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僧垣 [隋][公元499年-583年]

  • 姚僧垣(499—583),字法卫,吴兴武康(今德清县武康镇)人。24岁始学医,梁武帝召入宫考试,应对自如,任左常侍。历任骠骑庐陵王府田曹参军,大医正,加文德主帅直阁将军等职。梁武帝病,欲服大黄,阻谏不听,终无救。后梁元帝病,众太医均力主用平药,惟僧垣主张“非用大黄,必无差理”,服后愈,赐钱百万。...[详细]

姚思铨 [公元1915年-1943年]

  • 姚思铨(1915—1943),笔名万湜思,桐庐白鹤乡板桥(今石阜镇板桥村)人。自幼好学,人称神童。1931年考入杭州师范学校。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救亡运动,联络同学,组织“白煤学社”,定期出墙报,报道学生的爱国斗争,宣传争民主、反-的进步思想。还秘密建立读书会,向同学介绍进步书刊。杭州-司令部发觉...[详细]

姚文田 [清][公元1758年-1827年]

  • 姚文田(1758—1827),字秋农,归安(今湖州)人。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高宗至天津,以举人诏试,得第一,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嘉庆四年(1799)中状元。六年至十八年,历任河南、广东学政、侍讲,并多次充乡试正考官。十八年迁国子监祭酒,入直南书房。不久,迁少詹事,充文渊阁直阁事。又升...[详细]

姚学塽 [清][公元1766年-1826年]

  • 姚学塽(1766—1826),字晋堂,一字镜塘,归安(今湖州)人。清嘉庆元年(1796)进士,官内阁中书,时和珅为大学士,按清例,内阁中书要对大学士行弟子礼,学塽耻于以和珅为师,弃职归家,和珅事败,才入京供职。后转兵部主事。一生耿直清廉,不附权贵。在京供职,不带亲属,独居僧寺破庙,生活简朴,拒受...[详细]

姚勇忱 [公元1880年-1915年]

  • 姚勇忱(1880—1915),一作永成,别署永贞,名弋仲,又名志强,吴兴(今湖州)织里人。南社成员。初在上海学理化,能造 ,因而得以结识鉴湖女侠秋瑾。应秋瑾之邀,至绍兴徐锡麟创办的大通学堂任职。又加入光复会,和王金发等密谋起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大通学堂遭清...[详细]

姚觐元 [清]

  • 姚觐元(生卒年未详),号彦诗,晚号复丁老人,吴兴(今湖州)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由部郎官至四川川东道、广东布政使。家学渊源,好金石,工小篆,兼工古文辞,旁及印刻绘画之事。搜集古书不下数万卷,多宋元刊本及名人精校之本,建“尺进斋”藏书楼。晚年寓居苏州,专以校刻书籍,钩摹金石为娱。刻书...[详细]

姚虞琴 [公元1867年-1961年]

  • 姚虞琴(1867—1961),名瀛,字虞琴,号景瀛,仁和亭趾(今属余杭)人。自幼潜心习诗作画,精鉴藏,尤以写兰,蜚声江南。早年习科举未第,曾在湖北水泥厂、造币厂工作25年。1916年到上海公茂盐栈当协理,与画家陈夔龙、程十发、陈祖香、吴昌硕等交往甚密,常聚会“海上题襟馆”,或挥毫论艺,或诗歌酬唱...[详细]

姚振宗 [清][公元1842年-1906年]

  • 姚振宗(1842—1906),字海槎、金生,绍兴陶家堰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舜辉,湖北潜江县典史;父仰云,字秋墅,清咸丰间以道员总司江北粮台。振宗少年即好读书,博览群书,考究学问,常询父旧事佚闻。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袭浙东,仓皇奉祖母避地江北,先后到江苏泰州、兴化、扬州等官所侍父6年...[详细]

叶翥 [宋]

  • 叶翥(生卒年未详),字叔羽,青田(今属景宁)鹤溪人。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任户部长二,前后八年。时会稽赋税负担奇重,民苦,翥奏准减免绢3万余匹,民得稍宽。庆元二年(1196),自吏部尚书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四年,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后以观文殿学士辞官,赐爵卫国公。...[详细]

叶蓁 [清][公元1743年-1786年]

  • 叶蓁(1743—1786),字履仁,号栗坨,东阳玉山十栗堂(今属磐安)人。幼年记忆力强。16岁随祖父安至绍兴,每天到书肆看书,通经史诸子百家。曾登越王台,题壁诗中有“可叹兴亡无定局,豢吴即是沼吴人”句,识者料其必将以诗名世。后为周旭祥家塾师,得披阅周家丰富藏书,不问寒暑,几废寝食。精于韵学。清乾...[详细]

