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 [宋][公元1137年-1181年,东南三贤]

  • 吕祖谦(1137~1181) 南宋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复中博学鸿词科。授太学博士,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他主张明理躬行,治经史在于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在文学上则力求融合...[详细]

马和之 [宋]

  •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工部侍郎。擅画人物、佛像、山水。师吴道子,时称“小吴生”。不为时风所缚,自创一格。笔法萧散飞动,风致飘逸。马和之: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擅长画人物、佛像、山水。他的人物画受吴道子、李公麟影响而又有所变化,能独创一格。中国传统人物画衣纹...[详细]

毛滂 [宋][公元1064年-1125年]

  • 毛滂(1064~?)北宋词人。字泽民,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元□中为饶州司法参军。曾受苏轼赏识,荐之于朝。绍圣间为衢州推官。元符元年(1098)改授武康县令。居舍名尽心堂,改建易名为东堂。狱讼之暇,吟咏其间,因以为号。崇宁、大观间为祠部副郎。宣和初以言语得罪,贬真定通判。蔡京当政时,他...[详细]

毛际可 [清][公元1633年-1708年]

  • 毛际可(1633~1708) 清代词人。字会侯,号鹤舫,晚号松皋老人。 遂安(今属浙江)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河南彰德府推官,改知城固,调祥符令。康熙十七年(1678)举博学鸿词科不第,回任。不久以事罢官,返里读书著述。毛际可生当明末清初,与同时毛奇龄、毛先舒皆浙江人。有三毛之...[详细]

茅坤 [明][公元1512年-1601年,明代散文家、藏书家]

  •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详细]

毛奇龄 [清][公元1623年-1716年]

  • 毛奇龄(1623~1716) 清代学者、文学家。曾名□,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等等,以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末廪生。清兵入关后曾参与南明鲁王军事,鲁王败后,化名王彦,亡命江湖十余年。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二十四年...[详细]

马晓春 [中国第一个职业围棋世界冠军]

  • 马晓春,中国绍兴嵊州人,围棋名手,20世纪90年代中国围棋领军人物,曾创下中国围棋“名人战”十三连霸记录;中国第一个职业围棋世界冠军,曾出任中国围棋队总教练之职。 马晓春9岁开始学棋,10岁进体校,12岁进集训队。获第5届、第7届中日围棋“名人战”优胜,第7届、第8届、第9届中日“天元战”优...[详细]

马一浮 [公元1882年-1967年,现代国学大师]

  •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详细]

马远 [宋][公元1140年-1225年,南宋四家]

  •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浙江杭州人,南宋画家。马远善画山水,幼承家学,后学李唐。他的画以峭拔简括见长,下笔遒劲严峻,设色清润。远山奇峭,近石方硬,除大斧劈皴外还运用方头尖尾的钉头鼠尾皴;画树干用焦墨,“瘦硬如屈铁”,多横斜曲折之态;画枝叶用水墨,“披拂如柔丝”,楼阁大都运用界尺,而加衬染。构图多作...[详细]

马臻 [明]

  • 马臻,字叔荐,东汉会稽山阴人,一说茂林人。永和五年(140)任会稽太守。时治所山阴,水涝为患,民无所依。为兴利除害,经艰辛考察,制定总纳会稽山北部36源之水为湖之宏伟规划,发动民众,以工代赈,主持修建东至曹娥江,西至钱清江,全长127里,周358里之鉴湖水利工程。工竣,使整个会稽山北部平原免遭...[详细]

孟郊 [唐][公元751年-814年,唐朝诗人]

  • 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今德清武康镇清河桥)人。生于昆山(今属江苏),少时居嵩山读书。及长,在湖州参加诗僧皎然组织的诗会,刻意吟咏。性狷介,与韩愈交谊颇深。唐贞元七年(791)秋,在湖州举乡贡。十二年始中进士。时作《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详细]

