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人物

蒲华

[清][公元1839年-1911年,清末海派四大家]

蒲华为[清][公元1839年-1911年,清末海派四大家]

  蒲华(1832—1911),原名成,字作英,又字卓英、竹云、竹英,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嘉兴人。与任颐、吴昌硕、虚谷同为清末海上画派先驱。父辈在嘉兴城内卖饺子为业,家境贫寒。幼年由外祖父教读,数年之间即能文。后从师林雪岩,习八股帖括之学。清咸丰三年(1853)秀才。因家贫无钱继续读书求取功名,遂耽于艺事,不图仕进。岁试时尝一题作两篇,不耐缮楷书,以文稿交换,由他人代缮写。性喜交游,与吴世晋等结鸳湖诗社,联吟唱和,放浪形骸。妻缪昙(又名晓花)亦善书画,伉俪情笃。清同治二年(1863)秋,缪昙病故,遗一女。蒲华丧妻后,即离家出走,游历宁波、台州,一度在太平(温岭)、海门等县作幕僚,因厌恶官场应酬,自行弃职。此后寄居寺庙,卖画为生,并以诗文会友,结交当地文人、书画家,创作了许多书画作品。十年,在苏州结识吴昌硕,引为知音,相交达40年之久。蒲华的艺术个性和艺术见解,对吴昌硕影响颇大。光绪七年(1881)春去日本,夏归国,其作品名噪日本画坛。先后绘《海天长啸图》、《海天旭日图》以记此行。二十年冬定居上海,结束浪迹江湖、寄食友朋的生涯。寓所在登瀛里(今上海市汉口路与西藏路之间),因左右是伎院,自榜其居为不染庐。又因近邻有外国人墓地,曾自书春联曰:“老骥伏枥,洋鬼比邻”。室名九琴十研斋,藏有古琴佳砚。宣统元年(1909),上海书画界同人创设书画善会,列名发起人之一。三年夏,蒲华于醉眠中去世,一说因假牙脱落,梗塞气闭而死。身后萧条,赖吴昌硕、何熙伯等料理丧事,归葬嘉兴。吴昌硕还为之书写《蒲君墓志铭》(常熟沈汝瑾撰、虞山赵石刻),刻成后未及入葬,乃嵌于南湖烟雨楼鉴亭墙上。
  蒲华画风早年效法同县周闲(1820—1875,字存伯,一字小园,号范湖居士,善画花卉,尤工篆刻,绘有《范湖草堂图》、《岁寒图》等,著有《范湖草堂诗文稿题画诗》),后逸放恣肆,不宗一家,山水花卉无不精妙。其绘山水画,早年笔墨浓郁密致,壮年渐趋奔放,墨沈淋漓,擅用湿笔,粗而不犷,独辟蹊径。花卉中画竹最多,笔墨酣畅,神韵高妙,一干通天,叶若风雨。书法早年学、魏碑、古篆,小楷甚工;中晚年多作行草书,超迈古人。其书作笔走龙蛇,势若惊涛。自谓“学吕洞宾、白玉蟾”神仙之作。蒲华的书画反映了突破传统的时代精神,富创新。身后逐渐为人器重,获得很高评价。
同年(公元183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