叶艾子 [公元1907年-1972年]

  • 叶艾子(1907—1972),乳名呆子,建德更楼乡湖岑畈(今属新安江镇)人。1956年评为浙江省水利劳动模范。 1955年,叶艾子任湖岑畈村水利委员。他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带领群众兴修水库。本村的甘溪有条堰坝,年修年塌,群众失去修复信心。他想出办法用大树串坝身,到水底搭坝台,再砌上大石块,把这...[详细]

叶秉敬 [明][公元1562年-1627年]

  • 叶秉敬(1562—1627),字敬君,号寅阳,西安县城(今柯城区)人。秉性好学,幼通经史。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历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守开封府,提督河南学政、江西布政使司、大中大夫、右参政等职。清廉公正,誉称“明可照肝胆,精可析秋毫”。学问淹通,多处讲学,编有《字孪》、《千字说文》、《韵...[详细]

叶澄衷 [清][公元1840年-1899年]

  • 叶澄衷(1840—1899),原名成忠,镇海庄市叶家人。世务农。6岁丧父,少读私塾,未及半年辍学。17岁驾舢板于黄浦江上,贩卖外轮所需杂具,粗懂英语。某日拾得西人所遗皮包,内藏贵重物件,伺还原主,又拒酬金,失主感动,邀他协营五金业。越数年,渐有积蓄。清同治元年(1862),于上海虹口开设顺记五金...[详细]

叶春 [明][公元1367年-1433年]

  • 叶春(1367—1433),本姓林,字景旸,海盐大易乡(今属平湖)人。明洪武间为海盐县胥吏,后历任礼部郎中、两淮盐运使、调福建参政。仁宗即位,受命巡视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宣德初,又奉命随大理卿胡概巡视江浙,为政清廉,百姓称道。三次莅临浙西,时嘉兴府属县仅嘉兴、海盐、崇...[详细]

叶樊 [清][公元1791年-1836年]

  • 叶樊(1791—1836),字季卫,号槿圃,余姚县城人。初为候选县丞,后绝意仕途。多次倡捐募,赈济县内灾民。好土木营建,尤长桥梁建筑,相继督造修建余姚东门外皇山桥(今改建混凝土闸桥)、跨舜江的通济桥(今存,为余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城石巍桥(今河填桥废)、转良桥(今称最良桥)。又捐资3万缗,...[详细]

野夫 [公元1909年-1973年]

  • 野夫(1909—1973),原名郑育英(毓英),又名绍虔,字诚之,30年代初以EF(野夫)为笔名,后遂以野夫行世,乐清万岙乡寺岭村人。小学毕业即在家自学绘画,后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毕业于上海美专。30年代初在上海先后参加一八艺社、春地画会、野风画会、铁马版画会、上海绘画研究会、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详细]

叶恒 [明]

  • 叶恒(生卒年未详),字敬常,鄞县人。元至元元年(1335)任余姚州判官。姚北濒海,海堤常溃,恒查勘圮堤,见溃决多为土堤,与乡老计议改土堤为石堤,又请免姚北乡民其他科徭,以悉力筑堤。筑堤前浚河渠,复废湖,以通运石水路。分筑堤民工为15所,每所设程督,亲自往来巡视。至正元年(1341)堤成,长212...[详细]

叶景葵 [公元1874年-1949年]

  • 叶景葵(1874—1949),字揆初,别署卷庵,清仁和(今杭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光绪二十四年入通艺学堂,学习英文、数学,研求新知识,致力探究改革富强之道。中进士后,放弃入翰林之选,自愿赴长沙,入湖南巡抚赵尔巽幕下,掌理财政、商矿、教育三门文案。三十三年随赵尔巽至沈阳,任盛京部文...[详细]

叶均 [公元1916年-1985年]

  • 叶均(1916—1985),文成双桂乡人。少时,从显本法师学佛经。后在瑞安岑岐宝坛寺、宁波观宗研究社、杭州云居山佛学研究院、天台研究社等处研究佛学。抗日战争时期,进当时全国佛教界最高学府重庆汉藏教理院深造。1943年被院方派往合江县法王佛学院任教,1945年转任成都十方堂佛学院教席,1946年被...[详细]

叶李 [元][公元1242年-1292年]

  • 叶李(1242—1292),字舜玉,又字太白,富阳庆护里(今环山乡)人。少聪慧,性耿直。20岁人太学读书,与朱清相友善。 景定五年(1264),蒙古忽必烈率部南侵,宋遣贾似道领兵抵御。适值蒙哥汗战死,忽必烈急于北归争夺王位,鄂州之围竟解。贾似道谎报战绩,据为己功,骗取朝廷信任,高踞相位,植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