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麟 [宋]

  • 郭德麟字邦瑞,一字应之,浦城人。隆兴元年(1163年)中进士,授侯官(今福州市)尉,调信阳(今属河南)摄荆南录事参军。审讯劫盗罪犯时,牵连数十人,主帅要一律惩处,德麟认为不妥,力争之。后调衡州茶陵(今属湖南)丞,改宣教郎、知明州奉化(今属浙江)县。经太守赵粹中推荐,任敕令所删定官,后历任军器、司...[详细]

郭滴人 [公元1907年-1936年,点点滴滴为人民]

  • 郭滴人(1907~1936年),原名尚宾,龙门镇湖洋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于佃农家庭。小学毕业后,迫于生计,弃学前往漳州,在叔父的小杂货铺当学徒。后在叔父资助下就读于厦门集美师范,结识许多进步同学,阅读了《新青年》、《响导》等进步书刊,在校刊和报纸上发表揭露现实,抨击时弊的文章...[详细]

郭凤鸣 [公元1893年-1929年]

  • 郭凤鸣(1893~1929年),字岐山,长汀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小时念过几年私塾,后往归化(今明溪)一糕饼店当学徒。民国七年(1918年)往沙县投奔其兄郭锦棠(时任福建陆军第一旅旅长),十二年(1923年)升为团长,负责沙县防务。十三年(1924年)春,郭锦棠病逝,郭凤鸣继任旅...[详细]

郭公木 [公元1891年-1969年]

  • 郭公木(1891~1969年),又名郭梦熊,字卓如,乳名以焯。清光绪十七年(1891)十月生于斜滩镇的一个书香世家。早年就读于福安三中及省法政学校。民国6年(1917)留日,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专科,获学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福建法政学校教员、省立第三中学校长。与当代名流陈绍珊、卢雁洲、高登...[详细]

郭光灿 [公元1909年-1935年]

  • 郭光灿,又名郭灿、独晃,笔名丁英,南安蓬华人,清宣统元年(1909)山生。幼年随父母侨居缅甸,读书时热心参加当地华侨的进步活动。 民国18年(1929),光灿被英殖民当局逮捕,驱逐回国。先在厦门十三中学念书,后返回家乡山后村,参加郭子仲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活动。因工作需要,返厦门,以福建省...[详细]

郭节 [公元1906年-1932年]

  • 郭节,原名云浓,笔名方浓。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于安溪县崇善里魁斗乡佛仔格。父郭仲诗,清季秀才,塾师。郭节小时得庭训。兄弟三人,排行第二。 民国10年(1921),郭节随亲属往新加坡谋生,当时民穷国弱,海外华侨备受凌虐,他亲身经历,无比愤恨,遂于17年返回家乡,到南安山后学校任教。翌年...[详细]

郭锦堂

  • 郭锦堂郭凤鸣(?~1924年)(1892~1929年) 郭锦堂又名华生、发生,长汀人。民国3年(1914年)前后在将乐、归化(今明溪)一带以打银为掩护,暗中组织地下帮会“哥老会”,后上山为匪。民国7年初被北洋军驻福建李厚基下属张汝清部收编,任福建陆军第一师补充营营长。民国11年投靠王永泉,升...[详细]

郭可诠 [公元1911年-1987年]

  • 郭可诠(1911~1987年),字淞帆,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北京。高祖柏荫、祖曾炘、父则澐均进士出身。民国22年(1933年),天津工商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任天津市政府工务局、商品检验局技士。民国24年,赴法国留学,入格鲁诺伯大学水利工程学院。两年后回国,任天津市工务局技正。抗日战争爆发...[详细]

郭廉 [公元1915年-1942年]

  • 郭廉,原名树干,民国4年(1915年)12月生在福安城内小西门农家。少时敏而好学,幽默风趣,爱好文艺,擅长绘画。民国21年,就读于福安扆山中学,受新思想的影响和教师郑眠石(楚云)的启迪培养,参加“反帝大同盟”。次年加入“共青团”。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工作出色,深受同学和教师的称赞。民国23年春...[详细]

郭梁 [公元1894年-1936年]

  • 郭梁(1894~1936年),乳名杏春,字剑狂。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于福安县城山门下(今莲池街)孝廉第。父郭兆禄,进士出身,曾任兴化府教谕,擅长书法,以左手挥毫,字迹方正遒劲。郭梁幼承家训,善书法,喜绘画,少年时随父到兴化就读于兴化第十中学,并从名画家朱铎学画,画技大进。 民国2年(...[详细]

