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福安人物

郭文焕

[公元1900年-1941年]

郭文焕为[公元1900年-1941年]

  郭文焕(1900~1941年),原名培文,化名郭克、李宣南、独流、郭步青,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福安城关南湖。
  郭文焕沉静好学,业余学电工。民国11年(1922年)福安开办第一家火力发电厂时,他毛遂自荐当技师,边干边学,终于发电成功,县城第一次有了电灯。他曾自筹资金在家里试行手工织袜,但因洋货充斥,只好仍回百货店当店员。
  民国16年,郭文焕同北京读书回乡的进步青年取得联系,阅读《新青年》等革命书刊,民国18年在福州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又和陈铁民一道建立“中国反帝大同盟福安分盟”和“中国革命互济会福安分会”,开展反帝-。他利用店员售书之便,将《共产主义ABC》等书,秘密介绍给一些知识分子,并以李宣南的化名,为福州市委传送《红旗》等党内刊物。
  民国19年秋,中共福安县委成立,他任组织部长兼城关区委(后改中心区委)书记,积极在中区一带建立党的组织,发展“革命互济会”和“反帝大同盟”等党的外围组织。翌年创办《星火》月刊,民国21年任中心县委委员。
  民国24年,国民党调集数万兵力“围剿”闽东苏区,革命转入低潮。郭文焕紧密团结同志,教育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革命气节。年底,和陈斯克等人恢复中区临时区委,坚持白区斗争。
  民国25年,他主持成立“斗争委员会”,任书记。民国26年9月重建中共福安县委,任书记。郭文焕辞去店员工作,专事革命活动,他带领十多名党员和进步青年,加入福安“抗敌后援会”,在全县轰轰烈烈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国民党当局仍在“追剿”闽东红军,几经挫折后才不得不同红军谈判。郭文焕奉命积极从中斡旋。其时,中共干部陈斯克、雷美丰正被关押,他乘机向张辅翼提出,要与红军领导人见面,非他俩带路不可,使两人得以获释。闽东国共双方经过多次谈判,终于达成停战协议。
  民国27年2月,红军北上抗日后,他奉命留下坚持斗争,任特委委员、六团后方留守处秘书长。不久,国民党保安二旅袭击留守处,郭文焕等人被捕,经新四军后方留守处主任范式人向陈仪交涉后才获释。后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7月,当选为福建省委委员。9月10日,在与特委成员陈斯克,郭树干赴周宁横坑参加特委会议途中,与国民党保安队相遇而被捕,并被解送省保安处,羁囚三元梅列集中营。他在狱中成立秘密支部,领导狱中斗争。后因身份暴露,受尽严刑拷打,又得重病、受尽折磨,民国30年2月2日在狱中牺牲,时年41岁。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