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撰 [清][公元1678年-1758年]

  • 陈撰:(1678--1758),字楞山,号玉几、玉几山人,鄞县人,居钱塘,以书画游江淮间,遂流寓扬州。初主銮江项氏,项氏中落,又馆于筱园主人程梦星,晚年江都江鹤亭延之入康山草堂,直至终岁,是〖扬州八怪〗中唯一不以卖画为生的画家。乾隆元年(1736)被荐举博学鸿词科,拒不应试。为人品性孤洁,不原与...[详细]

陈卓 [清][公元1634年-?]

  • 陈卓:(公元1634年─?),字中立,晚号纯痴老人,清代画家。北京人,长住江苏南京。他善长画青绿山水,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入微,设色清丽淡雅,令人心旷神怡。传世作品有:《云山青嶂图》轴(落款“七十六纯痴老人”),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青山白云图轴 ...[详细]

仇英 [明][公元1506年-1555年,明四家,明朝画家]

  • 仇英(约1506—约1555),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人山水学赵伯驹细润风骨劲峭明代四大画家,沈周,文征明、唐伯虎三人,在一般的论画书籍之中,对于他们,多具有丰富的、可信的资料记录着,独有仇十洲(名英,字实父,亦作实甫,号十洲,又号十洲仙史)。一家是最感缺乏,照理,十洲既然在美术史的地位上与上述三...[详细]

储光羲 [唐][公元706年-763年]

  • 储光羲(约706—763年),山东兖州人。唐代诗人。其诗以描写田园山水著称。为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储光羲于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与崔国辅、綦毋潜同榜。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详细]

刘交 [汉][?-前179年]

  • 刘交(?―公元前179年),字游,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刘太公第四子,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母太上皇后李氏,西汉诸侯王。 刘交天性好读书,多才多艺,少时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刘邦为沛公时,刘交与萧何、曹参等俱从军至灞上,封文信君。刘邦即皇帝位,封刘交为楚王。刘交到楚国...[详细]

崔国辅 [唐]

  • 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与储光羲、綦毋潜同榜。任山阴尉。应县令举,授许昌令。天宝初,入朝为左补阙,迁礼部员外郎,为集贤直学士。天宝十一载(725),京兆尹王□因罪被杀,他是王的近亲,受到株连,贬晋陵司马。在晋陵3年,与陆羽酬唱往还,品评茶水,...[详细]

戴煌

  • 戴煌,原名戴澍霖,阜宁县沟墩镇人,生于1928年2月12日。盐阜抗日根据地初开,他在小学读书任儿童团长。1944年那年他十六岁,就参加了苏北文工团,并于同一年入党。1947年调入新华社苏北前线支社做记者。当年8月在解放叶挺城(盐城)战役中,他和陈清伦、胡捷一道随军采访,亲历解放军战士与守...[详细]

戴叔伦 [唐][公元732年-789年,唐朝诗人]

  •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说字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大历时,曾应刘晏之召,在其盐铁转运使府中任职。建中元年(780),任东阳县令。此后几年,在唐宗室李皋的湖南观察使、江西节度使幕中。后任抚州刺史。贞元四年(788),改任容州刺史,兼容管经略使,在任上去世。他在任地方官...[详细]

戴天伦 [公元1903年-1938年]

  • 戴天伦(1903—1938),名曰阶,字天伦,阜宁县施庄镇戴坎人。少年在戴氏宗祠小学读书,毕业后,得到宗祠赞助,先入江阴南菁中学,后入东南大学就读。1924年离开东南大学,进孙传芳创办的五省联军军官学校。孙传芳被北伐军击溃后,戴天伦随军校北撤至天津。军校毕业后,戴在联军服务一段时间,1929...[详细]

丁莲峰 [清][公元1851年-1915年]

  • 丁莲峰(1851~1915)字莲年,灌云县板浦人,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拔贡生后钦赐举人,时为海州知名学者,在经学、史学方面均有造诣。因受康梁变法影响,思想开明先进,力主废科举、行新学。时邀板浦地方有声望之绅董。会同有识之士研讨新旧学制之利弊,共识地方兴旺发达必以新学为导,深得官私鼎力支持...[详细]

丁文江 [公元1887年-1936年]

  •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米巷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地质学双科毕业。1911年回国后,去北京廷试,中进士,后任教于南洋中学。民国二年任国民0农商部矿政司,地质科长,建议创设了地质研究所任所长,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地质人才;创设了地质调查所,任所长,荜路蓝缕开创了中国的地质调查,堪称中...[详细]

丁西林 [公元1893年-1974年]

  • 丁西林(1893-1974)原名燮林,字巽甫。1893年9月29日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1913年毕业于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1914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归国,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抗战开始后,随研究所西迁昆明。1940年到香港。香港...[详细]

董开基 [清][公元1867年-1911年]

  • 董开基(1867-1911) 灌云县下车乡董艞村人,辛亥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前,曾充任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部下镳师兼教习,亦曾在驻镇江清军统领、缉私营督带徐宝山手下任管带(相当于营长衔)。 清宣统三年(1911),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首先在武昌发动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后,人心大振,继...[详细]

董小宛 [明][公元1624年-1651年,秦淮八艳,中国古代十大名伎,古代十大名厨]

  • 董小宛,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崇祯十五年春,小宛从黄山归来,母亲去世,自己又受田弘遇抢夺佳丽的惊吓,患了重病,闭门不出。辟疆到时小宛已奄奄一息。小宛支撑着起身,牵着他的手说:“我十八天来昏沉沉如在梦...[详细]

杜琼 [明][公元1396年-1474年,明朝画家]

  • 杜琼:(公元1396-1474年)明画家。字用嘉,号东原耕者、鹿冠道人,人称东原先生,擅画山水,亦长人物。沈周曾从其学画,开“吴门画派”先声。兼工书法,精诗文。著有《东原斋集》。 杜琼南村别墅图册杜琼( 1396-1474) 明 家吴城(今江苏苏州)之乐圃里。明经博学,旁及翰墨书画皆精。山水...[详细]

杜秋娘 [唐][公元791年-?]

  • 杜秋娘(约791-?),别名杜仲阳,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记。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当时就把她纳为侍妾。后李锜不满唐宪宗,起兵造反,杜秋娘入宫为奴,被唐宪宗封为秋妃。后来李凑被废去漳王之位,杜秋赐归故乡。杜牧作《杜秋娘诗》,简述杜秋...[详细]

杜霄 [五代十国]

  • 杜霄:工画士女,富于姿态,妙得周昉之旨。有《秋千》、《扑蝶》、《吴王避暑》等图传于世。 [五代]工画士女,富于姿态,妙得周昉之旨。尤工蜂蝶,妙在粉笔略间。有秋千扑蝶、吴王避暑等图传于世。《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 ...[详细]

樊哙 [汉][公元前242年-前189年,西汉开国功臣,西汉十八侯]

  • 樊哙(kuài)(前242年—前189年),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汉高祖刘邦的心腹猛将。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宣汉县有樊哙镇。 追随刘邦 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详细]

樊圻 [清][公元1616年-1694年,清代画家]

  • 樊圻:(公元1616年─1694),字会公、洽公,清代画家。江苏南京人。精于山水、花卉、人物等。他的仕女画幽闲静逸。与龚贤、高岑、吴宏、叶欣、胡、谢荪、邹 €为“金陵八家”。传世作品有:《江浦风帆图》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柳溪渔乐图》卷,藏故宫博物院﹔《雪景山水图》轴,藏上海博物馆﹔《春山策...[详细]

范成大 [宋][公元1126年-1193年,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详细]