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渠(1929~1989) 黄清渠,福建龙岩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商人家庭,其父黄复康是爱国侨领。民国19年(1930)随父母到南洋。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回国,就读于大连工学院,后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底任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副研究员。1984年...[详细]
黄庆元(1870~1937年),又名黄榜,字世金。祖籍泉州,出生于厦门。早年受私塾教育,年轻时在厦门富商黄书传的仁记洋行当伙计,受黄赏识并资助其经营“建源钱庄”。后相继创办建记行、建源行等,业务鼎盛,在厦门工商界占有相当地位,因而出任厦门参事会会长、厦门商务总会协理、会长、厦门市政会副会长、厦门...[详细]
黄取(1799年—1861年),字取生,漳州旧桥南岸人。祖上世代冶铸为业,父黄太极经营“金宝兴”号鼎炉。黄太极去世后,他与哥哥黄三仍做铸工,但维持不了日食三餐,不得不向地主租地耕种。因家境贫困,他已成人但无法成家。后来村里有个庄氏寡妇和两个儿子,生活艰难,经村里好心人撮合,黄取和庄氏结合。一下子...[详细]
黄仁盛(1898~1977年) 建阳小湖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7岁为逃避抓丁,藏身于深山草寮中。新中国成立后,他离开草寮,积极投身土改运动。1951年,村里组建互助组,开展农业劳动互助,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当选为组长,后又被选为初级社社长。1955年,他倡议垦荒种茶,套种耐...[详细]
黄仁添,小名花苟,光泽县寨里乡桥亭村佛岭下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父亲黄细福是个勤劳的农民,一家四口,仁添是他的长子。家中有田七、八亩,自耕可以自给自足。仁添年幼时曾在私塾读书3年,粗通文墨。他办事精明能干,富有谋略。 1933年(1933)2月,中共光泽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寨里...[详细]
黄日纪(约1713年~?),字门庵,号荔奎崖,龙溪(今属龙海市)人。清乾隆六年(1741年)迁居厦门,乾隆十二年以生员出任“中书”,乾隆二十二年,升任兵部武选司主事。曾从沈归愚学诗。后归隐厦门,辟“榕林别墅”,邀集诗人文士赋诗题咏自娱。终生勤于诗文著述,成为当时厦门诗坛首屈一指的诗人。薛起凤等“...[详细]
黄煇如(1904~1967年),原名汉禧,字健甫,罗源城关北门街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先后在县公立第二、第一小学任教务主任、校长,民国17年1月调任县教育科督学、课长等职,民国22年1月后,先后任平潭、永泰、宁德、同安、霞浦等县教...[详细]
黄瑞坤(1867~1916年),字华谨,同安县嘉禾里二十四都薛厝社人。 黄瑞坤小时就读村塾,16岁时随兄黄妈超赴菲律宾。初在棉三米示省张三台店内当店员,勤学西班牙语,兼习菲语。数年后转往宿务佐兄经营米铺。不久自设金顺昌商行,收购土产,推销上海、香港货品,获利甚丰,成为富商,在宿务侨界首屈一指...[详细]
黄汝良(1554~1646年) 黄汝良,字名起,号毅庵,因喜读《易》,改号易庵。晋江安平(今安海)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生。出身官宦世家,祖父黄伯善,嘉靖十九年举人,浙江衢州府同知,权摄知府事,有政声;父黄宪清,嘉靖四十三年举人,广东廉州司马,以廉洁勤政见称。汝良从小知书好学。万历...[详细]
黄润堂(1885~1942年) 黄润堂,字励身,号恥庵,泉州城区灵慈宫沟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15岁起,先后当笔店学徒、南货店店员。19岁,父去世,兄弟相继罹时疫殁。其母忧患致痨,终不治而逝。由是润堂立志学医,转充中药店学徒。日间配药,留意名医处方,探询患者病情,服药效果;夜自学...[详细]
黄若金,又名毓卿,城郊乡前山村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出生。若金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口才甚佳。因家贫只念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字,却能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年青时在霞浦县城当过伙伕和杂役,适逢福州一位评话先生到霞浦献艺,他听后受到启发,把自己看过的小说故事编成群众口语的七字句,开始说书生涯。他说书...[详细]
黄盛明 (1893~1953) 外号坜埔二,人称“阿二司”,坂东镇坜埔村圳墘厝人。少年时期跟随上四都(今三溪乡)名木匠绰号“上洋六”学艺。出师后,长期从事民间大型民宅、祠堂和公共设施的建筑,技艺超群,成为民国时期名扬县内外的一位“大木”能匠。 木匠造房,要运用许多数学原理。黄盛明心灵...[详细]
黄士杰(1896~1958年),别号西山,和溪乐土人。自幼爱好美术,常仿描书本上的人物、山水、花鸟图像。民国3年(1914年)进入漳州省立第二师范就学,对绘画、音乐十分兴趣,作品名列学校同学前茅。 民国8年9月,黄士杰赴法勤工俭学,进入里昂大学专修美术,兼修音乐。民国13年毕业,获美术硕士学...[详细]
黄师雍 字子敬,闽清县人。少从黄干学,登宝庆二年(1226)进士,调楚州官属。当时李全的谋反意图已暴露,师雍秘密联合他部都统以防变。同时,青图之谋泄露,师雍不为所动,因而受到满朝官员的赞扬。但因没去拜见当权的史弥远,故不得重用,被调往婺州教授学政。师雍平时钦慕徐侨有清廉的声望;徐侨也器重师雍...[详细]
黄寿祺,字之六,号六庵,小南区盐田(今盐田乡中街)人,民国元年(1912年)9月生。幼承家学,民国17年初中毕业,考入省立福州第一高级中学第一分校(后改名理工中学)。翌年,考入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文学预科,后升入本科国学系,民国24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他在中学念书时受老师影响,对地方文献和桐...[详细]
黄淑琮(1906~1934年),学名黄坚,号石卿,福鼎店下筼筜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幼年失怙,由母喻三妹抚养长大。少时聪灵,9岁到秦屿谊父林步蟾家寄读,10岁转店下学堂。民国6年(1917年)进福鼎桐山第一高等小学。民国12年考进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在霞浦)。他学业成绩优异,对书...[详细]
黄淑华(1968~1981年),女,漳浦六鳌龙美村人。1968年11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教育。 1978年9月,黄淑华进入龙美小学读书。在学校中,教师教育她向雷锋学习,做个好学生。黄淑华记住老师的教导,平常不声不响地做好事,经常打扫教室和办公室,村舍邻里有什么困...[详细]
黄树荣(1863~1923年)又名有晬,字作敷,宁德霍童石桥人。16岁应县试入邑庠,以优异成绩名列一等廪生。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诰授朝议大夫,任户部江南司主事。值甲午中日战后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黄树荣面对“庸碌无所见”的京城政界,十分愤慨,毅然辞职归里。 光绪二十九...[详细]
黄淑宗(1906~1934年),学名黄坚,号石卿,福鼎店下乡扆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幼年失怙,由母喻三妹抚养长大。少时聪灵,九岁到秦屿镇谊父林步蟾家寄读,翌年转店下学堂。民国6年(1917年)进福鼎桐山第一高等小学。民国12年升入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在霞浦)。他学业成绩优异,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