倪元璐 [明][公元1593年-1644年,明代书法家]

  • 倪元璐(1593~1644),明代书法家,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崇祯十五年任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著有《倪文贞集》。工书画,擅长行、草书。他的用笔和黄道周有相似之处,风格上黄道周偏于遒丽,而倪元璐侧重奇伟。倪元璐书法是由学颜真卿而上溯王羲之、王献之,突破了明末柔媚的书风,创造了具有强烈个性...[详细]

潘天寿 [公元1897年-1971年]

  • 潘天寿(1897—1971),乳名权,原名天谨,学名天授,后改名天寿,字大颐,早年号寿者、阿寿,晚号雷婆头峰寿者、颐者等,宁海回浦乡冠庄村人。幼喜习画,临《芥子园画谱》。1915年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得李叔同、经亨颐诸师教益。1923年执教上海女子职业学校,求教国画大师吴昌硕,受器重。后入...[详细]

彭孙□ [清][公元1631年-1700年]

  • 彭孙□(1631~1700) 清代诗人。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海盐(今属浙江)人。顺治己亥(1659)进士,康熙己未(1679)召试博学鸿词,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掌院学士。彭孙□才藻工丽,存诗1500首,多应酬、纪游、抒情、咏物之作,如《松桂堂集》第33卷全是咏花...[详细]

彭孙矞 [清][公元1631年-1700年]

  • (1631~1700) 清代诗人。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海盐 (今属浙江)人。顺治己亥(1659)进士,康熙己未(1679) 召试博学鸿词,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掌院学士。彭孙□才藻工丽,存诗1500首,多应酬、纪游、抒情、咏物之作,如《松桂堂集》第33卷全是咏花诗,...[详细]

蒲华 [清][公元1839年-1911年,清末海派四大家]

  • 蒲华(1832—1911),原名成,字作英,又字卓英、竹云、竹英,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嘉兴人。与任颐、吴昌硕、虚谷同为清末海上画派先驱。父辈在嘉兴城内卖饺子为业,家境贫寒。幼年由外祖父教读,数年之间即能文。后从师林雪岩,习八股帖括之学。清咸丰三年(1853)秀才。因家贫无钱继续读书求取功名,遂...[详细]

钱倧 [宋][公元929年-976年,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第四任君主]

  • 钱倧(929—976年),原名弘倧,字隆道,钱元瓘第七子。后晋开运四年 (947年)六月,钱佐卒,钱倧承袭王位,为忠逊王。钱倧性刚严,即位后,亲自整饬军纪,大阅兵于碧波亭,并怒斥内衙统军使胡进思干预政事。钱倧与何承训、水丘昭券商议驱逐胡进思。水丘昭券认为胡进思“党盛难制,不如容之”,钱倧犹豫不决...[详细]

钱俶 [宋][公元929年-988年,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

  • 钱俶(929—988),原名弘俶,字文德,临安人。钱元瓘第九子,钱倧弟。10余岁时即任内衙诸军指挥使、检校司空。忠逊王钱倧继位后,特将其从台州招回,参加主持相府工作。后晋开运四年(947),钱俶出镇丹邱归,胡进思等废忠逊王,迎钱俶于南邸,促其即位。钱俶谦让再三,并说:“务必保全吾兄,方能受命,否...[详细]

钱镠 [五代十国][公元852年-932年,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少年时曾为私盐贩,后投军,唐乾符年间为石镜将董昌的部校,后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翦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势力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详细]

钱杜 [清][公元1764年-1844年]

  • 钱杜:(1764-1844) 清画家。初名榆,字叔美,号松壶、壶公、卍居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擅画山水,学文徵明工细一路,初自文伯仁入手,又上溯赵令穰、王蒙诸家,笔墨妍细,中带生拙,所作青绿山水,有装饰味。兼精墨梅,并能画人物、士女、花卉。亦工诗文,所著有《松壶画赘》、《松壶画忆》等。钱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