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暹 [公元1855年-1941年]

  • 张良暹(公元1855~1941年),字晋芝,号横溪山人。金寨县南溪镇人,清朝进士。为金寨众多的历史名人之一。 张良暹一生热心于政事,曾多次受到清廷的财帛之赐。30岁中举,次年赐同进士出身。历任直隶同知、直隶州知州、怀安诸县知县、天津府知府等职。 张良暹在怀安期间,适逢义和团运动爆发,他即...[详细]

张亮侯 [公元1905年-1940年]

  • 张亮侯(1905-1940),又名良培。庐江县大化乡人。民国16年(1927)2月,在国民党安庆市党部工作。民国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7月任中共庐江县委委员。次年1月任县委书记。年底由于庐江南部形势恶化,他一度离开庐南到江西、上海等地,以教学等身份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工作。民国21年7...[详细]

张良士 [公元1899年-1946年]

  • 张良士(1899-1946),南陵丫山人。原籍铜陵,自幼随父学缝纫,受北伐军东征影响,遂萌爱国救民之志。民国19年(1930年)参加湖城农民起义,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铜陵县赤卫队暴-动失败,张奉命转移到本县丫山隐蔽。他以做裁缝为掩护,走门串户,秘密发展党员。民国27年冬,张任丫...[详细]

张良仕 [公元1899年-1946年]

  • 张良仕(1899-1946),本县钟仓乡犁桥街人。12岁随父学做裁缝。民国21年(1932)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秋召集手工业者30余人在石佛山观音庙成立手工业者互济会,开展反压迫、反剥削斗争。民国23年11月,方志敏、粟裕等率北上抗日先遣队由赣西转入皖南,中共铜(陵)繁(昌)无(为)县委组织2...[详细]

张力化 [公元1919年-1972年]

  • 张力化(1919-1972),张台望之子,原名德钦,生于芜湖。少年时人安徽公职学校机械科工读;1939年国民党中央军校十四朝毕业,历任国民党部队连长、营长、团副、中校参谋、国防部预备干部受训处中校人事科长;参加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沙会战和远征缅甸;国共和谈破裂后一度回芜湖闲居,后考入国民党CIC反...[详细]

张鹿宾 [公元1870年-1938年]

  • 张鹿宾(1870-1938),名嘉德,字遯庐,安徽省寿县人堰口人。清末民初书法家、医家。 清同治九年(1870)生。幼读书。 光绪二十年(1894)优贡。任镇黄旗官学汉教习。 宣统二年(1910),钦用七品京官,分农工商部,历充工务司考科额外科员一等。 张鹿宾文学渊博,工力深厚,...[详细]

张鲁德 [清][?-1911年]

  • 张鲁德(?-1911),字沛如,东乡石坑人,上海商团公会会员。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十三日,上海闸北民军起义,鲁德参加稽查硝磺局和进攻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奋勇争先,在 林弹雨中毫无惧色。翌晨,攻克江南制造局,上海光复,而鲁德已身中3弹刃伤6处,救治无效,壮烈牺牲,临终时大呼:“好男儿效命疆场,...[详细]

张纶 [公元1878年-1948年]

  • 张纶(1878—1948年)字石泉,寿县丰庄乡人。幼读私塾,弱冠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回国,在江淮间开展反清活动。三十年(公元1904年)考入安庆武备学堂,卒业后回寿,与王庆云、张汇滔等在城内组织“信义会”。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捐...[详细]

张纶 [唐]

  • 张纶,字大经,宣城县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初知盐山县,后擢监察御史,升光禄少卿,大理寺卿,累官右都御史。 张纶初知盐山就诛除地方豪强,夺贵戚侵占的民田。任监察御史巡视通州时,有一故人携礼物求见,张纶婉谢不见。在大理寺卿任上,兴、襄(今湖北境内)为争滩地,长期不可决,牵连坐狱者达七...[详细]

张明远 [公元1894年-1942年]

  • 张明远(1894-1942),阜阳县行流集小官庄人,中共党员。少时读书勤奋,为人耿直。民国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小官庄支部书记、中共阜太边区委书记、中共太和县委委员、新四军驻阜阳联络员。民国17年(1928)参与领导阜阳“四•九”起义。民国20年,参与领导太和“四•一九”起义的准备工...[详细]

