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宿迁市>

张绍烈

[公元1906年-1979年]

张绍烈为[公元1906年-1979年]

  张绍烈(1906-1979),原名张承武,曾用名张健生,萧县桃山区望州乡孟家村人。8岁入塾,后进小学读书。民国14年(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徐州中学,经常与一些激进青年聚集在一起,阅读进步书籍,畅谈国家大事,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同年11月,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带领重兵进驻徐州,士农工商惨遭破孩。张绍烈和进步同学刘振环、郭文耀等人发动群众,控诉军阀 人民的罪行。学校教育主任王觉新是中共地下党员,对他们的斗争表示支持,并加以引导。
  张绍烈初中毕业后,于民国18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附设医科班。19年,在教导第一师二团卫生所任司药。后部队裁军,张绍烈即辞职回家。22年,由邻人梁恒芝介绍,到国民党徐州反日救国会工作,由于他反对-行贿,为官僚政客所不容而被解职。23年,经亲友介绍来五户张集行医,开办“久益发”(九一八谐音)医院,无钱求医者,他送药上门,分文不取,受到人民的信任与尊重。
  民国26年,日军侵华,张绍烈深感国耻民辱,一心想寻取救国救民的道路。27年5月,濉溪沦陷,于铁民、丁茂修、李秉枢等在濉西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他积极靠拢,并免费为游击队员治伤。28年春,经李秉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弃医从戎。3月,中共宿县县委决定把濉西地区的乡队组织起来,合编为相山抗日游击大队,张绍烈任副大队长,日夜活跃在萧宿边境和濉西一带。嗣后,党组织派他回濉西担任宿四区农会主任,并负责全面工作。他带领区队寻机袭扰敌人,还发展一批共产党员,组建了濉西第一个党支部,并任书记。
  民国30年4月11日,宿西县大队和警卫连分别在濉西贺庄桥、黄庄武装叛变,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张绍烈立即率领区队向古城寺、唐寨一带转移。5月12日凌晨,当他辗转到永城西南张彭庄宿营时,突然遭到日军的包围。张绍烈和区长朱继仲指挥区队和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终因敌众我寡,朱继仲和30余名队员壮烈牺牲,仅有少数队员突出重围,张绍烈和11名队员被俘。日军把他们绑赴永城,张绍烈夜间乘日军看守疏虞之际,挣脱绳索,越墙脱险。后随新四军四师主力和豫皖苏边区干部挺进津浦路东开展新的斗争,先后任萧铜县望州区区长和奎河区区长,率领区队深入后敌,在枪林弹雨中日夜与敌人周旋。33年8月,随新四军四师主力打回路西。34年10月,任濉西区区长,领导全区人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努力发展生产。35年7月,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张绍烈带领区队西撤时,在五户张集庙后出其不意地袭击了国民党萧县保安部队,缴获步枪30余支,子弹500多发。后西撤归来,先后任宿西、萧宿县副县长。在震撼中外的淮海战役中,他带领萧宿县民工踊跃支前,日夜奔波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建国后,张绍烈任怀远县县长、河南省夏邑县县委书记、仪封园艺场党委书记等职。1979年12月1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河南周口医院逝世,享年73岁。(濉溪县志)   经历历史事件: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张玉新 (1906~1949) 安徽省淮北濉溪
张凤岐 (1906~1946) 吉林省长春市
张德祥 (1906~1950) 北京市房山区
张世功 (1906~1992)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
张德发 (1906~1965)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
+ 更多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9年)去世的名人:
张传林 (1898~1979) 安徽省宿州
张月潭 (1896~1979) 安徽省六安
张钟祺 (1911~1979) 辽宁省沈阳新民市
张擎 (1916~1979)
张庆波 (1907~1979) 天津市
张镛 (1921~1979)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
+ 更多公元197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