郭丽琼 [公元1973年-1990年]

  • 郭丽琼(1973~1990年),女,溪南公社甘棠大队(今溪南镇甘棠村)人,1973年2月25日生。1982年,在甘棠小学加入少先队,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做好事和“为灾区人民送温暖”活动,受到学校表扬。 1987年7月,小学毕业后,辍学在家劳动,参加夜校学习,向往雷锋的先进事迹,常对弟妹说:“要...[详细]

郭美丞 [公元1896年-1959年]

  • 郭美丞(1896~1959),字联勋,原籍海澄县浮宫城内社(今龙海县浮宫镇霞郭村),长期侨居印尼雅加达。1916年福建集美师范学校讲习毕业后,先后出任凫溪小学、中学校长,海澄县教育会会长。 1927年应聘为爪哇梭罗华侨公学校长。1929年被推为华侨代表,回国参加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并出席南洋...[详细]

郭庆光

  • 郭庆光,原名云章,龙门镇湖洋村人,清光绪九年(1883)生。庆光自幼勤奋好学,读过几年私塾,岁科考试取得廪生名义。废科举后,考入全闽优级师范理化选科学习二年,毕业后回乡,先后任积山小学、开明小学教员、校长。民国元年(1912)应聘为省立九中教员。苏维埃时期任列宁小学校长、列宁师范教员。以后历任龙...[详细]

郭其祥 [公元1894年-1936年]

  • 郭其祥,乳名发,字仁长,仙夹乡龙湖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父信春,擅长拳术,能治疯伤疾病,在厦门创办春生堂疯伤药酒行,远近驰名,家道遂臻小康。其祥少年时在乡中读私塾,性豪爽,好交游。民国2年(1913),南渡马来半岛,在新加坡、蔴坡之间经商。曾经以扶弱抑强,代抱不平,为当地侨胞所称赞...[详细]

郭三妹 [公元1908年-1941年]

  • 郭三妹,浦城裴墩村杨山头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出身贫苦,做香菇营生。少年时代有侠士气魄,常为穷人打抱不平。民国24年(1935)初,郭三妹在松溪路桥村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他工作积极,立场坚定,斗争性强,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6年春,任中共浦城县渡头区委书记。同年9月,任中共...[详细]

郭舒 [明]

  • 郭舒(生卒年未详),字端庄。明龙溪县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授职行人。为人廉介耿直,遵纪守法,他人不敢求以私事。 天顺五年(1461年),蜀王薨,奉命出使吊唁并谕祭,蜀国赠与金帛,郭舒遵照规定不受。天顺年间,广东右布政使张瑄率兵连破诸“贼”,郭舒奉命到广东慰劳。张瑄馈赠“丸药”50粒...[详细]

郭伟 [明][公元1549年-1619年]

  • 郭伟(1549~1619年),字洙源,又字士俊,回族。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晋江石湖(今属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人。 郭伟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即以文学闻名泉南。万历初,郭伟24岁时参加由李廷机、苏紫溪、郭惟贤等著名学者发起组织的“紫云社”,开展《易》学研究。 郭伟虽学问宏博,然...[详细]

郭渭南 [公元1914年-1934年]

  • 郭渭南(1914~1934年),又名映坤,西陂乡西山村人,民国3年(1914)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入培文学校读书,十多岁便到漳州乐安旅社当学徒。民国18年7月,在漳州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返岩,任县店员工会主席。翌年岩城失守,他随游击队转战农村。民国20年11月被委派到闽西交通总局(设长汀)工...[详细]

郭文焕 [公元1900年-1941年]

  • 郭文焕(1900~1941年),原名培文,化名郭克、李宣南、独流、郭步青,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福安城关南湖。 郭文焕沉静好学,业余学电工。民国11年(1922年)福安开办第一家火力发电厂时,他毛遂自荐当技师,边干边学,终于发电成功,县城第一次有了电灯。他曾自筹资金在家里试行手工织...[详细]

郭文周 [明][公元1512年-1578年]

  • 郭文周,字景复,号东山,福安县城鹿斗(福安城区)人,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月生。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及第,授官中书舍人。不久,任云南道监察御史,他负责监征芦沟桥赋税时,能为民请命,取消加征税银的旧规矩,建立御史台,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负责检视、烙印南北太仆寺所豢养的官马。照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