业后考入东京音乐学校声乐科、作曲科。他创作的《台湾舞曲》参加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音乐比赛,获银牌奖。民国27年,他从日本回国,任国立北京师...[详细]
江雄生(1916~1951) 江雄生,别名瑞强,又名雄声,民国5年(1916)出生于清流县四堡里江坊村。解放前,他搜刮民财,压迫群众。解放后,潜逃上山,组织“闽浙赣-救国军”,继续与人民政府为敌。 其父江乐天是福建军阀郭锦堂部参谋长,曾任永安县长。民国17年江雄生毕业于江坊小学,翌年进入...[详细]
江岩(1911~1970)原名能达,又名亚岩,古竹乡高头村人。幼年丧父,仅读三年小学就为人佣工,当学徒,备尝艰辛。民国16年(1927年)冬,江德贤等在高头建立中共支部,开展革命活动,江岩积极参加。民国18年5月红四军解放永定,高头成立乡苏维埃政府,他被选为土地委员。接着投入反“围剿”武装斗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