张佩峰 [公元1887年-1950年]

  • 张佩峰(1887-1950),贵池县城内九华街人,幼时念了几年私塾。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张到当涂县协助其叔父料理店务。三十年,张佩峰在芜湖参加了青帮。三十三年,回贵池做画眉鸟生意,直至民国9年(1920)歇业;同年,张开设“东来旅馆”于九华街。 从民国初年起,张佩峰广收青帮门徒。到民...[详细]

张皮绠 [清][?-1873年]

  • 张皮绠(?-1873),张老家北张楼村人,出身贫寒,全家为捻。父亲兄长投在黄旗张正江部下。张皮绠随母在家。张乐行殉难后,张老家一带经常遭清兵抄查,母子不能存身,逃至亲戚家避难。 张宗禹从定远归雉河集,招兵装旗,张母领张皮绠投捻,被张宗禹收为捻童,隶黄旗随营。 同治四年(1865)四月,曹...[详细]

张萍生 [公元1911年-1985年]

  • 张萍生(1911~1985)原名张世谨,六安县马家庵人。民国19年(1930)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时,曾倡建“火车头”足球队,并参加网球队,选入上海代表队与法国队角逐。翌年入上海江南体育专科学校深造,曾参加全国运动会。民国21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在《边事日报》上,发表《在轮船上》、《街头巷...[详细]

张启后 [公元1873年-1944年,清末民初官员,书法家]

  • 张启后(1873-1944),字燕昌,号若曾,安徽泗州(今泗县)泗城人。清末民初官员,书法家。 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生。 光绪三十年(1904),参加殿试,中甲辰恩科二甲第一名进士(金殿传胪)。散馆授编修。授任湖南检察使、陕西榆林知府。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任中华民...[详细]

张芹 [公元1970年-1982年]

  • 张芹(1970-1982),女,本县南坪区半铺乡浍北村王井庄人。出身贫农,幼年就受父母正直、善良品德的熏陶。1979年进浍北小学读书,第二年即加入少年先锋队。她刻苦学习,连续3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张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同学修理板凳,打扫卫生,还在校外争做好事。她和张梅等同学为本村五保...[详细]

张庆初 [公元1892年-1968年]

  • 张庆初(1892-1968),原名正友,徐家集人。上海南洋医科大学毕业,曾任黄埔军校中尉医官;后离职还乡,在六安城开设“庆初医院”,研制“白附子合剂”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有良效,被誉为本县“医术能手”。建国后,张庆初参加县人民医院工作,曾获省人民委员会表彰,历任县医院主治医师、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详细]

张琼 [公元1916年-1984年]

  • 张琼(1916-1984),原名德梦,巢湖市夏阁镇张村人。幼年时读私塾二年、小学一年,在圆山学校初中学习一年转入师范班。她在中共圆山地下党的培养教育下积极要求进步,曾多次协助黄育贤(桂蓬)、李默予、舒正海等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民国26年(1937)秋,张琼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详细]

张汝霖 [清]

  • 张汝霖,字芸墅,号柏园。中圣子。清雍正十三(1735)选贡生,发广东,以知县用。历署余闻、海南县事。劝农,修义学,置义田,自是科名始振。署澄海知县,兼南澳同知。调香山,以母艰归。起署阳春县,除首猾,清冤狱,境内以宁,复调任香山,权澳门同知。后告归。以子焘赠中宪大夫、翰林院侍读。著有《诗文集》30...[详细]

张若震 [清][?-1755年]

  • 张若震。室名静春斋。安徽桐城县人。清雍正元年(1723)举人,初授浙江天台知县,历官至浙江布政使、湖北巡抚。张英之孙,张廷璐之子。曾捐资修建县城东紫来桥,后卒于官署。著有《静春斋杂文》4卷、《静春斋诗》4卷。 生平张若震出身于桐城张氏,其家世显赫,祖父张英、伯父张廷玉皆官至大学士,父张廷璐曾...[详细]

张绍烈 [公元1906年-1979年]

  • 张绍烈(1906-1979),原名张承武,曾用名张健生,萧县桃山区望州乡孟家村人。8岁入塾,后进小学读书。民国14年(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徐州中学,经常与一些激进青年聚集在一起,阅读进步书籍,畅谈国家大事,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同年11月,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带领重兵进驻徐州,士农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