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1858~1899年),又名文淑,字绣桥,商山人,是晚清女诗人。 她生于书香门第,幼受家庭熏陶,爱好吟咏,对词学深有造诣,所作集句《苏幕遮》,妙语天成,时人谓为堪与易安居士词相媲美。程淑与其丈丈合撰的《麝尘莲寸集》4卷,全书15万字,共284首156调,系集宋、元、明人词作成句而成。由...[详细]
陈光烈(1900—1933)。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带头开展抗租、抗税、抗夫、减息斗争。1929年霍山春荒,他率领赤卫队和群众扒地主的粮食,同地主展开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不久,他由赤卫队队长提升为纵队队长。1930年6月1日,他率队包围匪徒魏营驻所,一举摧毁魏营。1933年,他在淠河东境一带...[详细]
平江伯--陈圭以荐出镇两广。封川寇起,圭督诸将往讨,擒其魁,俘斩数千,加太子太保。复平柳庆及贺连山贼,加太保(正一品),廕一子。安南范子仪等寇钦、廉,黎岐贼寇琼厓,相犄角。圭移文安南,晓以利害,使缚子仪,而急出兵攻黎岐,败走之。-,复廕一子,加岁禄四十石。 圭能与士卒同甘苦,闻贼所在,辄擐甲...[详细]
程侠(1894~1985年),县城文昌坊人,出生于中医世家。2岁丧父,幼年随祖父侨居南昌。后考入南昌义务女校,品学俱优,越级考入高小,得校长蔡敬襄赏识。 民国3年(1914年)4月,程侠去景德镇崇文女校试教,与当时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的黄炎培相识,途中结伴,吟诗作画,黄炎培即兴为程侠画稿题有七...[详细]
程贤德(1907—1930),幼年在匡黄冲读书,1925年在管家渡第三高等小学求学。1926年在家乡教私塾。不久,参加舒传贤组织的“学术研究会”、农民协会。与余东平、张维衡经常在一起进行革命活动,对东北乡的农 动、人民武装的建立和发展,曾作出一定的贡献。1930年6月,受党组织的派遣,往六安,苏...[详细]
程希敏(1917~1940),民国6年(1917年)出生在大化坪镇。在管驾渡第三高级小学读书时,受进步思想影响,阅读了革命理论书籍,提高了思想觉悟。他经常对象里人说:人要看远些,不能嫌贫爱富,穷不能穷到底,富不能富一生,将来一定会变,到那时,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男女都一样,等等。27年,参加...[详细]
程学禄(1907—1933),男,安徽霍山人,参加国民革命,后任赤卫队指导员、团长、皖西北道区军事委员等职,革命烈士。 出生于医生世家。13岁时入学,共读8年私塾,有一定的文化修养。1927年3月曾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第一师第三旅驻霍运输队工作,后随-战六安、霍邱、寿县、安庆、湖北等地。...[详细]
程祖洛(1776-1848年),字问源,号梓庭,安徽歙县人。 个人经历嘉庆四年(1799年),程祖洛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洊迁郎中。谙练刑名,为仁宗所知。京察记名道府,久未外简,以截取铨授甘肃平凉知府。部臣请留,诏斥规避边远,撤销记名,留部永不外用。久之,擢内阁学士。寻授江西按察使,迁湖南布政...[详细]
陈鹤年(1913—2000)安徽怀宁人,是陈独秀最小的一个儿子。陈鹤年与三个哥哥陈延年、陈乔年和陈松年是同父异母兄弟,与姐姐陈子美为一母所生,母亲高君曼,妻子许桂馨。在北大读书期间是当时北平的“三大学生领袖”之一。还加入了地下共产党,成了一名预备党员。后投奔北京西山游击队,负责电报的收发工作和人...[详细]
陈焕友(1904——1975),金寨县古碑人,全国林业劳动模范。 陈焕友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乡的崇山峻岭,培育了他憨厚、朴实、勤劳的性格,也练就了一副硬朗的身骨,人称“陈大架子”,力气过人,对山林有着特殊的感情。解放前,在为地主老财栽杉植树中,度过了大半生。1954年,担任初级社副社长,...[详细]
陈锦华(1929年7月~2016年7月2日),男,汉族,安徽青阳人,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函授专修科、政治经济学专修班和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毕业,大专文化。 人物履历1946年至1949年5月,在上海第一印染厂艺徒训练班学习。 1949年至1952年,...[详细]
陈峻青女,当代作家。1972年生于马鞍山市。1993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动力系,先在马鞍山市万能达发电厂工作,后辞职自由作家,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恒温》、《卓文君雪夜私奔》、《汉武帝与阴丽华》、《平阳公主与卫青》、《歌女皇后卫子夫》、《沙陀王》、《梁山伯与祝英台》、《千寺钟》、等长篇...[详细]
陈礼宽(1913-1999)安徽萧县人,陈礼宽是马鞍山市第一届人民政府市长、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二届委员会副主席。1939年元月参加地方抗日游击队,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文化教员、吴集乡农会主任、临淮乡乡长,洪泽县县委秘书、组织部副部长,洪泽县城湖区区委书记,洪泽县委宣...[详细]
平江伯--陈锐成化初,分典三千营及团营。寻佩平蛮将军印,总制两广。移镇淮阳,总督漕运。建淮河口石闸及济宁分水南北二闸。筑堤疏泉,修举废坠。总漕十四年,章数十上。日本贡使买民男女数人以归,道淮安。锐留不遣,赎还其家。淮、扬饥疫,煮糜施药,多所存济。弘治六年,河决张秋,奉敕塞治。还,增禄二百石,累加...[详细]
陈松年(1910—1990),陈独秀的第三子。与哥哥延年、乔年为一母所生。他一生经历太多太多的苦难和不幸。刚出生父母离异,17岁时哥哥延年被害。解放后又因父亲的身份而受牵连,直到粉碎“-”后才过上了平凡的安顿日子。 难童年当他1910年出生在安庆时,父亲陈独秀已离开安庆与他的小姨也是后来的继...[详细]
陈涛(1920-1941),女,原名余素芳,字冰梅。民国9年(1920)生于安徽省霍丘县一个贫农家度,姐弟5人,她排行第二,自幼聪慧伶俐,因家庭贫困,只给她一人上学。14岁时,由于她成绩优异,考入陆耿女子中学。一次,放学途中,见一女孩落水,她和同学刘斌下河奋力抢救,使女孩脱险。 刘斌是她的挚...[详细]
平江伯--陈王谟佥书后军,出镇两广。贼张琏反,屠掠数郡。王谟会提督张臬讨平之,擒斩三万余。-加太子太保,廕一子。万历0镇淮安,总漕运,入掌前军府事。 卒,赠少保(从一品),谥武靖。传至明亡,爵绝。...[详细]
陈锡炳(1905年~1941年),六安县城西人,出身贫农家庭,由于叛徒告密,中共六安县工委机关遭到破坏,陈锡炳被捕。在监狱中一年多时间,敌人使用各种残忍手段,严刑逼供,陈锡炳用革命意志和生命严守党的机密,1941年秋瘐死狱中。 陈锡炳自幼帮工,1927年冬秘密参加农协会,1929年初加入中国...[详细]
平江伯--陈熊正德三年出督漕运。刘瑾索金钱,熊不应,衔之。坐事,逮下诏狱,谪戍海南卫,夺诰券。 熊故黩货,在淮南颇殃民。虽为瑾构陷,人无惜之者。瑾诛,赦还复爵。 卒,无子。再从子圭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