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六安人物

陈涛

[公元1920年-1941年]

陈涛为[公元1920年-1941年]

  陈涛(1920-1941),女,原名余素芳,字冰梅。民国9年(1920)生于安徽省霍丘县一个贫农家度,姐弟5人,她排行第二,自幼聪慧伶俐,因家庭贫困,只给她一人上学。14岁时,由于她成绩优异,考入陆耿女子中学。一次,放学途中,见一女孩落水,她和同学刘斌下河奋力抢救,使女孩脱险。
  刘斌是她的挚友,其父母包办婚姻,要将其嫁给一地主少爷。她获悉后,对刘的父母婉转陈辞,指出包办婚姻的害处,一面鼓舞其坚强起来,在她支持下,刘斌挣脱了封建婚姻的枷锁,踏上革命征途。
  民国29(1940)5月,陈涛光荣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响应中共中央开辟苏北(江苏省滨海县)抗日根据地的号召,参加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教导大队学习,后随八路军五纵队奔赴盐阜区,在阜宁县硕集区槁 工作,不久,调任阜宁县二区(东坎一带)工委书记,在郭集(今陈涛乡,陈涛村)、王油坊一带,走村串户,宣传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活动,她不论到哪里,主动帮助群众家抬水、洗衣、做饭,和与地群众亲如一家人,大家都称她是八路军派来的好干部。
  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陈涛在王油坊组织农救会,以巩固抗日民主政权,还组织了一支近30人的革命武装--青年队,武器不足,她发动地方开明士绅借 、献 ,在士绅王慕韩带头献 的影响下,经十余天的努力,计筹集 40多支,武装了青年队。
  陈涛带领青年队出操、练武,唱抗日歌曲,学军事知识,上革命理论课,使青年队很快成为一支坚强的抗日武装。士绅王慕韩也因此受感动,愿为抗日救国效力,经常赞扬陈涛文武全才。
  在抗日形势迅猛发展中,玉油坊一带的 地主,如坐针毡,对陈涛更加仇视,欲置死地而后快,一场蓄谋已久的--事件终于发生。
  民国30年(l941)9月4日深夜,戴滩的 地主王慕昭勾结顽常备二旅中队长孟藩。带领100余人,向陈涛和青年队住地一一王崇岳家包抄过来,青年队内部的叛徒陈绍武、朱德清、徐荣打开大门,让顽军鱼贯而入,陈涛等奋起还击,困寡众悬殊,21岁的陈涛和张崇山队长等人,均光荣牺牲。党和政府为悼念陈涛将原糜滩区戴滩村改为陈涛村。
  今滨海县陈涛乡也因纪念陈涛烈士而命名。
  
同年(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